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家门口,该办的事都能办妥喽”!

2023-10-31 06:14:23 字數 3651 閱讀 2548

10月26日,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黑煜带队到紫竹院街道调研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会同街道工作人员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实地察看超市发魏公村店“一店多能”项目业态引入和推进落实情况。超市发魏公村店“一店多能”项目已纳入紫竹院街道魏公村地区“生活圈”建设项目,是实施“一圈一策”的重要抓手,也是魏公村佳苑社区居民回迁后,解决社区便民商业设施缺失、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淀区商务局党组聚焦民生服务需求,因地制宜补齐商业短板,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以看得见、实打实的成效回应群众期盼。区商务局通过做实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补短板、提品质”,在问需于民的基础上,实施精准补建,提升民生温度,切实让群众体会到“家门前的幸福”。

聚焦群众需求。

上下联动科学规划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想找个缝补衣服的地方,可是不知道在哪儿,平时想用的时候找不到,不用的时候又看到了。”“白天上班没时间买菜,想从网上下单买菜配送又不方便。”家住中关村街道居民们,曾经遇到了不同问题。

为解决居民线上买菜、快递自提、自助借还书等便民服务短板,区商务局把地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纳入重点工作、专题研究方案,坚持“保基本、提品质、增特色”,更精准、更高效对接群众需求,不断提高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水平,采取转型升级、打造样板、做出品牌、逐步推广的方式统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会同街道多次开展居民需求调研,会同各职能部门进行专题研讨,密集调度督导商业网点建设进度,并召开项目协调会、现场调研等,“解锁”地区群众的品质生活。

区商务局与中关村街道上下联动、问需于民,聚焦群众呼声愿望,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引导139家网点开通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推广应用智能化商业设施,面向不同人群配置智能提货柜、24小时自助借还书柜等智慧设备,通过科技手段服务辖区居民。

市、区、街道领导多次考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情况,多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和调度会,用实际行动打通居民幸福生活的‘最后一公里’。”中关村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衡东说。

针对居民提出的“小修小补网点不好找”的问题,中关村街道还与“纷享云图”联合研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电子地图,地图整合商户资源,接入餐饮、休闲、文化、养老、家政等线上位置搜索、信息查询等服务功能,居民通过扫***能够快速查询到身边多个业态便民服务网点,实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信息一图包揽。

现在好了,扫一下***就能知道各个小修小补的网点的距离、位置、可以提供的服务,真的是一目了然。”科春社区的张阿姨说起中关村东区生活圈的点点滴滴,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正成为社区居民的社交圈、休闲圈、幸福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温度,关系着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此,区商务局锚定2023年全区便民生活圈全覆盖的总体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制定《海淀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根据社区面积、**量、人群画像、社区业态完备度、社区画像、区位资源、社区开放度、社区协同度等8个划分要素,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划定本辖区便民生活圈。

围绕需求精准补缺。

多方联动解决便民服务痛点问题。

家门口以前没有大型的商场,平时想逛个街、买个东西挺不方便的,现在有了万象汇,逛街、买东西、吃饭一站式搞定,很方便。”家住西三旗街道知本时代小区的蒋女士说,随着家门口商业设施不断完善,生活便利和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针对海淀南北跨度大、品牌引进度不够,北部地区差异明显,品牌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区商务局指导街镇搭建政企合作沟通平台,推动区域内便民综合体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场景。

为推动西三旗万象汇项目建设,区商务局等部门会同西三旗街道多次组织召开项目协调会等,帮助项目管理方解决商户证照办理、停车难、周边停车秩序乱等问题。如今,以“商业+文化体育”为特色、搭载便民服务功能的西三旗万象汇,可服务周边近10万职住人群,打造时尚有品质商业生活空间,改变了西三旗地区没有高品质购物商业综合体的现状。

西三旗万象汇开业以后,住在周边蒋女士的心里乐开了花。“万象汇不仅有餐饮店,还可以购物,还引入了盒马鲜生、西西弗书店等多家知名品牌,餐饮、购物、超市、读书、观影、健身、儿童教育、宠物服务等一应俱全。以后,就在家门口,该办的事都能办妥喽,太方便了。”蒋女士说道。

为解决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区商务局会同西三旗街道,组织开展居民需求调研,共同推动便民设施建设。“街道辖区枫丹丽舍社区,周边缺少便民服务设施,居民购物不便,街道拿出社区服务用房推进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在便民服务的运营模式上,采取‘街道+项目运营企业’模式,统一招商、统一运营小修小补、配钥匙、洗衣、美发、家政服务。”西三旗街道市民活动中心主任杨为强介绍。

一圈一策补齐民生短板。

以看得见、实打实的成效 回应群众期盼。

此前,石油大院的居民们遇到购物不便的问题。“我们大院老年人比较多,不像年轻人可以随时在网上下单,有时候买东西不太方便。”位于学院路街道的石油大院是典型的“大院社区”,在商业业态、空间管理、服务品质方面,与周边居民需求差距较大。区商务局会同学院路街道整合利用石油共生大院空间资源,建设党建空间、文化空间、亲子空间、养老空间、美食空间、便民空间和街区工作站等“六区一站”空间,走出了“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路径,满足了地区居民便利购物、文化生活、养老托育等需求。

目前,全区已建设了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分别为学院路石油大院生活圈、中关村街道中关村东区生活圈、清河街道学府树家园第二社区生活圈、西北旺六里屯生活圈、万寿路街道太平路西片区生活圈。

除了已经建设的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目前,区商务局正在研究魏公村地区生活圈建设整体布局。

海淀区商务局通盘考虑整个魏公村地区便民商业发展情况,坚持点面结合,科学布局。“将‘一店多能’补短板项目与魏公村东部的百花苑和魏公村佳苑等商业配套综合体项目相呼应,统筹考虑航天部五院、理工大学等院所社区空间,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业态,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和跟进该项目改造建设、品牌引入等情况,对建设思路和经验及时推广,助力区域一刻钟生活圈建设。”区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黑煜说。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商务局党组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多次召开线上线下培训会,邀请专家解读政策标准,请市级部门实地调研,根据商圈现状摸底,精准“划圈”,精准补缺、科学布局、集约发展、专业运营,通过生活圈建设,补短板提品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区域便民商业的发展、提升群众满意度。

记者:李洪亚。

编辑:张斌。

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收寄快件

见习记者 曹欣怡。近期,临猗县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联合临猗县交通运输局 七级镇 快递物流商会推行 快递进村 驿站送达 试点工作,在七级镇选定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单位,率先设立便民服务站,让村民在 家门口 就能收寄快件,打通了农村寄递物流投递障碍的 最后一公里 近段时间以来,临猗县委非公经济组织...

警务室就在家门口 满满的安全感

今年以来,平房公安分局深化 两队一室 警务模式建设,以 五无 平安社区创建为载体,扎实做好打击防范 民生服务等各项工作,用好做实社区警务室,真正实现社区警务工作前置防线 前瞻治理 前端控制 前期处置,不断夯实平安建设的基础根基,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解决在基层 化解在源头。派出所 两队一室 改革以来,社...

东城河畔 让缤纷有趣就在家门口

对于工作繁忙的上班族来说。配套丰富的步行社区。可以让他们抽出宝贵的时间。下楼呼吸新鲜空气 陪伴孩子。哪怕时间很短暂。但也会收获不小的欢乐。东城河畔,将诸多配套搬进社区。打造属于业主们的 小世界 罗曼私家会所全龄共享的乐园 会所里的健身大厅 让健身计划不被天气打扰。即使遇见下雨天。只需步行短途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