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湘西 解放前花垣的陳年舊事(五)

2023-10-19 18:31:44 字數 3249 閱讀 5314

作者:饒沛隆。

三十四 送子娘娘

解放前花垣有許多人迷信,家裡沒有男孩的人家,想生男孩就去廟裡求神拜佛、求子許願。當地有一種送子娘娘「上門送子」的做法,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半夜,送子娘娘上門送子流傳甚廣,相信的人也多。

老街上有一撥玩鬧的小青年,知道某家較富裕,怕斷了香火,求子心切,提前幾天派人去聯絡,商定八月十五半夜前來送子。求子一方的家裡在主人臥室裡,收拾一張大床,鋪上乾淨的床單、擺放乾淨的被子、枕頭,等待送子娘娘前來送子。

送子的團隊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要去菜園子偷乙個一尺多長的冬瓜(這個冬瓜必須是從菜園子裡偷的,在市場上買的就不靈了),把冬瓜一頭切平,掏出瓜瓤,又在冬瓜的下端挖乙個指頭粗細的圓孔,用紅辣椒塞住,當是男孩的小**,把空心的冬瓜灌滿髒水,用小柚子當小孩的頭,畫上男嬰的臉譜,帶上帽子,穿上男嬰的衣服,道具就准備好了。

到了八月十五半夜,由乙個少年裝扮成送子娘娘,抱著冬瓜娃娃前去送子,在一群年輕人的簇擁下,不敲鑼、不打鼓、不出聲音,悄悄地進了求子人的家裡。求子的女人早就坐在床上等候,送子娘娘將冬瓜娃娃遞給坐在床上的求子女人後,順手將冬瓜娃娃下端的紅辣椒一扯,冬瓜娃娃肚子裡的髒水噴了出來,送子娘娘裝著嬰兒哇哇的哭聲,哭了幾聲,送子娘娘高聲叫喊:「小孩尿床了!小孩尿床了!快來人幫忙收拾!」聽到嬰兒的哭聲,送子的一群小青年向男主人熱烈祝賀。男主人走進臥室接過冬瓜娃娃,抱在懷裡,滿心歡喜。女主人忙著換褥子、床單,把冬瓜娃娃放在床上,蓋好被子,男主人陪送子娘娘出了臥室,贈送禮金、月餅、糕點、紅雞蛋等禮物。

送子團夥帶著禮品歡天喜地地走了,接子夫婦抱著冬瓜娃娃,自信美夢成真。等了一年仍然未盼到兒子降生。人們不懷疑送子娘娘不靈,反而怨求子人家命不好,心不誠。

解放後破除迷信,移風易俗,這齣惡作劇沒人演了。

三十五 蚌殼燈

花垣人過春季很熱鬧,進入臘月人們就開始忙碌準備過年的東西,醃臘肉、灌香腸、做炒公尺、打糍粑,有點好東西都要留到過年吃。

玩「蚌殼燈」。圖源於寒塘影室。

花垣沒有電的年月,過年玩「蚌殼燈」就是一項最熱鬧的娛樂活動,要早做準備。首先要挑選兩個10-14歲的少年扮演「蚌殼姑娘」和「三花臉」。解放前少女是不能拋頭露面上街、上台表演娛樂節目的,京劇中的旦角都由男人出演。只能挑選乙個相貌俊秀的少年裝扮姑娘,不僅要扮相好,還要求能歌善舞。另乙個男孩扮演「三花臉」,化裝成京劇中的「丑角」模樣,表演要滑稽可笑、逗人樂,配合蚌殼姑娘表演。演員選定後開始排練,還有樂隊配合、燈光、道具、勤雜人員,差不多要提前乙個月做準備。

玩「蚌殼燈」。圖源於寒塘影室。

一切就緒,正月初七首場「出燈」,頭兩天光是化妝遊街,製造過年熱鬧氣氛。玩蚌殼燈雖然只有兩個人表演,但游街隊伍、表演的配合人員不少。因為街道狹窄,看熱鬧的人多,很難開啟通道,任憑開路的人喊破嗓子,觀燈的人也不肯讓路。蚌殼燈團隊想出乙個辦法,用細鉛絲編織乙個火球籠子,裝滿燃燒的木炭皮(青剛、麻櫟木炭皮),拴上麻繩舞動起來,火球在空中飛舞,木炭皮蹦出火星子,還發出噼里啪啦的炸聲,觀燈的人怕火星字蹦到臉上或燒了衣服,就主動往後退。接著有幾個年輕人手拿兩片長竹板拍打起來,發出**的響聲,才能開啟一條通道。一位大力士用木架支起一盞煤氣燈,高高舉起,照亮了整個遊街的隊伍。接下來就是三花臉手拿木槳做劃船的動作在前面走,蚌殼姑娘背著張開的蚌殼在後面跟,再後就是樂隊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在人多擁擠的地方,蚌殼姑娘騎在乙個壯漢的肩上,讓觀燈的人們一覽風采。

遊了兩天街就要安排人去幾家大商鋪下帖子,預約「收燈」,所謂「收燈」就是在商鋪門前表演一段蚌殼燈的技藝。收燈的商家在門前用門板搭乙個臨時舞台,作為表演場地,表演結束打發兩盒點心或毛巾、手絹等禮品,燃放一掛鞭炮作為謝禮。

表演開始蚌殼姑娘背著蚌殼,彎著腰,舞動蚌殼一閃一閃的在舞台上表演,時而直起腰來敞開蚌殼亮相,這時有乙個工作人員左手拿火把,右手抓一把松香粉末自下而上撒在火焰上,松香粉末在火焰中燃燒,發出一陣亮光,起到閃光燈的作用,把蚌殼姑娘照得光彩奪目,觀眾鼓掌叫好。如此反覆表演次,就退到場邊去了。

採蓮船」。圖源於寒塘影室。

接下來就是三花臉登場,他手拿木槳,一張漁網搭在肩膀上,說道:「在下本姓王,住在復興場,別的不會做,打魚是本行。今日天氣晴和不免下河走走。」三花臉在**的伴奏下表演划船的動作,在台上轉了兩圈,放下木槳,做撒網的動作。蚌殼姑娘背著蚌殼在舞台上躲閃,兩網打空,第三網打到了蚌殼,蚌殼姑娘從蚌殼中溜了出來。於是三花臉放下漁網,表演一段徒手捉拿蚌殼姑娘的動作。幾個來回捉住了蚌殼姑娘,罰她表演一段唱曲。在二胡的伴奏下蚌殼姑娘唱了起來,三花臉在一邊配合做一些滑稽動作,逗觀眾樂。蚌殼姑娘的功夫就表現在這段唱曲中,唱得好觀眾就鼓掌叫好。小曲唱完了「收燈」的人家送上禮品,燃放鞭炮,蚌殼燈就到下一家表演去了。一群觀眾尾隨到下一家看同樣的表演。

採蓮船」。圖源於寒塘影室。

有乙個農村小青年,從鄉下來到城裡觀燈,他不看蚌殼姑娘的表演,專心關注煤氣燈,他不明白乙個雞蛋大的泡子能發出如此強烈的光,百思不得其解,為了尋求答案,他用一根小樹枝捅向煤氣燈泡,看看他有多硬。沒想到輕輕一捅燈泡就破了,冒出一陣紅火,煤氣燈失去了光亮,農村小伙撞了禍,自知大事不好,撒腿就跑。

沒有煤氣燈的照明,蚌殼燈也演不成了。回去安裝新燈泡明天再演。

這如今有了電影、電視、歌廳、舞廳、酒吧、網咖、廣場舞,好玩的地方多去了,哪個還要看蚌殼燈,這項娛樂活動被淘汰了。現在的人們手機一點,大江南北、世界各地盡收眼底,坐在沙發上看天下,知識面擴大了,人也越來越懶了。

待續)版權資訊:出於傳遞更多資訊目的,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業用途,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尊重原創,重在分享,如有**標註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如需聯絡我們或需**原創授權文章,請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編輯/李艾家 週登友 黃沙沙。

審核/尚欣 王向遠。

更多資訊。持續關注!

《城南舊事》漫談

總覺得這本書看過的。去翻書架,居然沒有。在圖書館把這本書讀完了,大概還會在這裡再讀一遍。可能因為看過電影,就總覺得書是讀過的。也可能因為以前學過這幾年的兩篇文章。小時候終究是讀不懂,我們看海去,寫的是什麼。長大再讀,心卻像下了一陣雨。林海音的文字裡有一種淡淡的情緒,不自覺就被帶到這份憂傷裡去了。幾處...

魅力神秘的湘西

提到湘西您是否先想到了趕屍 巫蠱等一眾奇聞異事,又或是神秘而遙遠的邊城,再或者是電視劇集 烏龍山剿匪記 裡的記憶。湘西州位於湖南省西側,這只是狹義的區劃概念,廣義的湘西還包括湖南省的張家界 懷化 婁底 邵陽等大片地區幾乎佔據了湖南省的大半個西部。我們所熟知的張家界 鳳凰古城等一眾知名景點都處於雲貴高...

“解放時期的蔣氏集團 揭秘五大悍將,他們的身份令人咋舌!”

1946年到1950年間國共雙方進行的戰役叫解放戰爭,競爭對手蔣氏集團把這場戰役,叫做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解放戰爭中,一支英勇善戰的人民軍隊在戰爭初期所採用的策略就是防禦。當各個方面的條件都成熟的時候,戰略反擊就展開了。終於和蔣氏軍事集團展開決戰。決戰階段,一支英勇善戰的人民軍隊,以偉大的毛爺爺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