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曹雪芹也抄作业?找一找《红楼梦》致敬苏东坡有多少?

2023-10-31 05:39:23 字數 6057 閱讀 7297

展卷《红楼梦》,我发现了曹雪芹对苏东坡光明正大的偏爱。

曹雪芹在清代,苏东坡在北宋,两人在时间的长河里跨越了六百年。

苏东坡的魅力无可比拟、大杀四方,偷偷俘获了曹雪芹的芳心。

我的天呀!左手《红楼梦》,右手苏东坡,这简直是梦幻联动、双重狂喜!

而且还有一位前辈和我一样,对此也持有同样秘密的欢乐。

清代评点家张新之对《红楼梦》一语中的:“是书叙事,取法《战国策》、《史记》、三苏文处居多。”“三苏”即四川眉州一门三学士,苏洵、苏东坡、苏辙。

我都迫不及待了,来一起找一找《红楼梦》到底有多少处在致敬苏东坡?

一、石头:无才补天

红楼梦》曾改名为《石头记》,这一块顽石被女娲娘娘炼石补天时遗弃,“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是主人公贾宝玉无才补天,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一遭的故事。

美石为玉,石头也是贾宝玉衔玉而生的通灵宝玉,鲜莹明洁,扇坠一般,甚属可爱。

石头也暗合红楼故事发生地,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石头城。

62岁的苏东坡被贬儋州(今海南省),当他踏上海南岛,在茫茫的天涯尽头,眼前有一座突兀的山峰,他情不自禁地感慨“君看道旁石,尽是补天余”。想我苏东坡这一生的功业,被贬黄州惠州儋州。我就是这一块无才补天的石头啊!

原来,出走半生,无才补天的石头是曹雪芹、苏东坡,也是你我呀。

石头:胸中块垒、锋芒

曹雪芹13岁被抄家,从云端刹那间跌落谷底,潦倒落魄一生。46岁他因贫穷从城里搬到郊外香山,醉后画石,好友敦敏留诗一首。

题芹圃画石》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醉馀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磈礧时。

苏东坡从自请外任杭州3年,辗转山东密州,再到42岁时在徐州上任,一直颠沛流离。在徐州期间他往萧县圣泉寺作《枯木怪石图》。

米芾说苏东坡“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cūn)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嶙峋的石头是曹雪芹的块垒,竹木怪石也是苏东坡的胸中盘郁。

妙玉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诗,在她笔下是怪木奇石,“石奇神鬼缚,木怪虎狼蹲。”

在苏东坡《石钟山记》中“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一个秋天的清晨,风雨交加,寒意袭人。曹雪芹酒渴如狂,敦敏解佩刀沽酒,两人欢饮。

敦敏作《佩刀质酒歌》云:“未若一斗复一斗,令此肝肺生角芒。曹子大笑称快哉,击石作歌声琅琅。”

苏东坡作诗《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

石头不仅是曹雪芹、苏东坡的胸中块垒,还是他们的锋芒。

在《世说新语》中,说竹林七贤的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我当隔空与苏东坡、曹雪芹各碰一杯。

二、主题:人生如梦。

红楼梦》是家族**,讲红楼家族之梦,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豪门公子贾宝玉最终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在雪地里飘然而去。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红楼梦》也是浮生若梦,红尘一梦,如梦幻泡影。

在甲戌本《红楼梦》有回前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曹雪芹明确指出“更于偏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

43岁的苏东坡在山东密州外任,夜宿燕子楼,作《永遇乐》“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两年后,45岁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5年,他在《西江月》中感慨“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长叹“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曹雪芹、苏东坡体验人生如梦,不管恶梦还是好梦终须觉醒,直面人生。

三、香梦沉酣:海棠。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个清客道:“‘崇光泛彩’方妙”,这里就是后来的怡红院。

元妃省亲,贾宝玉题“怡红快绿”诗,“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史湘云“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这便是《红楼梦》中“憨湘云醉卧眠芍药裀”的名场面。

史湘云揎拳掳袖挚签,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以花喻美人,史湘云是海棠花,正合海棠春睡。

在贾宝玉后来居住的怡红院,“有一树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金缕,葩吐丹砂。”而史湘云的丫环,名字就叫翠缕。

在被贬黄州第一年,苏东坡发现在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别繁茂。苏东坡以绝艳的海棠自比,当地人还认识不到它的贵重。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这也让苏东坡不由得追忆起成都燕王宫碧鸡坊的海棠。

在黄州的第三年,苏东坡作《寒食雨二首》“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海棠春睡”出自《太真外传》:“妃子(杨玉环)醉韵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在黄州的第五年,苏东坡作《海棠》。

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不管清客题匾“崇光泛彩”,宝玉作诗“红妆夜未眠”,还是史湘云“海棠春睡”,都来自苏东坡西蜀的绝艳海棠。

四、雪浪纸。

惜春画大观园,宝玉说“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

雪浪”两字,引人遐思。

58岁的苏东坡走马上任河北定州,在中山后圃得黑石,白脉,名为“雪浪石”,其室名“雪浪斋”。

他填词《南乡子》“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

满江红》“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归朝欢》“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岷峨雪浪是苏东坡一生的乡愁。

而刘慈欣在**《三体》中,编织了有一种雪浪树,须待百年长成,树干即化为上好的雪白画纸。这种神秘的雪浪纸,画师说“我的画只有画在雪浪纸上才有魔力。”其中雪浪纸还藏有隐喻。

雪浪纸,多么美丽的名字。

五、寒塘渡鹤影、《后赤壁赋》

凹晶馆联诗,史湘云联“寒塘渡鹤影”,黛玉听了,又叫好,又跺足,说:“了不得了,这鹤真是助他的了!”叫我对什么才好?

这句诗化用了杜甫“蝉声集古寺,鸟影度寒塘”,还有苏东坡《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寒塘渡鹤影”妙句激发了潇湘妃子林黛玉的诗魂,“冷月葬花魂”一句成红楼绝唱。

妙玉随后联诗“箫憎嫠妇泣”,源自《前赤壁赋》“泣孤舟之嫠妇”。

芦雪亭即景联句与前、后《赤壁赋》都是绝唱。

六、坡仙。贾宝玉持蟹赏桂,吟诗“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苏东坡初到黄州,有诗句“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被贬海南,他说“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

贾宝玉诗其中还有一句“饕餮王孙应有酒”,正对苏东坡《老饕赋》“老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苏东坡诗句对螃蟹宴正是恰逢其景。

不愧是你,人间烟火疗愈系,老饕苏轼!

七、咏白海棠、白梅诗。

贾探春在大观园效东晋竹林七贤起海棠诗社,掀起一片高潮,金钗文采风流,高雅到骨子里。

咏白海棠》的韵是“十三元”中的“门”、“盆”、“痕”、“魂”、“昏”。

探春——“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林黛玉——“月窟仙人缝缟袂”

59岁的苏东坡被贬惠州(在今广东),作白梅诗两首,仅引用第二首。

再用前韵》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

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

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

麻姑过君急洒扫,鸟能歌舞花能言。

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黏空樽。

白梅诗的韵也有“魂”、“昏”、“门”等。

苏东坡——“玉雪为骨冰为魂”

苏东坡有“月黑林间逢缟袂,霸陵醉尉误谁何。”

两相比较,白海棠与白梅,在韵脚、玉骨一样的精神、颜色、意境上渊源不浅。

八、作诗:红梅、诗肩、香芋。

李纹《赋得红梅花》“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

苏东坡《定风波·咏红梅》:“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

苏东坡以“冰脸”、曹雪芹以“冻脸”喻红梅,因它绽放在冰雪中,颜色又红。

贾宝玉《赋得红梅花》“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苏东坡有“遥想后身穷贾岛,夜寒应耸作诗肩。”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贾岛搜索枯肠,可不是诗肩瘦?

在芦雪亭争联即景诗中,贾宝玉有“泥鸿从印记”,林黛玉有“煮芋成新赏”。

泥鸿”出自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东坡因第三子苏过忽然生出心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作诗“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

林黛玉以“芋头”的白来形容雪,不落窠臼。曹雪芹化用“冻脸、诗肩、香芋”,真色系女子(绝妙)!

九、聪明累、聪明误。

王熙凤的曲名是【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位“脂粉队里的英雄”机关算尽,竹篮打水一场空,聪明反被聪明误。

苏东坡被贬黄州5年,与王朝云有一子,取名苏遁,并作诗。

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反省自己被聪明误一生,哈哈,苏东坡又天真烂漫啦。

十、妙玉的茶杯。

妙玉奉茶,拿出茶杯,一个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苏东坡珍玩过的杯子耶!妙玉在明晃晃的炫耀!

这让贾宝玉艳羡不已,说薛宝钗、林黛玉她两个用古玩奇珍,我用俗器。

元丰五年是2023年,47岁的苏东坡正在黄州挥汗如雨筑雪堂,恐怕没有心思把玩这个茶杯。

十。一、柳絮、杨花。

林黛玉的桃花诗有“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苏东坡有《横湖》“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

薛宝琴填《西江月》“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薛宝钗填《临江仙》“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离人恨”与“离人泪”,“委芳尘”与“二分尘土”,意象有类似之处。

苏东坡将一百二十卷近80万字的《汉书》抄写了三遍。

曹雪芹在西山黄叶村“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有这巅峰之作《红楼梦》。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不管是石头还是海棠、白梅,都是曹雪芹、苏东坡的峥嵘性格,意气,人品写照,还有对人生如梦的体验,雪浪纸的诗意,香芋如雪的非凡想象力,皆是两个天才的灵光交汇。

木心说“艺术家是通过朋友的手才把礼物赠给世界的。”

曹雪芹、苏东坡把礼物赠给世界。谢谢你们,曹公、东坡!

千古风流人物 曹雪芹

千古风流人物 曹雪芹 约年月日 约年月日 是中国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的人,祖籍存在争议 辽宁辽阳 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 出生于江宁 今南京 曹雪芹出身显赫,却经历了家族的衰落和个人的困苦。尽管生活贫困,他仍然致力于文学创作,以 红楼梦 一书闻名于世。曹雪芹的 红楼梦 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全...

雍正眼中的曹雪芹 泼天富贵背后的悲剧命运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雪芹是一个令人扑朔迷离的名字,他的家族曾经泼天富贵,却在皇权的阴影下骤然覆灭。雍正看着曹家被抄家清单,心都凉了。这不仅是一个富贵家族的兴衰史,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写照。曹雪芹的家族本是江南织造的世家,世代显赫。然而,在皇权面前,再富有也只是昙花一现。康熙去世后,雍正上位,曹家为了维持...

曹雪芹与曹府的沉浮 红楼梦背后的家族传奇

曹雪芹的 红楼梦 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深刻地描绘了清代社会的奢靡与荒谬,也反映了曹雪芹家族的沉浮之路。曹雪芹的家族在清代初期曾是皇家亲信,享受着无尽的荣耀和财富,但最终却沦为贫民,被抄家的悲剧。这个故事背后有着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让我们一同揭开这段家族传奇。曹雪芹的祖上起初并不是什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