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好的人秋冬季如何保养?记住5个原则

2023-10-25 19:48:29 字數 3037 閱讀 6874

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咋能不生病?”尤其是胃肠疾病,更是十分常见。

金代名医李东垣曾明确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胃肠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肠胃生病,人体健康往往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那么,出现肠胃疾病,我们该如何养护呢?

中医5法养肠胃

防治胃肠病、保养脾胃应遵守“素为主,八成饱,勿刺激,勤运动,莫忧愁”五大原则。

素为主《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益、五果为助……合而服之”的膳食结构,既符合中国人养生保健的总体营养要求,也符合现代营养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部分人的肉类、奶类的食用量在增加,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吃的越来越多,就是所谓过食“肥甘”,同时谷物粮食、蔬菜水果摄入减少,使疾病谱上也有很大的变化,不但胃肠病高发,难以**,以前发病率很低的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等肿瘤近年来也一直在逐年增加。

为防治胃肠病,保护脾胃,人们的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

素为主,不是“素食主义者”,尤其不是“严格素食主义者”,应是减少肉食,保证蔬果,增加豆制品与奶制品。

如此,才能既保证食物搭配合理,使人体得到各种不同的营养,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也有预防胃肠病,促进胃肠病**的作用。

八成饱八成饱,即饮食要节制,饮食量要适度,既不可过饱,也不可过饥。

如此才不至损伤胃肠,引起胃肠病、加重胃肠病症状,同时还可确保脾胃受纳、运化功能正常,提高对摄取食物的消化、吸收,使气血营养化生旺盛,身体健康。

另外,亦无营养缺乏或过剩之忧,可减少营养不良和肥胖,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文明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八成饱,应参考个人的食量灵活对待,在保证人体必需的营养基础上酌情调节食量。

八成饱,不仅要注意数量,更要注意能量,同时还要注意以不损伤脾胃为度。

数量只是其形式,关键是能量,如果一顿饭里多是大鱼大肉、油炸食品,因为高能量,而且不容易消化,那就不能是八成饱,而应该是七成饱,甚至是六成、五成饱;如果一顿饭里多是蔬菜和少量低热量的主食,就可以吃九成饱。

肉食、油脂不易消化,容易损伤脾胃,一定不能多吃,尤其是胃肠病患者更要注意;蔬菜、水果,虽说对健康益处较多,能量也低,但脾胃功能先天虚弱或脾胃虚寒型胃肠病患者也不能大量食用。

勿刺激勿刺激,即少食或不食刺激胃肠的饮食。

1.戒烟限酒或戒烟禁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充血、水肿或是功能紊乱。

所以,胃肠功能弱者要戒烟、限酒,甚至要戒烟、禁酒。

2.避免机械和化学性刺激过强的食物:前者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及干果类等,若食之不当,可损伤胃肠黏膜,引起胃肠炎或胃肠出血。

后者像喝浓茶、浓咖啡、浓肉汤,大量饮用烈性酒等,可刺激食管和胃肠道黏膜,使其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引起食管炎、胃炎、溃疡病、慢性肠炎等。

因此,胃肠病尤其是溃疡病患者,要尽量避免刺激性过强的食物。

3.少吃腌制、辛辣食物:如咸菜、腌肉、腌鱼、熏肉、熏鱼、腊肉、香肠等所含亚硝胺类化合物是食管癌、胃癌以及大肠癌的致**素之一。

像麻辣烫、火锅、烧烤、煎炸食物性多温热,容易助热生火,导致胃肠燥热、胃阴虚损,出现胃痛、便秘等病证。而煎炸食物因油脂较多,还会引起消化不良。

所以应少吃或不吃腌制、熏烤食品以及辛辣、烧烤、煎炸食物。

4.禁忌产气、产酸与生冷食物:如芋头、红薯、土豆、山药、生萝卜、洋葱、生葱、生蒜等产气食物,有产气鼓肠、增进肠道蠕动的作用,胃肠炎、溃疡病等患者宜禁食。

而芋头、红薯、土豆、山药、甜点及糖醋食品有产酸作用,溃疡病、吐酸者宜禁食。

像冷饮、水果、凉拌菜等生冷食物易使脾胃阳气受伤、功能虚衰,并产生阴寒内盛的腹部冷痛和功能失调的呕吐、泄泻,因此脾胃功能差、阳虚体质以及寒性胃痛、胃痞、腹痛、泄泻等病证患者慎食。

勤运动勤运动,即经常适度的运动锻炼。中医认为,运动有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的作用,由此可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养生目的。

现代研究表明,运动对人体是一种生理刺激,可使各组织器官发生适应性变化,并逐渐增强其功能,因此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运动可加强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和脂肪代谢,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与传导排泄,长期运动能使固定肝、胃、脾、肠等内脏器官的韧带得到加强。

因此,运动锻炼能预防或改善胃食管反流症、消化不良、大便秘结、胃肠下垂、脂肪肝、溃疡病等疾病。

莫忧愁莫忧愁,即注意怡养精神、调摄情志,避免或减少忧愁、思虑、恼怒对脾胃的影响。

中医学早就认识到,脾胃、胃肠病的发生发展与精神情志关系密切,如忧愁、思虑过度,可致肺气郁、脾气结,久之肝气也会郁滞,横逆乘犯脾胃,则会导致胃肠疾病;恼怒伤肝,致使肝气上冲,可致脾胃升降失调,引起胃肠疾病。

为防治胃肠、脾胃病,保养脾胃,人们应高度重视精神情志调摄,避免或减少不良情绪对脾胃、胃肠的影响。

胃肠病的成因复杂,有饮食失常、精神情志失调、外感病邪、过劳过逸、药物毒***等环境因素,以及素体因素和内生致**素等体质因素,这些因素不仅与胃肠病的发病有关,而且与胃肠病的**关联。

因此,预防和**胃肠病,应树立“处处防”的观念,大事小情,都需注意。

资料:中国中医药报、养生中国。

编辑:陆佳妮。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巧治”超大型楼组,居民成为美好社区“合伙人”!

区**第45次常务会议召开。

普陀这里为何欢声笑语?原来是……

外省市户籍在上海参保,可以在本市参加个人养老金吗?

情暖金秋,爱与祝福在普陀各养老机构内传递。

冬季,老年人如何保护好骨骼

冬季是一年中寒冷的时节,骨骼也变得较为脆弱,特别是对本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来说,骨骼健康问题成为冬季 心头病 天寒地冻,尤为担心的骨折问题随时可能出现。那冬季该怎样保护好骨骼呢?骨科专家给老年人带来以下专业建议 冬季老年人要防跌倒摔伤骨折。冬季天气寒冷,路面湿滑,老年人衣服穿得较厚,行动不便,再加...

秋冬季节,老年人如何保护自己的膝关节!

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很多老年人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的现象。特别是很多患有慢性炎症的老人,他们的关节对环境温度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在秋冬季如何保养膝关节呢?锻炼和体重管理 保持适度的锻炼 低强度的运动,如散步 游泳和骑自行车可以增强腿部肌肉,提高关节稳定性,减轻关节受力。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

秋冬季节如何给你的皮肤保湿?

秋冬季节如何给你的 保湿?随着季节的变化,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在秋冬季节,保湿变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秋冬季节的气候干燥,容易失去水分,导致 干燥 粗糙 脱屑等问题。因此,要想让 保持水润 光滑,就需要掌握一些保湿技巧。下面,让我们一起 如何在秋冬季节给 保湿。一 合理清洁。清洁是保湿的第一步。在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