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朱棣遷都,勸朱高熾戒色,經歷5朝,高齡77歲!這人是誰!

2023-10-19 05:00:24 字數 3968 閱讀 7945

李時勉是一位忠誠的大臣,在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中默默地見證了國家的興衰和變遷。明朝從洪武年間開始走上正軌,到永樂和宣德時期達到了巔峰,國家繁榮安定,人民幸福安樂。

李時勉曾在三朝皇帝朝廷中任職,他的言辭犀利,敢於直諫,卻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君王。然而,正是他那種將天下事當作自己的責任的氣節,使得後人對他刮目相看。本文旨在通過**李時勉的一生經歷,講述這位忠心耿耿的明朝忠臣的故事。

李時勉,字懋,是以字行的。他在乙個普通士大夫家庭出生,自小聰慧好學,勤奮刻苦。儘管李時勉的家境並不富裕,但他從不為此而沮喪。

在寒冬臘月的時候,李時勉總是將自己的腳裹著被子,然後塞進桶裡,以便保暖而能繼續閱讀。正是因為他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最終使得他在22歲時考中高中進士,從此踏入了官場之路。

李時勉進士及第後,被分派到翰林院工作。當時明成祖朱棣正積極準備將首都從南京遷至北京。李時勉對此感到過於草率,認為國庫已經不富裕,大規模的遷都必然會消耗鉅額財政資源。

他於是上書勸諫,詳細陳述了遷都的不利之處,並提出了一些建議。朱棣看到後極為憤怒,將李時勉投入大獄,並且將其關押整整一年之久。

在監獄裡,環境並不宜人,再加上長期的關押時間,很多人早已喪失了原則,只想盡快獲得釋放。然而,李時勉仍然懷揣著正義和責任感,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他經曆了一年的困難後,最終得到了釋放。並不僅沒有抱怨之情,反而重新投入到修訂《明太祖實錄》的工作中,全心全意地進行著。

明成祖永樂二十二年逝世,皇太子朱高熾繼位,即位為明仁宗。仁宗性情溫和,然而他也有自己的弱點——沉迷酗酒與迷戀美色。

大臣們雖然心裡明白,但卻沒有人敢開口說。只有李時勉憂心如焚,堅信這種生活方式絕對不可取。因此,他決定上書直言不諱,希望仁宗能盡快改正過失。

君德本應是皇上勤政愛民的體現。然而,陛下的荒淫無度,對自己的身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誠希望陛下能夠自我反省並且迅速改正過去的錯誤,這樣才能確保國家萬世昌盛。

仁宗手上收到了李時勉的諫書,朱高熾看完後怒不可遏,立即召見李時勉進宮進行對峙。

你竟然說朕與你有仇無冤,此話從何而來!仁宗的語氣威嚴而強烈。

李時勉毫不退縮,他的念頭只有天下,沒有其他意圖。

朱高熾對李時勉的不服氣愈發激起了他的暴怒之情。他立即下令侍衛將李時勉摔倒在地,並用金瓜猛力擊打他的胸腹。只聽見幾聲脆響,李時勉的三根肋骨已經被打斷,他疼痛得失去了意識。

仁宗作為乙個不重視仁政的皇帝,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眼中的敵人。李時勉被送到詔獄之後,仁宗立即下令將其流放到嶺南。這個決定實際上相當於間接地判了他的死刑,因為考慮到李時勉目前的重傷,他根本無法趕赴嶺南履行職責。

幸虧李時勉的錦衣衛在獄中秘密找到了一位醫生,這樣才能保住李時勉的生命。要不然,他就會直接喪命於這個陰冷的牢房裡。

就在李時勉被囚禁的第二天,出人意料的是,仁宗朱高熾突然患病,在同一天的夜晚去世。太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回,並登基為皇帝,即宣宗。

宣宗登基後,首要之事乃召見李時勉進宮進行詢問。他對父親被「氣死」一事念念不忘,堅信李時勉在陷害先皇。因此,他最初下令將李時勉五花大綁押至殿前,但隨後改變了主意,直接命人將李時勉斬首並公開示眾。

宣宗面帶怒容地質問李時勉,對他說:「你是誰,竟然敢在先皇面前無端地誣陷別人!」半途中,兩隊人馬錯過了,但李時勉仍然被帶到了宣宗的面前。

李時勉冷靜下來,誠實地陳述了當天的諫書內容。他建議仁宗要克制私慾,並提醒皇太子朱瞻基要勤政愛民等等。

宣宗沉思片刻,臉色逐漸放鬆。原來,李時勉不過是忠心奉勸,並沒有任何惡意指責。再回想起父皇近年來的荒淫行為,也許確實是長期勞累導致的,與李時勉無關。

朕明白你的忠誠之言,知道自己犯錯了。朕並非有意為之,所以決定恢復你原來的職位,希望你不要怪罪。宣宗重新任命李時勉官職,並請求他協助修撰《明太宗實錄》。

李時勉異常高興,因為他再次被釋放並得到重用,這真是乙個出乎意料的喜訊。他立刻表示感激之情,向宣宗磕頭致謝,並承諾會全力以赴完成《實錄》的編修工作。

轉瞬間,歲月匆匆流逝,宣宗已經乘鶴西去,太子朱祁鎮登基即位,即為英宗。與此同時,李時勉已身居翰林院大學士的職位,並被委以主持國子監事務的重任。

憑藉外戚陳獻章和宦官王振的支援,英宗得以有效地治理國家事務。然而,王振道德敗壞,專權傲慢,遭到朝中**普遍的反感。李時勉則以正義嚴謹著稱,自然成為王振所忌憚的物件。

王振曾親自前往國子監進行視察。按照慣例,李時勉設宴款待他,沒有特別奉承。這讓王振感到不快,因此他試圖在監內找到機會來打破局面。

王振最終找到了證據,證明李時勉私自在樹上折斷樹枝,他應該立即受到責問。於是,王振下令讓人將李時勉五花大綁,並把他帶到監門口進行公開示眾遊街。

夏日酷熱,烈日高懸。李時勉已年老體衰,全身濕透了汗水,然而他卻默不作聲,任由他人羞辱和踐踏。

李貴這位學生見到這一情景,感到非常憤怒,於是站起身來,並大聲呼喊要為老師伸張公道。很快,成千上萬名國子監的學生紛紛湧向朝門口,並跪坐下來**,要求皇上釋放被關押的李祭酒,聲勢浩大。

李時勉被關押一事,直到英宗才得知。英宗立即下旨將其釋放,並對王振進行了嚴厲的訓斥。而李時勉對於這場冤屈並未計較,直接返回監獄內繼續處理公務。

英宗最終認識到王振的卑鄙偽善,這位老學究始終堅持正義,從不屈服於權貴。李時勉的氣節和膽識也贏得了億萬學子的欽佩。

李時勉在晚年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人生無常,並因此三次向英宗請辭致仕。直到正統十二年,英宗終於批准了他的請求,李時勉卸任了國子監祭酒的職務。

李時勉在執掌職務期間深受師生們的喜愛和尊敬,他的治校之道獨具一格而且廉潔奉公,從沒有私心去動用國庫的一分錢。他唯一的願望就是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既有愛國情懷又具備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華的士人。

李時勉雖已年事已高,但仍心系朝政。在受命之日,他迅速向英宗上書,對當下形勢進行分析,並提出了建議和計畫。正是因為這份忠誠之心,使得英宗對他刮目相看。

李時勉返鄉之際,只攜帶了一車書籍,沒有其他貴重物品。然而,數千朝臣**和國子監的學生紛紛聚集在一起送行,眼中充滿熱淚。李時勉也情不自禁地紅了眼眶,擊節嘆息。

李時勉畢生效力於多位皇帝,將天下大任視為自己的責任。他不畏強權,勇於直諫,堪稱忠誠正直的模範人士。儘管經歷了各種困難,但他始終堅守初衷——以民為重。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位堅持正道、不屈服於權勢的臣子,明朝國家才得以延續150多年。

李時勉是乙個忠臣楷模,在實際行動中踐行了「家有諫士,國有諫臣」的精神。他無畏權勢,敢於直言不諱。他一生都關注著國家大事和民生問題,並且以身作則,影響和教化著學生們。

希望今人能夠從李時勉的一生中汲取他忠厚正直的精神,以應對當今社會迫切需要的那些敢於諫言、為天下著想的時代楷模。回顧李時勉的歷程,能夠給我們帶來深刻的啟示。

#歷史#

狄仁傑勸武則天“戒色”,武則天給他看了“一物”,使其啞口無言

武則天,這個在中國歷史上享有 女皇帝 榜首之名的女子,她的一生波瀾壯闊,功過參半。公元627年,還是個普通官宦之女的她被太宗李世民選入後宮,獲得 武媚娘 的封號。李世民駕崩後,她於654年出家為尼,卻與新登基的唐高宗李治私通不斷。683年,武則天廢黜自己的兒子李顯,開始執掌大權。690年,她廢黜李唐...

朱標不死,朱棣能否稱帝?

歷史大推測 朱標存世,明朝改弦易轍?歷史的長河充滿了曲折與變幻,尤其是明朝建立和傳承的歷程中。乙個引人熱議的話題是 如果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沒有過早離世,朱棣是否有可能登上皇位?朱標的生平充滿了父子情深。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子,自幼被冊封為太子,成為父王傾心栽培的 人。朱標成長于父愛嚴謹的環境中,他不僅...

朱棣,宦官迎來高光時刻

真知計畫 公元1405年六月十五日,江蘇省太倉市劉家港,兩百餘艘艦船和兩萬七千八百多名官兵組成的龐大船隊向南出發,駛向福建長樂。旗艦上的鄭和站在甲板上,憑欄遠眺汪洋大海,想起出發前朱棣的話 此次南下途經雲 貴各地以南洋各國,務必要仔細勘查懿文太子之子的行蹤 上期我們說到朱棣篡位謀害了他的親侄子,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