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 傳古承今 當代書畫大家李涵及其作品欣賞

2023-10-19 19:18:33 字數 4078 閱讀 7384

藝術簡介。李涵,**民族大學美術系教授。祖籍河北泊頭,自幼酷愛繪畫,16歲成為國畫大家李苦禪的入室**。20世紀60年代初考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深造,師從李苦禪、郭味蕖、田世光、李斛、肖淑芳、吳作人等名家。其畫作取材廣泛,花鳥、動物、人物、山水無不涉及,其畫風大氣,灑脫豪放,蒼勁渾厚。李涵出版發行個人畫集論著多部,作品被國內許多收藏機構收藏, 列入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國際名人傳記詞典》、美國傳記學院《國際人物詞典》等。出版有《大家之路——中國書畫大家學術研究李涵卷》,《大家風範。名家精品畫集(李涵)》等專著,2023年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了李涵課圖畫譜《猴卷》、《熊貓卷》、《花鳥卷》(一、二)、《水族卷》、《貓卷》,李涵先生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粒草籽,沒有輝煌,時有坎坷或而幸運,更多的是遺憾。「幸福的童年」為七十年不作之作。有感念吳祖光先生一句「生正逢時」的話而**。以一井之孔見,略現時光之流失,無以評說。感謝看到這本書的人,由衷的感謝。李涵2017 年2 月於北京。——摘自李涵自傳《蟻痕》前言。

癸卯夏日七月,吉林省博物院舉辦了 「桃李滿園。春暉四方--當代書畫名家李涵作品展」。由於近幾年受疫情影響,李涵先生原本籌備的幾個展覽只有2023年7月2日在宜興美術館順利舉辦。2023年2月,李涵出生在東北的長春,當時長春叫新京(滿洲國),童年時期曾歷經的生活自然是令其十分難忘與感懷,正是滿懷著童年記憶中對長春的深情, 於是有了2023年7月19日在吉林省長春市為期兩周的展覽,並在展覽後捐獻其展出的部分作品。其中《操琴圖》、《睡猴圖》、《豪門盛宴圖》、《白鷳圖》(雙禽圖)、《四蛙圖》、《魚戲圖》、《農趣》、《菊花貓》等共計10 幅捐獻與吉林省博物院收藏,同時捐獻其畫作精品畫集及課徒畫譜。展出作品有《猴趣長卷》、《貓趣長卷》、《大熊貓》、《海魚圖》、《蘆草螃蟹》;人物作品有《操琴圖》、《仿關良筆意》;山水作品有《杜甫詩意圖》、《杜甫草堂圖》等等。

作品欣賞。

李涵 《海魚圖》紙本 設色。

李涵 《白鷳圖》紙本 設色。

李涵先生曾先後在天津工藝美院,廣州民族民間藝術學校,**民族大學美術系任教,數十年講台執教如一日,培養造就大批中國畫人才,是名副其實的美術教育家。2023年,李涵先生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同年,由班禪大師題簽的畫選在香港出版,其作品在畫界反響強烈,13公尺長的《小熊貓》,36公尺的長卷《百猱圖》,巨幅的《雄踞圖》等成為畫苑難得的珍品。其曾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和許多外國大使館作畫,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等國家及港台舉辦展覽。2023年 「李涵書畫展」在北京榮寶齋隆重開幕,本次畫展由吳作人國際美術**會、**民族大學、銀谷藝術館、**美術學院六七八校友會等單位共同舉辦,在此次作品集中展示與交流的展覽開幕式上,舉行了「李涵教授向中華慈善總會明天會更好慈善愛心書畫藝術交流**捐贈作品儀式」,以表示對祖國慈善事業的支援。

李涵 《慈姑蝦圖》紙本 設色。

李涵 《豪門盛宴圖》紙本設色。

李涵 《菊貓圖》紙本 設色。

李涵先生樸實厚道, 富有書卷氣, 不趨炎附勢,即重情重義又淡泊名利,一以貫之保持著未泯的童心和詩意的情懷,有著知識分子的清高沉靜與倔強傲骨。其常感懷於自然,悲憫於人生。其書畫兼擅,用筆遒勁渾厚,剛健中見含蓄,蒼鬱中寓俊雅,即秉承青藤八大神韻,亦筆傳白石苦禪遺風,筆下的花鳥草木,酣暢淋漓,珍禽異獸或憨拙乖巧,或機敏靈動,或雄姿霸悍。大熊貓、小貓熊、多種猴、魚蝦蟹等皆妙趣橫生。可以看到作品中有其他人很少涉足的龍蝦,即脫胎於白石先生的筆法,又有自己的風骨。其在重視寫生創作的同時強調筆墨功夫,常常以行草與章草題跋,並將草書筆法融入畫中。在李涵先生創作的花鳥、山水及人物畫作中能夠感受到益於吳昌碩、齊白石、李苦禪的藝術精髓,畫面用色素簡,用筆勁健。因其揣摩過古人筆意, 故而法簡意深,畫格樸拙奇崛。他常說:「現在中國畫領域沒有大師級畫家出現,重要原因是對傳統的忽視,學習達不到深度。」李涵先生對傳統文化有著廣泛的興趣和深厚的修養,對三代鼎彝、秦璽漢印、銘文碑拓等都進行過深入研究,其以各種書法筆觸入畫,筆力鏗鏘,如擬關良、陳師曾的戲劇人物畫,即突出己意,亦物我相融。

李涵 《操琴圖》紙本 設色。

李涵 《仿關良筆意圖》紙本 設色。

李涵先生尤以畫猴見長,素有「猴王」之美譽,被譽為「中國畫界寫猴第一人」 。他喜歡頑皮率性的猴,體會猴之喜怒哀樂就是百味人生,故而能將各種猴類的警覺,嬉鬧等習性動態表現得惟妙惟肖,此次展出作品有《睡猴》、《翠猴》、《金絲猴》、《捲尾猴》等尤為生動。吳作人先生曾為李涵畫的一幅金絲猴題過「面翠背金」四個篆字。長臂猿寬肩窄臀、身材纖細苗條,無尾、腿短,善於手抓樹枝悠蕩,雙臂交替擺動,雄猿一般呈黑、棕或褐色,而雌猿或幼猿則色淺,為棕黃、金黃、乳白或銀灰色。歷史上長於畫猿多以此物件入畫,而又以工筆或小寫意居多,李涵先生則以大寫意的手法來表現,用筆老辣,墨的濃淡乾濕恰到好處。李涵筆下的所畫的猴,是和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吳作人的熊貓,李苦禪畫的鷹,李可染畫的牛,黃胄的驢一樣,在中國繪畫史上已然為人所共識。李涵學習吳作人的大熊貓,可愛至極,形神酷似,然而其筆下的珍稀物種小貓熊的畫作亦別具特色。其它還有非洲的翠猴、小貓熊,皆神態逼真且妙趣橫生,花鳥荷塘、魚蝦蟹等等都是李涵喜歡表現的題材,這一幅幅富有機趣的畫作是李涵從內心發出的對自然萬物生靈的禮讚。

李涵 《睡猴圖》紙本 設色。

李涵 《四蛙圖》紙本 設色。

李涵 《農趣圖》紙本 設色。

當代大寫意是一脈相承的,吳昌碩作為海派後期的一代宗師,影響了陳師曾、齊白石、李苦禪、黃賓虹、潘天壽、李可染等許多畫家。李涵先生作為「傳統筆墨的守護者」,在當代畫壇的各種中西多變及融合的繪畫中,一直秉承傳統大寫意繪畫風格,摒棄當代柔媚輕巧的清麗畫風。在李苦禪、吳作人之後,被譽為當代在世大寫意國畫的領軍人物之一。雖然已是名聲斐然的中國當代書畫大家,但他依然衣著簡樸、謙和低調,先生飽經世事及人情冷暖,從藝以來,不趨炎附勢,處世沉靜,以超然脫俗的精神境界及為人治學的人生態度,為堅守並傳承大寫意中國畫而不竭餘力。雖已至耄耋古稀之年, 一以貫之主張「寫意是中國畫的靈魂」,仍在幾十年如一日的硯邊耕耘中探索民族繪畫的精髓,其對中國寫意花鳥畫有著自己獨特的感悟與視角,尤以大寫意花鳥畫成就令人矚目。作為當代書畫界德藝雙馨的書畫家,李涵先生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精進不休的精神令人敬佩!

李涵 《魚戲圖》紙本 設色。

李涵 《熊貓圖》紙本 設色。

回想2023年之際,我還在東北師範大學美術系上學,有一天週末回家,父親從櫃子裡取出一幅卷軸畫,慈愛地對我說:「這是幾年前在北京開會結識的一位北京畫家與我同為庚辰年生人,特意送給爸爸的這幅熊貓畫已有六年了,知道你小時候也愛好畫畫現在又在學畫……,等將來有一天學好了畫,也畫出一幅滿意的畫到時候有機會再送給李涵伯伯……」父親的音容再次浮現……。據題款得知這幅李涵先生的《熊貓圖》創作於2023年,我正值讀高中期間,雖說我未能于父親在世時來完成老人家的心願是一種遺憾,但三十多年以後的如今,令我與父親都不曾料想會有這樣的乙個機緣與素未謀面的李涵先生的畫作相見……謹記此文以恭祝李涵先生福壽延年、笑容常在、藝術之路長青! (文圖/ 趙新 吉林省博物院 副研究館員 )

漢代書畫欣賞(一)

漢代在我國書畫用具發展史上有標誌性意義,筆 墨 研 硯等用具雖然起源於先秦,但漢代才有了紙的發明,載體發生了轉變。並且根據 後漢書 的記載 劉梁字曼山 賣書於市以自資 可見在漢代已出現了書畫市場的初期形態。漢代時期,書法在篆書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隸書發展成熟並進入了繁榮時期,出現了許多流傳千古的碑刻...

嘉德現代書畫拍賣鑑賞(四)

謝之光 不愛紅裝愛武裝。作者謝之光。作者生卒 1900 1976 形式立軸 設色紙本。尺寸138 69 cm.54 3 8 27 1 8 in.約8.6平尺。題 識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之光。鈐 印 老謝。謝之光 我妮小組長。作者謝之光。作者生卒 1900...

萬物浪漫,卻遜色於你

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如明媚的陽光,清涼的微風,絢爛的花朵,繁星點點的夜空 它們都有著各自的浪漫,但在我心中,所有的浪漫,都遜色於你。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風景,是我心靈深處最深的溫暖。你的笑容,如春風拂過湖面,讓我心中的煩惱和憂慮瞬間消失無蹤。你的眼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照亮我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