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年度演讲2023 如何在新的生态里找到自己的有利位置?

2023-10-30 02:35:19 字數 8054 閱讀 5558

昨天是刘润老师一年一度的“进化的力量”的年度演讲,润总从寒武纪新物种大爆发出发,回到当下,回到2023这一团迷雾中来,引出导致结果的,不止一个原因,牵动未来的,不止一条线索,进而引出本次演讲的六条线索,它们分别是增长收敛,人口老化,情绪生长,智能涌现,服务崛起和出海加速。

昨天认真的听了一下午润总的年度直播演讲,颇有收获,想跟大家一起来回顾演讲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来输出。

第一条线索:增长收敛

润总通过举例折扣mama创始人邢云飞于2023年9月通过卖打折日用品(纸巾、牙膏、饮料、饼干等等),仅仅三年后,到今年9月年营收超过17个亿,来说明今天的商业世界,确实发生了变化,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同时,从这个例子,我们也获得了一个增长的秘诀:你能解决多大的社会问题,就能获得多大的增长

这个秘诀跟销售也是相通的,你能解决多大的客户需求,就能获得多大的成交销售额。

紧接着,润总抛出2023年到2023年,中国gdp年增长率的折线图如下,引出增长收敛这条线索。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中国自2023年改革开放以来到2023年,这40年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但是这个一路狂奔的奇迹在2023年出现了一个拐点,虽然中国gdp的增速,依然保持在高位,但开始放缓(2023年年10.45%,然后年6.1%)

出现这个增速放缓的现象就只能用经济学里的专门概念增长收敛来解释,那什么是增长收敛呢?

增长收敛就好比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吃下一个馒头你会觉得这个馒头,是天下最好吃的东西,感动到哭,它的价值是100。第二个呢?还是那么好吃,但不吃也饿不死了,价值算是50。第三个呢?吃也行,不吃也行,价值20。第四个?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它的价值接近于0。从100到50,到20,到0,这就是收敛。

资本也一样,市场上非常缺馒头。你投资100块购买设备生产馒头。很快,所有馒头卖完,你挣了100元。于是,你决定追加100块投资,再买一套设备。这时,馒头已经没那么稀缺了,你只挣了50元。再追加投资呢?馒头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你只挣了20元。再追加?那就几乎赚不到钱了。从100到50,到20,到0

这种体量越大,边际收益越小,因此增长越慢的趋势,就叫做“增长收敛”

今天中国gdp的增速,正在从7-8-9的“高速区间”,逐渐进入4-5-6的“中速区间”。理解这个“中速区间”,非常重要,因为增长速度不同,竞争强度就不同,竞争强度不同,企业战略就不同。

当经济增长在“高速区间”时,天上每天都掉很多金子,捡都捡不过来。这时,如果有人捡走了你手边的金子,你会打他吗?没空,别耽误我捡钱。你的策略是到处找“机会”

经济增长到了“中速区间”呢?金子少了,很难捡了。这时,如果有人捡走了你手边的金子呢?你可能就会和他“讲讲道理”了。但在此之前,你要确保自己比对方“强壮”。你的策略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在“高速区间”,时代奖励“机会”;在“中速区间”,时代奖励“竞争力”

那么,如何才能在“中速区间”,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力呢?

早在40多年前,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就为身处“中速区间”的创业者,甚至竞争更为激烈的“低速区间”,总结过三条最基本的竞争战略,它们分别是: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聚焦。

总成本领先的战略,通过举德国超市“奥乐齐”的例子,创始人两兄弟相信零售业的竞争力,来自低价,而低价一定是因为低成本,于是,兄弟俩在思考怎么才能降低“总成本”,他们思考如果我卖100种牙膏,每种卖1000支,1000支牙膏品牌可能完全不放在眼里,但如果我只卖1种牙膏,卖了10万支呢?牙膏品牌估计,什么都愿意答应你。这其实跟头部大v携百万或千万粉丝流量去跟品牌商谈判,把**打下来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兄弟俩决定:减少商品种类。奥乐齐通过咬死“总成本领先”,咬死“优质低价”,在德国市场和沃尔玛展开了激烈的竞争。2023年,沃尔玛宣布退出德国市场,而有意思的是,这对德国兄弟却因为把东西卖得更便宜,成为了德国首富。也就是说帮普通人省钱,有时才恰恰最赚钱。只有既不降低品质,也不牺牲利润,还能把东西卖便宜,才是真正的“竞争力”,这背后唯一的方法,就是总成本领先。

差异化战略,通过举乳业朝日唯品和科技业柔灵科技的成功案例,来说明差异化的本质是提供有壁垒的稀缺价值。

聚焦战略,通过举例蓝牙耳机,服务聚焦一个特定人群,如“外卖小哥”,来说明聚焦就是做特定市场,特定人群才需要,其他人觉得没用,甚至浪费的东西。其实,这跟stp策略的segmentation市场细分是相通的。

所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聚焦战略,是“中速区间”的竞争力解决方案。

每一年,市场都会给所有创业者,出份考卷。这份考卷,一直都不太难。努力学习,能考99分,临时抱佛脚,也能考85分。但是,太简单的考卷,对努力学习的人是不公平的。凭什么你不努力也分走我一半奖学金?增长收敛,就是不断变难的考卷。2023年这份,尤其难。这一次,努力学习能考95分,临时抱佛脚可能都未必能及格,优秀的人反而脱颖而出。因为,顺境是所有人的狂欢;逆境是优秀者的天堂。

第二条线索:人口老化

润总从法国民众罢工**延迟退休,到延迟退休是全球趋势,引出人口学的概念“人口抚养比”,来解释为什么全球的国家要延迟退休。

那么什么是人口抚养比呢?人口抚养比就是儿童和老年的人口之和,除以劳动年龄人口。

我们把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儿童、**和老年。儿童没有劳动能力,老人逐渐失去劳动能力,他们需要靠正在劳动年龄的成年人“抚养”。也就是说,人口抚养比的多少,代表每个劳动人口,要抚养自己之外的多少个人。

人口抚养比,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吗,会影响我们找工作吗,会影响我们创业吗?答案当然是会影响的。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社会保障系统就会压力巨大。作为个人,你交的养老金有可能也会因此增加。同时,劳动人口的减少,会导致劳动力短缺进而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作为企业,你的经营成本也可能会因此增加,而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后又会导致税收**减少。但同时,老龄化带来的公共支出却在增加。作为**,将感受到巨大的财政压力。个人、企业和**都会压力山大。

所以,人口抚养比,就像体检报告里的“血压”一样,标志着经济的压力,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全球国家要延迟退休了,因为延迟退休,相当于把一部分人口,从分子重新“拖回”分母,从而给人口抚养比“降压”。延迟退休,是给经济的“速效降压药”

但是,“延迟退休”这款“速效降压药”,只能短期治标,无法长期治本。延迟退休,无法阻挡“人口老化”的总体趋势。2023年,全球已经进入轻度老龄化。2023年左右,全球将进入中度老龄化。到本世纪末,这个叫“人类”的物种,将全面进入深度老龄化。主要是因为“生育率”长期的下降。

生育率,是指一名女性的一生中,平均生育孩子的数量。一名女性,一生生育几个孩子,这个国家的人口结构才能不发生变化呢?2个。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正好“替代”自己。考虑到早期死亡率,我们通常把2.1,叫做“替代水平”

站在人口老化的视角看市场经济,认清市场的阶段,才能选择正确的策略。“扩张市场”,有扩张市场的策略;“萎缩市场”,有萎缩市场的策略。

当一些低效的企业,利润为负,干不了了,怎么挣扎都没用,只好倒闭退出,这时,他们所服务的客户,他们所拥有的人才,都会被释放出来,流向高效的企业。死亡,是一个公司对商业世界的最后一次贡献。因此,高效的企业,规模反而扩大了。所以,市场开始萎缩的时候,也是行业开始集中的时候。

从2023年开始,中国每年出生的人口不到1000万,但每年退休的人口超过2000万,并将持续14年。老年市场,是一片蕴藏着巨大机会的蓝海。

那么怎么抓住老年市场的机遇?想进入老年市场,你必须真正理解老年人,核心是必须真正理解老人的独特需求,这跟销售通过探询客户需求,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提升销售成交率是相通的。

条线索:情绪生长

润总通过举小学生喜欢盘手串解压和今年最流行的多巴胺色让人心情愉悦的例子,来说明这些商品畅销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提供了“情绪价值”

那么什么是“情绪价值”呢?情绪价值就是用户为了获得某种“情绪和感受”,而愿意支付的价值。

提供“情绪价值”,正在成为企业重要的机遇。因为,人们面对的挑战越大,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就越大。

那么,如何抓住“情绪价值”的增长机遇呢?至少有三个点你可以尝试:提供疗愈价值,提供陪伴价值和提供优越价值。

提供疗愈价值的两个案例分别是泡泡玛特的玩偶molly和云宠宝的宠物服务,从这两个例子可以得到启发,职场转型的话可以尝试做宠物和玩偶等提供疗愈价值的生意。

提供陪伴价值的案例是情侣手链,太阳是男生,月亮是女生,它智能在提升手链的情绪价值,你在上班,突然想他/她了,“触摸”一下手链,然后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她手链上的太阳或月亮就会亮起来,并且震动一下,彼此就知道对方在想自己了,这个情侣手链案例就很好的提供了陪伴这个情绪价值。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他的巅峰之作《自卑与超越》里说过一句话: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提供优越价值的两个案例分别是女同学购买奢侈品包包和年轻人的破洞牛仔裤,来说明优越感就是“我有,而别人没有”的情绪价值。

每个人,都需要一点点优越感。尤其是遇到挑战的时候,心底的那一点点小骄傲,让我们快乐。生活从来都不容易。我还不能想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吗?这个世界从我们身上拿走的能量越多,我们就需要补充得越多,我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就越会不断生长。

第四条线索:智能涌现

人工智能时代,真的来了。如果说2023年,什么是科技界,商业界最重大的事件,那一定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开始画画。游戏公司的设计师,用人工智能画了一幅画,起名《太空歌剧院》,报名参加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没想到,这幅画获得了冠军。人类艺术家无比愤怒,表示:我们正在目睹,艺术的死亡。

人工智能开始摄影。有30年经验的德国摄影师,鲍里斯・埃尔达森,作品从未获奖。但2023年,他用人工智能创作了一幅作品:《虚假记忆:电工》,获得了索尼世界摄影比赛的大奖。他说:我只是想测试一下,评委是否能识别出人工智能作品。

人工智能开始看病。一名4岁的小男孩,身患怪病。看了17个医生,都没找出**。他妈妈求助chatgpt。chatgpt说孩子得的是脊髓栓系综合征,然后,医生证实了chatgpt的诊断。虽然chatgpt不是每次都对,但这次帮了大忙。

人工智能,正在从各种你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角度,进入我们熟悉的商业世界,并开始把它变得不再熟悉。

润总说他今天演讲的目的,是帮我们通过人工智能这条线索,更早看清商业世界即将发生的变化,然后抓住机遇。

我们需要知道人脑为什么会有智能有个了解,才能更好的正确理解人工智能。

这是一个人脑的模型,它表面沟壑纵横的,是大脑皮层。展开后相当于一张桌布那么大,人类大脑有大约860亿个神经元,分布最密集的,就是在这张“桌布”上,你今天听到一个观点,这时,大脑中的某些神经元,就会“生长”出一些“触手”和别的神经元连在一起。每个神经元,可以长出最多10000个左右的“触手”,你学得越多,记得越多,思考得越多,长出的触手就越多越强。最后,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密密麻麻的“神经网络”。你的智能,就来自这个神经网络里的“连接”。当然,这是一个极其简化的人脑模型,真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但是,理解这个模型,非常有助于你理解人工智能。因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就是在“模仿”这个神经网络。

过去十年,我们也经历了很多科技变革。比如3d打印、区块链、元宇宙。但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同时站出来说:这次不一样,这次真的会改变世界。

这到底是为什么?因为这次,人工智能触及到了商业世界,一个最底层的逻辑:提高生产率。换句话说: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可以说未来所有重大的机会都藏在“生产率”这三个字里。

根据奥美的**,到2023年,体力劳动和手工技能的总工作时间,确实将减少14%。许多技艺娴熟的“工蜂式劳动力”,将再无用武之地。但同时,使用技术技能的工作时间,将增加55%,所以,不要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你,取代你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比你更会用人工智能的人。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了,我们要积极拥抱ai,顺应时代潮流,方能不被时代淘汰。

第五条线索:服务崛起

润总以起床困难户小王的例子开头,引出新出现的服务自律监督师,进而引出更多新服务产业,说明了服务业正在我们的周围崛起。

随后,润总从中国2023年的gdp总量121万亿分析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工业(采矿、制造、建筑、水电气热)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分别对gdp的贡献占比为。9%和52.8%,也就是说,服务业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产业。

我国从2023年的农业时代,到70年代进入工业时代,直到2023年服务业超过工业,我国开始进入后工业时代,服务业占比持续上行,直到2023年的52.8%,所以说服务业不是突然崛起,而是一路走来。

那么你可能会问服务业52.8%的占比,是终点吗?答案肯定不是,我们可以对照制造业著称的德国,2023年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是62.88%。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71.46%。美国80.1%。高收入国家服务业的平均占比,大约是71.8%。所以我们一定要看好服务业,它曾经一路走来,还将继续向前。

既然服务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那我们要怎么才能紧跟服务业继续向前的脚步呢?服务业的未来,不是让你去做牛做马,也不是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而是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服务的关键不是提供“服从性”,而是提供“专业性”,让我们一起去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情、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和去做三产融合的事情。

第六条线索:出海加速

润总从义乌的纸吸管、奶油胶手机壳、奖杯等出海**及鸡毛换糖的物物交换,引出当今的外贸也是遵循这样的**模式,只要大家都有彼此需要的东西,就一定有机会产生交换,产生**。

我们来看下全球化的程度曲线图,从百年的历史来看,全球化可能会被突发的因素影响,甚至重置,但最终一定会掉头向上。为什么呢?因为全球没有哪一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只要我们都有彼此需要的东西,就一定会有“**一定会再“全球化”

只不过,想在这一次“全球化”中脱颖而出,不能再完全依靠“物美价廉”,而要更多依靠“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让我们的全球化走得更深、更远。

润总举了两个靠技术创新出海取得成功的案例说明在新一轮的全球化竞争中,想要脱颖而出,需要依靠技术创新,这两个例子分别是梅卡曼德机器人的工业级激光3d相机和苇渡科技的水上飞。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的徐弃郁老师说过一句话:我们总是对短期预期太高,而对长期预期太低。是啊,面对眼前的变化,我们恨不得每天争论三遍,但是面对中期的变化,我们常常视而不见,而真正的战略机会,都藏在中长期的线索里。出海,**出海、品牌出海、服务出海,让我们靠技术创新走的更深,靠放眼世界走得更远,出海同样也是顺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趋势。

最后,润总谈到即将过去的2023,和寒武纪大爆发一样扑朔迷离。扑朔迷离的背后,一样藏着多条复杂的线索。这些线索的共同作用,一样会重构一个全新的生态。

那么,我们如何在新的生态里,找到自己的有利位置呢?

我们需要从战略、资金、组织三个维度去比赛、去竞争、去思考,从而提高赢的概率、提高胜算,因为这个世界的最底层逻辑是概率,我们能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提高概率,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因此,润总呼吁鼓励大家,每年要抽出两天时间,好好思考,做好新的一年的战略规划,千万不要用战术的勤奋,去掩盖战略的懒惰,让我们一起做好战略思考、战略规划,实现逆风飞飏。

如果这篇演讲精华内容对你有帮助的话,记得帮忙点赞、收藏、评论和**,谢谢!

记得关注我的百家号,关注不迷路!

重头戏登场!2023雷军年度演讲定档,还有多款重磅新品也来了

年雷军的年度演讲定档已经官宣,将于月日晚上点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主题是 成长 或许与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表现有关。小米近年来在高端手机市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在过去几年的探索之后,已经初步站稳了脚跟。此外,小米智能电商出货量连续几个季度位居中国第一,这也让人联想到今...

2023年论文润色专家教你如何提升文章质量

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写作已成为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然而,许多学者在 写作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个难题 如何提升文章质量,使其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为了帮助广大科研工作者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特邀请年 润色专家,为大家分享 修改的 法则。首先,要提升文章质量,一个重要的法则是保持逻辑清晰,并让读...

华润集团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净利润实现2 1 增幅

华润集团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健,净利润实现增长。据华润集团官方消息,年月日,华润集团在深圳中国华润大厦召开了年三季度工作会。会议回顾了华润集团在前三季度的运营表现,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年前三季度,华润集团整体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在利润方面,集团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