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全年增長能否達標?

2023-10-19 19:01:45 字數 1638 閱讀 2719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電 題: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全年增長能否達標?

中新社記者 陳康亮。

18日,中國經濟「三季報」正式「出爐」:初步核算,按不變**計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2%。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三季度增長4.9%。

當天,中新社舉行「國是論壇:2023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多位與會專家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積極向好、穩中有進的階段,四季度有望延續良好態勢,但仍不可掉以輕心。

經濟「多點開花」:消費、出口、就業。

中國***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平穩回公升、積極向好的局面。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做到了穩中求進、穩中有進,方方面面的指標都說明中國經濟克服了諸多困難、挑戰,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果。從「三駕馬車」的角度分析,消費是拉動當前中國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力量。

官方統計顯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率是83.2%,拉動gdp增長4.4個百分點。

中國巨集觀經濟研究院決策諮詢部形勢室主任郭麗岩表示,前三季度消費支出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最大。目前來看,消費是支撐整個巨集觀經濟回公升向好的主要拉動力。

拉動經濟增長的「另一駕馬車」——出口,表現也「可圈可點」。中國銀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周景彤說,在全球經濟下行背景下,今年中國出口總體表現不錯。究其原因,中國出口的產品結構比較完整,總體比較優勢突出,出口商品的種類繁多,既有傳統產業也有高新技術產業。儘管面向傳統目的地的出口下行壓力加大,但麵向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新目的地出口增長較快。

針對就業問題,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長金維剛認為,根據最新統計結果,目前整體就業形勢較為平穩,城鎮調查失業率在下降,這反映出在中國經濟恢復的過程中,就業形勢亦開始穩定和轉好。

實體未動,金融先行。」招商**研究發展中心副總監謝亞軒指出,從今年前三季度金融資料來看,金融在助力實體經濟穩步回公升方面有突出表現。尤其今年8月下旬以來,中國央行實施了一系列利率政策,對於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實現5%左右的增長目標應無問題。

展望未來,姚景源認為,今年全年gdp同比增速預期目標是5%左右,實現這一目標應該沒有問題。預計四季度消費會延續向好發展態勢,投資、出口也會有所好轉。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中國經濟仍面臨諸多週期性問題、結構性問題、體制性問題,外部環境仍然錯綜複雜,應該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

作為當前經濟的「頂梁柱」,如何讓消費發揮更大作用?郭麗岩認為,需要進一步加強有效供給和擴大需求相關舉措,迎合居民家庭消費公升級的偏好和訴求,與已經出台的支援消費若干專項政策形成合力,並與優化投資、促進就業、穩定增收的政策形成組合拳,進一步增強擴內需、穩增長的後勁和動能。

針對備受關注的房地產市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正「持續著陸」,目前風險可控。他指出,一般來說,「硬著陸」會伴隨逐步拋售、斷供、斷貸、銀行呆壞賬等問題,但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從市場反饋來看,這並不是「硬著陸」,而是「持續著陸」。預計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總體下降趨勢會逐漸縮小。

關於出口,周景彤表示,憑藉在全球產業鏈、**鏈的位勢,中國出口從中低端邁向中高階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但未來挑戰仍然較多,需要為出口創造更好外部環境。要進一步鞏固優勢產品競爭力,借助廣交會等平台以及大型商業銀行支援,助力企業更好拓展海外市場。同時,要優化國內營商環境,強化底線思維,前瞻性地做好各種風險應對,為企業有效避免風險提供相關服務。(完)

中國經濟真相解密

近年來,美西方 對中國經濟展開了持續的攻擊和唱衰,儘管中國上半年的gdp增長了百分之五點五,但美西方 卻認為這表現不如預期,中國經濟陷入了衰退,這種 戰不僅針對中國,還暗示中國無法滿足其需求,並威脅到全球經濟的穩定,那麼中國經濟到底面臨怎樣的困境,又該如何破局呢,事實上,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是多方...

中國經濟離不開民營經濟持續發力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力。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為了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國經濟轉型公升級的過程中,民營經濟的作用更加凸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營企業也在不斷壯大。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具有靈活性 創新性和適應性強的優...

中國經濟迅速恢復為全球經濟注入信心!

中國經濟的恢復是乙個積極的訊號,表明中國 在應對covid 19大流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以下是一些對中國經濟恢復的觀點 1.快速恢復 中國在嚴格的防控措施下成功控制疫情,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中國 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供財政支援 降低利率和減稅等,以刺激經濟復甦。這些舉措有助於恢復生產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