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麾下十大名将,8人命丧非命,1人惨遭刘备亲手终结

2023-10-21 01:26:08 字數 3809 閱讀 1919

刘备素有仁义之名,被誉为汉室的顶梁柱。然而,若仔细审视刘备身边的谋士和投奔的名将,或许可以发现他的不同一面,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位三国时期的伟大领袖。

刘备的谋士阵容包括了蜀汉的重要支柱,如诸葛亮、庞统和法正。然而,诸葛亮虽才华横溢,却在忙碌的政务中病逝,庞统在刘备进攻西川时陨落,法正也未有圆满的结局。

特别是法正,他在汉中之战后过早辞世,年仅44岁,远低于当时的寿命平均值。相比之下,刘备和曹操都活过了60岁的高龄,诸葛亮即便日以继夜工作,也达到了54岁。法正如此年轻便匆匆结束了他的谋士生涯,这令人感到不寻常。

法正的死亡可能与汉中之战有关。当时,法正毫不犹豫地以自己的身体挡住箭矢,以保护刘备的安全。虽然箭矢没有直接射中法正,但可以想见当时他所承受的压力之巨大。除此之外,法正本人的健康状况也有可能成为原因,这与刘备的性格无关。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投奔刘备的十大名将,这些名将为刘备的崛起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其中有8人死于非命,还有1人被刘备亲自下令处死。这一结局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刘备的仁义之名,或许他的性格更为复杂多面,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位三国时期的伟大领袖。

首当其冲的是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他可以算得上是刘备最早结识的得力干将之一。从黄巾之乱到襄樊之战,关羽伴随刘备整整35年,但最终却走上了一条悲剧之路。

作为刘备的资深将领,关羽本应安享晚年,但却不幸命丧孙吴之手。让人费解的是,当关羽北伐时,刘备在成都未能提供任何支援,甚至刘封和孟达也对他视若无睹,这令人匪夷所思。最终,孙权趁机发动袭击,关羽陷入绝境,加之年事已高,实力大不如前,最终命丧非命,实在令人痛心。

第二位五虎上将张飞,同样是刘备最早的战友,却命丧部下之手,这一结局实在令人震惊。在古代,上将的营帐通常是最安全的地方,普通士兵根本无法轻易接近,更不用说企图谋害将领。

但张飞竟成为了三国历史中的罕见例外,除了他,仅有曹魏的降将郭循刺死蜀汉大将军费祎有过类似事件,而曹魏和孙吴却没有经历过此类情况。

总体来说,张飞亦死于非命。

第三位五虎上将马超,尽管武艺高强,对西凉地区影响深远,但投奔刘备仅七年后,命途坎坷。原因非常简单,刘备虽然封马超**,并提供诱人的待遇,却将实际权力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马超成为一名名义上的将领,却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部队的将领,注定无法发挥作用。史书记载,马超仅投奔刘备七年便不幸去世,实在令人感到惋惜,他不仅死于非命,还陷入无奈的境地。

第四位五虎上将,老将黄忠,虽然年届半百之际加入刘备阵营,但刘备之所以欣然接纳他,原因实际上非常简单——刘备看中了黄忠卓越的武技,希望黄忠能为他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黄忠随刘备东征孙吴,最终在战场上献身。尽管当时黄忠年近七旬,但他的死亡并非自然而然,而是被孙吴军士射杀,鲜血流尽而亡。

第五位五虎上将赵云,拥有出色的战斗技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五虎上将中实力最强。在长阪坡之役,赵云七出七进,斩杀曹魏众多勇将,他的实力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刘备一直未能充分重用赵云,甚至在刘备称帝后,他仍然管理内宫护卫事务。

直到诸葛亮北伐时,赵云才得以独自率军对阵曹魏大都督曹真,总体来看,赵云的结局算得上圆满,至少他能够寿终正寝。然而,跟随刘备整整三十年,却鲜有受到充分重用,这也让赵云内心或许存在一些疑问。

第六位,刘备亲自下令处死的将领,正是刘备的义子刘封。刘封在刘备早年收养他时,因其出色的战斗本领而备受信任。然而,当关羽在北伐襄樊遭遇困难时,刘封拒绝支援,声称上庸刚刚攻占,根基不稳,因此不愿出兵相助。

在刘封的拒绝之后,副将孟达迅速投降曹魏,以避免受到刘备的责罚。而刘封自信身为刘备义子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匆匆回成都向刘备请功。然而,刘备出乎意料地下令赏赐刘封毒酒,最终导致刘封在成都喝毒酒而亡。

第七位,魏延,可谓是个命运多舛的将领。魏延与黄忠一同投奔刘备,积极参与入川之战和汉中之战,屡立战功,因此受到刘备的提拔,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兼镇北将军。然而,在诸葛亮临终之前,他下令除掉魏延。

其实,诸葛亮的决定是与刘备达成的共识。当年收降魏延时,刘备也默许了这一点,只要刘备和诸葛亮在世,魏延将继续留在刘备身边。因此,诸葛亮在临终前试图履行与刘备的约定。

然而,魏延实际上并没有背叛,却被安排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最终被蜀汉朝廷处死,其家族也被夷灭。如果魏延当初知道这个结局,或许他在长沙郡时不会自愿投降刘备。魏延的命运着实令人扼腕叹息。

第八位,黄权,公元221年,黄权随刘备东征孙吴,当时他建议自己率领军士前去侦察敌情,留刘备在后方坐镇。然而,刘备自信满满,没有听取黄权的建议,反而派他去防御曹魏北方的潜在袭击。

最终,刘备在夷陵失利,黄权也未能汇合,他的部队被孙吴拦截,最终只得向曹魏投降。公元240年,黄权在曹魏去世,想必他临终时也会感叹,刘备这个家伙真是害人不浅。黄权的命运令人唏嘘。

第九位,傅彤,夷陵之战后,有不少将领奉命替刘备断后,而傅彤是其中表现最出色的之一。

三国志·蜀书》中记载:当时还有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士全部壮烈牺牲,吴国将领建议傅肜投降,但傅肜却骂道:“吴国狗!怎能有汉将军降敌!”最终,他也为了捍卫尊严壮烈战死。这就是傅彤,他手下的所有士兵都英勇牺牲,而他自己也在战场上英勇就义,为了弥补刘备的错误决策而付出沉痛的代价,而刘备则成功突围到了白帝城。

第十位,廖化,他的军旅生涯可谓充满了传奇。一开始,他跟随关羽,然而,在关羽英勇牺牲后,他被迫投奔吴国。在吴国,他巧妙地利用了诈死计策,成功地重返了蜀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甚至在半路上遭遇了刘备的东征大军。或许他曾想着终于可以替关羽上将军报仇,但不幸的是,刘备却在夷陵之战中犯下了严重的战略失误,最终导致大败而归。

然而,廖化并没有因此放弃,他的命运再次经历了波折。后来,他回到川中,先后担任广武督、阴平太守、右车骑大将军,随后跟随姜维北伐。然而,随着蜀国的灭亡,廖化最终在平凡的岁月中离世。总体来说,廖化的生平可谓传奇,他也是那极少数几位在寿终正寝的名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大名将中,只有赵云和廖化能够享受到寿终正寝的幸运,而其他八人都不幸离世,尤其是魏延更是不幸遭受到夷灭三族的厄运,这让人深感不适。

后世大多批评刘禅,功成名就的刘备,是怎样教育阿斗的

三国时期,刘备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凭借自己的智勇和魄力,从一个布衣走到了王者之位,建立了蜀汉政权,为汉室复兴而奋斗。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被后人称为昭烈皇帝和烈祖。然而,他的儿子刘禅却恰恰相反,乐不思蜀 扶不起的阿斗 等贬义成语都出自刘禅,已经被中国人笑话了年,堪称失败教育的典...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活了三十年,为何没能一统天下?

在三国鼎立的时期,曹操 刘备 孙权这三位主公各自有着独特的特质和才干。曹操在智谋和领土占有上最为出众,刘备则以仁义和人心所向而著称,而孙权则因为长寿而引人瞩目。然而,孙权作为同时代的主公,却一直未能实现统一大业,而其领土势力也未能扩张,这背后有着一些主要原因。首先,孙权在识人用人方面不如曹操和刘备。...

白帝城 刘备托孤之地与李白笔下的传奇

白帝城 刘备托孤之地与李白笔下的传奇。说起刘备,相信各位都不会觉得奇怪。这话从何说起?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在 三国演义 中扮演了一个很关键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在 三国演义 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之后,关于刘备的传说也变得更加的广为人知。刘备,名 玄德 是靖王刘胜的嫡系后裔,是涿县人,是汉景帝的曾孙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