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现“新套路”,跟收玉米有关,很多村民都被骗,要注意!

2023-10-20 23:50:59 字數 2424 閱讀 8935

农村玉米的套路问题近来愈演愈烈,使得农民朋友感到困扰与不安。当前正是秋收时节,各地农民正忙于玉米的收割,与此同时他们也关注着玉米的**,因为**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他们今年的收成。然而,许多农村收购玉米的"新套路"又再次浮出水面,让农民们感到困惑与焦虑。

1、延期支付成为常态

不少农户为了便捷起见,喜欢将鲜玉米直接送到收购站**。然而,许多收购站如今不再当场付款,而是要求延期支付。所谓延期支付,就是先开具收据,然后在十几天后再来取款。为了让农户接受这种做法,收购站推出了延期拿钱**高出2分的策略,农户因此愿意接受。举个例子,当天收玉米**为1.31元/斤,而半个月后来取款时可以达到1.33元/斤,这样农户们会觉得是划算的。然而,这其中存在巨大风险,一旦收购商大量收购后转手跑路,农户将面临资金无法收回的局面。

2、**合约随意反悔

一些收购站常常会推出**合约,即在玉米收购前对玉米开出虚**格,引诱农户提前签订合约将玉米卖给收购站。然而,在玉米收购旺季市场**低于合约价时,收购站会毫不犹豫地反悔,即便农户手中拥有合约,收购站也会告诉农户合约不成立。收购站会提前锁定农户手中的玉米,然后压价,从而使农户在看似合法的情况下遭受损失。

3、隐藏的存储费成本

隐藏的存储费常常与延期支付结合出现。农民以为延期支付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这一模式。然而,当农民在取款时,却发现实际**要低出2分,因为收购站会告知农户其中包含看管费用,也就是存储费用。通过这种方式,收购站可以等到玉米***时再**,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差价。当然,对于农户而言,也存在一个套路,那就是收购站的秤重问题。很多卖玉米的农户发现收购站的秤比自己的轻很多,这是最大的套路之一,很多农户都会因此上当。

总体来说,农户在卖玉米的过程中应该保持谨慎,避免被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套路进行欺骗。虽然这些套路看似具有一定的**力,但从长远来看却会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我希望农户在卖玉米时能够遵循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冷静,不贪小便宜

在卖玉米的过程中,农户必须保持冷静,不应为了一时的小利而贪图便宜。虽然延期支付、**合约等策略在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利可图的,但实际上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农民不慎上当受骗,最终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短期的利益。

2、选择正规收购站进行合作

农户在选择收购站合作时,应尽量选择信誉好、口碑良好的正规收购站。这些收购站通常会遵循合理的交易流程和规范的行业规范,能够保障农户的利益和权益。同时,农民可以通过了解收购站的资质证书、经营记录等信息,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3、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农户在卖玉米时应坚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则,不应听信各种套路。尽管某些方式看似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但一旦陷入**,可能造成损失无法挽回。因此,农户在交易时应坚持现金交易,确保自己能够即时收到款项。

总之,农民朋友们应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农村玉米的新套路。要谨慎选择合作伙伴,遵守交易原则,以避免被骗。同时,如果遇到类似套路或有其他情况,也可以留言评论,与大家分享交流。农民们应该相互提醒、相互支持,共同创造良好的农村经济环境。

新农合涨价38倍,农村出现“断交潮”!专家提议该缓缓了!

新农合即城乡居民医保,是由以往的城镇居民医保和农村的新农合合并而成的。农村人出于习惯,依旧把城乡居民医保称为新农合。新农合是大多数农村人唯一一项医疗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最新年度的新农合已经开始缴费,各个村子都在宣传,要求大家赶早不赶晚,抓紧去把钱交了。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在手机上就可以交钱 年龄...

新农合出现“断缴”现象!国家出手救援,缴费补助政策引起热议!

近日,全国各地纷纷出现新农合 失信 事件,大量农民参保后出现缴费 断档 导致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针对这一情况,国家积极出手,推出了相关政策救助农民。而缴费补助政策又再次成为了热议话题。据了解,新农合作为全国最大的农民医疗保险项目,自年开始试点至今已经有年历史。在推...

新农合涨到380元 年,农民出现“断缴”?郑风田 建议近几年缓缓

在农村,新农合一直扮演着重要的社保角色。然而,最近的数据显示,新农合保费已经 至每年元。这一改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农民是否能够负担得起这一费用?是否会导致 断缴 现象的出现?郑风田,一位关注农村民生的财经专家,提出了建议,认为应该在近几年内缓慢调整这一费用,以减轻农民的负担。一 新农合的负担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