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明 中國持續給國際社會 釋放共建「一帶一路」信心

2023-10-19 11:30:36 字數 856 閱讀 6674

本報記者 劉慧。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參加此次高峰論壇的專家代表——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主席在發言中提出「把別人的發展視為威脅,把經濟相互依存視為風險,不會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發展得更快」,其對這點非常有體會。

**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演講時提及,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將各設立3500億元人民幣融資視窗,絲路**新增資金800億元人民幣,以市場化、商業化方式支援共建「一帶一路」專案。本屆高峰論壇期間舉行的企業家大會達成972億美元的專案合作協議。中方還將實施1000個小型民生援助專案。

梁海明對此表示,一方面,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獲得各國的歡迎和認可,因此,才在企業家大會達成972億美元的專案合作協議。從3500億元、800億元、1000個小型民生援助專案等數字可以看出,中國**行勝於言,未來會繼續全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專案,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民眾謀發展、謀幸福。

**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演講時提及,「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世界現代化應該是和平發展的現代化、互利合作的現代化、共同繁榮的現代化。」

梁海明認為,這反映出中國**持續給國際社會釋放信心,體現了中國作為世界上負責任大國、有擔當大國的形象。中國是以互利、務實合作達到共贏發展。中國結合自身的發展經驗和技術優勢,支援、幫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實現互聯互通,嵌入全球價值鏈分工,從而有效分享全球經濟的發展紅利。共建「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共建國家的「合唱」。對於中國而言,不僅是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而是對國際上任何有利於加強互聯互通、實現共同發展的合作倡議和基建專案均持開放態度及合作的態度。

以色列行動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巴以衝突呼喚和平解決

針對巴以衝突的發展,以色列的行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譴責。空襲醫院等事件的發生,導致大量平民 這無疑是乙個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眾多國家和組織對以色列的行為表示強烈反對,並敦促立即停止衝突,保護平民的生命和權益。這場衝突也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 示威活動的激增。儘管以色列在軍事上可能佔據優勢,但在政...

為什麼國際社會如此關注中東衝突?

中東地區的衝突一直以來都牽動著國際社會的神經。這個地區的動盪局勢深刻影響著全球政治 經濟和安全格局,引發了廣泛的國際關注。那麼,為什麼中東衝突如此引發國際社會的關切呢?中東地區被譽為 石油之地 這個地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石油產業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因此,任何可能威脅中東石油 的衝突都會引發國...

美國「長臂」是如何伸向國際社會的

美國與中國的涉外管轄問題是國際關係領域的乙個熱門話題,涉及到國際法 主權原則以及各國之間的關係。美國長期以來以各種方式行使所謂的 長臂管轄 對外國實體施加法律約束。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其堅守國家主權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追求平等夥伴關係和和平解決爭端。然而,在國際事務中,美國的長臂管轄權被廣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