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人”圣人王阳明(一)

2023-10-31 16:45:07 字數 3311 閱讀 9032

有一次老师问同学们:

什么是人生一等事?

王阳明的回答让所有人惊诧和嘲笑:立志做圣人!孔子可以成为圣人,为什么他不可以成为圣人?

就是这崇高的理想,成为王阳明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成就他成为一代圣人。于同曾国藩一样,从小立大志,坚持不懈。

说到王阳明,不得不说说南宋朝思想家朱熹的理学。

朱熹将“理”这个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上升为世间万物及人类社会存在所依附的最高实体,覆盖了包含哲学、伦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在继承古代哲学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新的哲学范畴。“理”与“气”。这是朱熹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朱熹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后有性;必稟此气,然后有形。”朱熹所阐述的理是形而上者,远早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他认为理是事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伦理道德层面的基本准则。他又将理称为太极,认为理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气也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范畴,位于理之后,是形而下者。气是有情、有状、可追溯的,且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是铸就世间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产生于理和质料二者的统一。朱熹提出理与气二者的关系是有主次之分的。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因为理生气并寓于气中,而气为客为后,则是属于第二性的。理”与“生生”。朱熹认为天地之理具有化生万物的本心,这种本心能够在人的心灵中真正彰显,且生生不息。“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它的基本观点是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立在以天理为一种应然性,又以应然性为本的观念之上的理论是如何描绘这个世界的生生变化的。天是以生为道,天就是天理,天理最基本的一个义涵就是生生之理。它就是生生变化背后的根源,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天地生生不息的过程。

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称《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是朱熹构建起理气论、天人合。

一、格物致知、理一分殊等理学理论的主要著作。朱熹强调“存天理,去人欲”,讲求“格物致知”。

王阳明立志做圣人,首先就认真学习朱熹的理学,相传王阳明青年时读了朱熹著作后,便相邀朋友一起在家中“格竹”。两人端坐院中一棵翠竹下,目不转睛盯着竹子,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格了三天三夜,朋友晕倒了。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晕倒了。苏醒之后,王阳明喟然长叹:“圣人之说可疑也!”

后来又经历了一件事,让王阳明开始全面怀疑朱熹之学。

他在游览杭州虎跑寺时,看见一位僧人正在闭目打坐,据说已不视不言三年。王阳明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冷不丁大声喝问:“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和尚给惊动后,睁眼应了一声。王阳明继续盯着他问:“家中还有何人?”和尚答:“老母尚在。”王阳明又问:“你想念她不?”和尚没有即刻回答,过了一会,面有愧色地说:“怎能不想啊!”和尚的回答,让王阳明顿时陷入沉思,这个僧人即便苦修至此,心里也仍存思母之念想,何况凡人?

王阳明意识到,凡为人者,皆有欲念;人之欲念,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泯灭。朱熹之说,不符合人性。

王阳明之后开始了自己践行求学之道,便有了后面有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于明武宗正德年间,遭贬谪至贵州龙场,担任驿丞,在艰苦安静的环境中,日夜反省历年来的遭遇,于一天夜里顿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历史典故。他顿悟出的道理即为:

所谓天理物理,所谓圣人之道,全在各个人心中,全在自己与生俱来的秉性之中;

为圣之道,只需向自己心中、自己性中去挖掘、去寻找,向外物求理的行为是错误的。

致此王阳明创立“心学”新学。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心即理。

二是知行合一。

三是致良知。

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的三个基础,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强调心的作用。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万事万物都是依靠人的认识而存在的。王阳明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与友同游南镇,友指岩中花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答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翻译一下就是朋友问:你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万物皆在你心中,受你心地控制。你再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就开;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

王阳明答:当你未看见此花时,此花便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之外,是我们不知道的,即不存在。而当你看到了这朵花时,这朵花便走进了我们的意识,所以对我们而言,此花存在。

王阳明的心学的独**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就是说,我们总是通过心来认识外界万事万物的。因此所谓的心即理,其实就是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一种价值观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认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实就是人内心深处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要是我想做一件坏事,那就立即去做吗?其实,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良能,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当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们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一个人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且能够把这种良知推广扩展出去,才能达到天地一体的通晓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仅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儒家道德修养论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恶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静坐,比如万事要在事情上磨练和自信立志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让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欲望所污染所遮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良知。

“明朝第一哥”王阳明心学,这样做人做事,人生不再迷茫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圣人是以立德 立功 立言为标准来评价的。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极高水平的人,才能被称为圣人。在众多的圣人中,孔子 曾国藩被公认为圣人,而 明朝第一哥 王阳明则是被低估的圣人。他的心学理念值得我们终身学习。本文将围绕王阳明的心学理念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观点。心学...

“心学第一人”王阳明 10大金句,揭开“成功”秘密

一 读书做圣贤 拥有远大的理想与目标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人就会迷茫和无所事事。王阳明认为,人的意识中读书和学习是非常崇高的行为,需要持之以恒 踏踏实实地进行。他认为,读书是一种对自我提升的投资,只有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实际行动,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所以,我们应该像王健林一样,有一个...

曾国藩 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被誉为 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梁启超评价他 立德 立功 立言三不朽,成就震古烁今 然而,他在岁之前不过庸人一个,好色 好烟 碌碌无为。直到岁后,他开始注重身体健康,管理情绪,坚持自我管理,才成为半个圣人。曾国藩重视身体健康,视 身体是本钱,健康是财富 的道理。他制定严格的养身计划,坚持规律作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