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有大医院的范儿了!”

2023-10-24 22:31:59 字數 3143 閱讀 4591

在沿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分泌科见到叶文斌的时候,他正在与医护人员们聊天,言语间的熟稔能看出他并不是第一次来。

时不时就来,跟她们都熟悉了,我们这些老病号都很信任她们。”62岁的叶文斌是沿江本地人,患有糖尿病的他对于家门口开设特色科室这件事感觉方便又贴心,出门遛个弯的功夫就能顺便做个检查**、拿个药。

其实在新区,像叶文斌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病有良医、痛有良药、家门口有名医,近年来,新区持续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上发力,让百姓看到了家门口就医的许多变化。

不用再倒公交了

家门口也能做精密检查

医疗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如同一个个细胞组成了人,一个个人组成了这座城,在此意义上,每一个人都是需要关注的“核心”。打通就医“一公里”,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才能让优质的医疗服务送达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家庭。

现在不用跑那么远去做ct了,我骑个电瓶车几分钟就能到这来做ct。”长芦居民郑仕清说着一口地道方言,话里话外都是喜悦。

远离主城区的长芦街道地处较为偏僻,最近的医疗卫生机构便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是老社区医院设施设备不齐全,很多医疗检查项目做不了,居民外出就医又路途较远,十分不便。

2023年,异地新建的长芦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不仅引进了ct等设备,还新设了口腔科等科室,为长芦本地的居民就医带来更多便利。

而就在今年,长芦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血透室也对外开放了,这曾是长芦街道及周边血透患者老大难的“心病”:大医院的血透中心人满为患,家门口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却不具备血透条件。

太好了,终于盼来了!”家住附近的刘先生是血透室投用后的首位患者,就近接受血液透析的他难抑激动。之前需要每周三次去大医院做血透,每次去,他都得一大早起来,赶早班客车,再换乘公交车,做完后再这样折腾回家。由于路途遥远,每周做血透的三天几乎不能再做其他什么事情了。

现在,家门口的就医条件更好,带来的直观影响是生活也更加便利,“花在路上的时间更少了,空出来的时间我还能做一些别的事情。不仅节约了时间,心里也更踏实。现在的社区医院越来越有大医院的范儿。”

不用再跑腿了

名医专家来到家门口

打开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或是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门,经常能看到上级医院专家医生坐诊的信息公告,如今,在家门口挂专家号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也得益于新区的医联体建设。

现在挂专家号很方便的,金医生每周一都会从中大医院过来社区,我刚在她那看完。”在沿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分泌科,徐大爷拎着一袋子药准备回家。

上级医院专家坐诊带教,变居民跑腿为专家下沉,不仅仅利好患者,不用再奔波到大医院,解决**难、就医烦,更重要的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突出专科特色,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最大特点,也是他们的优势,就是距离患者很近,医患关系更紧密,**连续性更高,在提高诊疗能力后将带来更有效的疾病管理。

双向转诊机制

绿色通道直达**医院

好看病、看好病,在区域内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院的联动至关重要。

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医院同质化的**,中大医院江北院区和盘城、葛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建立**联合病房。

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来自中大医院江北院区**科的轻症患者;另一方面,中心在日常的门诊看诊过程中遇到重症患者,也可通过绿色通道快速转接到中大医院江北院区,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继续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

通过**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不仅保障诊疗的专业性,更能灵活调配医疗资源,让**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方便患者在家门口就医,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转诊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

从全科杂烩到专科深耕

家门口也有名牌科室

优质的医疗服务内容需要扎实的诊治能力支撑,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深化专科内涵,发挥优势,深耕领域,形成了各自别具风格的特色。

在大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医生梁浩吸引了众多宝爸宝妈的追随,并被称为“男神医生”。只开对的药,不开贵的药,结合具体病症,梁浩积极地向家长科普科学的喂养方法,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解决难题,同时带领科室建设。长足的热爱、过硬的医技和别具一格的**方法,让儿科独树一帜。

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相结合,盘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拓展中医治未病服务范围,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工作,针灸艾灸、中药熏蒸、三伏贴三伏灸,运动**、神经**、疼痛**等项目都深受居民青睐。

特色科室从来不只是一个名称,只有从居民群众的期望出发,不断地创新与突破,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健康需求,更坚实地托起健康网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守牢居民家门口的健康生活,新区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家门口的一公里内,变化看得见、感受得到。让病有良医、痛有良药,满足百姓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更多家门口的变化,值得期待。

文 | 秦思。

发布 | 郑好。

审核 | 刘云涛。

不做“脆皮”老人!南华医院专家进社区义诊为健康“加骨劲”

每年月日是 世界骨质疏松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 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强度下降 骨脆性增加并容易导致骨折的全身骨骼疾病,它常被喻为是一种 静悄悄 的疾病,因此成为了中老年人骨骼的 杀手 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但预防骨质疏松,吃钙片 喝奶就够了吗?在 骨质疏松日 到来之际,南华大学附属...

医院常用的医用刻录机有哪些?

医用刻录机是医院中用于刻录各种医学图像和数据的设备,以便于医生和医护人员在诊断和 过程中的参考。下面是一些医院常用的医用刻录机。.dicom刻录机 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 dicom 刻录机是医院中常见的医用刻录机之一。dicom...

站在医院病房的十楼窗口,我望着眼前这座城市

站在医院病房的十楼窗口,我望着眼前这座城市,惊叹于它的繁华与热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座城市就像一片钢筋水泥的丛林,坚实而又充满生机。然而,这一片繁华之中,我内心却不禁浮现出卡帕多奇亚那些嶙峋的地貌。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让我感到一阵深深的惊叹。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不禁想起某日,那一天,我站在卡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