73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跨过鸭绿江

2023-10-25 22:58:33 字數 1208 閱讀 4876

入夜,“姊妹桥”成为鸭绿江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摄)

央广网丹东10月25日消息(记者李子平)“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走在桥上,当年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犹在耳畔。而73年后的今天,这里已成为一处红色景区,游人在此聆听烽火岁月,见证历史沧桑。

这里是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断桥,原是鸭绿江上第一座钢铁大桥。10月25日,记者跟随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走上断桥,抬头看钢架,桥体上炮弹留下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抗美援朝时期,鸭绿江断桥承担着志愿军过江、军需物资**等重要作用,成为连接中朝两国的交通大动脉。据志愿军老战士朱俊贤回忆,当年志愿军在鸭绿江边进行宣誓,乡亲们拿着红花向志愿军献花,祝福他们凯旋。2023年到2023年期间,美**队为了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对这座大桥进行多次轰炸,将大桥毁为断桥,遂有“鸭绿江断桥”之称。

鸭绿江断桥见证着烽火硝烟的历史(央广网发 **视觉中国)

距鸭绿江断桥不足百米的便是中朝友谊桥,起初为双轨铁路桥。在断桥被炸毁后,为保证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将双轨铁路桥拆掉一轨,改为公路和铁路两用桥,一直沿用至今。两座桥横跨在鸭绿江上,被称为“姊妹桥”。

而距丹东市区50公里的宽甸县河口村也有一座断桥,是鸭绿江上连接中国和朝鲜两岸最早的一座公路桥。抗美援朝战争中,该桥是志愿军过江的重要桥梁之一,由此桥渡江参战的战士约134万人。2023年3月29日,美军出动6批次、3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终被炸断。

河口断桥(央广网发 **视觉中国)

断桥所在的河口一直以来便是鸭绿江上重要的水陆码头,这里也是辽东著名的商埠。著名歌唱家蒋大为的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将河口桃花传颂于世。如今,这里绿水万顷,碧波荡漾。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到小村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超过一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通过销售特色农产品,小村庄每年的销售收入就达到几千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牺牲,铭记英雄

军委档案馆 原沈阳军区档案馆以及沈阳 丹东两地志愿军烈士陵园的史料显示,共有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团级以上干部在朝鲜战场上英勇牺牲。这些英雄包括王乾元 马德里 于国良 崔景昆 连秋云 袁敬文 刘旭 孙成本 刘德显等等。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怀着满腔热血和坚定的意志,投身到了保卫祖国的大义中。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任司令员重塑历史光辉

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周年 诞辰周年之际,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五任司令员 一书问世,为铭记伟大历史 弘扬英勇精神贡献着崭新篇章。湖南人民出版社倾力打造的这部力作,经历了四年筹划与创作,融合了丁晓平丰富的文学造诣与深厚的历史学养,以鲜活的笔触 生动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

朝鲜战争 在志愿军入朝前,朝鲜人民军被打得到底有多惨

正文 作为世界上的强国,中国不仅在综合国力上取得了巨大飞跃,话语权也显著提升,使各国对中国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中国能够取得这些成就,离不开无数先辈的无私奉献,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尽管全国正处于百废俱兴的阶段,面对朝鲜的求救,中国毅然决然地决定派兵援助。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被分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