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說話,孩子就嫌煩?怎麼辦?

2023-10-18 16:05:06 字數 1930 閱讀 5542

作為父母,我們最困擾的是孩子對我們的話充耳不聞,甚至對我們的關心視為煩擾。

他們遇到困擾時,傾向於尋求朋友、同學,甚至網路上的陌生人的幫助,而避開我們。

我們的建議和關心,都源自于對他們的愛,可他們就是不願聆聽。這是為何呢?

其實,問題往往在於我們——父母。

和諧的親子關係應建立在孩子願意聽我們的話,我們也願意聽孩子的話的基礎上。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怎樣的溝通方式,孩子才不願意聽我們的話?

又應該怎樣溝通,才能讓孩子樂於向我們表達自己?

和孩子溝通的雷區,

你踩中了幾個?

在和孩子交流時,父母容易犯的幾個雷區包括:

1、以命令的方式講話: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很容易採取命令的形式。

比如「你必須把作業做完」或「你不許看電視」。

這會導致孩子感到受壓,反而更牴觸聽取父母的意見。

2、對孩子的行為和能力進行負面評價:

父母在批評孩子時,容易全盤否定孩子。

比如說"你總是什麼都做不好"、」你還能做什麼」。

這樣的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進而阻礙他們的成長與學習。

3、只是單方面的講,而不去傾聽孩子的聲音:

父母可能會關注結果,而忽視了過程。

這樣就容易忘記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沒有被理解和被接納的感覺,孩子可能更不願和父母溝通。

4、不適當的比較:

很多父母可能會無意間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進行對比。

如「看看人人家小明,怎麼就那麼聽話」,「人家小紅,成績那麼好」。

這樣的話會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父母和孩子的溝通。

怎樣跟孩子有效溝通

家長要做到這五點

父母與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不僅塑造親子關係,更有益於孩子的成長。

因此,掌握正確的溝通技巧至關重要。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地和孩子說話呢?

1、尊重並傾聽孩子:

在孩子有話想說的時候,我們應該安靜下來,耐心地聆聽。

這種做法能讓孩子深感被尊重和理解,有利於他們自信心的建立。

2、理解並接納孩子的情緒:

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情緒,無論它是好是壞。

將孩子的情緒合法化,讓他們知道我們理解他們,這也是建立良好溝通的關鍵。

3、避免在情緒激動時溝通:

許多研究表明,在情緒激動的時候,無論是**還是孩子,都很難聽進對方的觀點。

因此,盡量在都冷靜下來的時候再和孩子進行溝通。

4、與孩子進行換位溝通:

換位溝通至關重要,它能讓我們深入理解孩子的思考,同時讓孩子了解我們的觀點。

畢竟,由於家長和孩子的知識範圍和經歷不同,觀點的差異在所難免。

5、運用肯定和讚賞的語氣:

這樣的態度能賦予孩子自信,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生活。

同時,善用讚賞和肯定,也為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搭建了積極和諧的橋梁。

總之,當父母「好好說話」,孩子才會願意傾聽。

共勉!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孩子內向 不喜歡與人交流或不願意主動說話是一些家長經常會遇到的問題。這可能會使家長感到困惑和不安,他們會想知道如何幫助和支援孩子,讓他們更自信 更愉快地與周圍的人交流。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 這種行為可能有許多原因,如遺傳 社互動動的經驗 性格或環境因素等。然而,當老師或家長意識到孩子的內向性對他們...

孩子叛逆,父母該怎麼辦?

孩子的叛逆期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而父母則是他們引導和教育孩子的重要人物。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時,父母不應該感到沮喪或無助,而是應該理解並採取恰當的行動來應對這一挑戰。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父母應對孩子的叛逆期。首先,父母應該保持溝通的渠道暢通。儘管孩子可能表現出對父母的抗拒和反抗,但父母仍然應積極主...

說話沒有感情和語調怎麼辦

在人際交往中,說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節,因為說話不僅僅是傳達資訊,更重要的是表達情感和態度。然而,有些人在說話時缺乏感情和語調,給人冷漠 無趣的印象。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一 了解自己的問題。說話沒有感情和語調怎麼辦。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問題,明確自己缺乏感情和語調的原因。是因為性格內向 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