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教学成果

2023-10-25 10:12:09 字數 1614 閱讀 9355

如何培育教学成果,实际上是怎样落实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当然也不乏各种培育策略和技术。从广东省深圳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经历看,我们始终坚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主要表现为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模型,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只有教学理论没有教学实践,不能称其为教学成果;只有教学实践没有教学理论,则教学实践缺乏方向,也难以构成实践逻辑系统,往往是零散做法的堆积。设立及培育教学成果奖,就是打造教育教学改革模型,并通过典型案例的积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教学成果培育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把握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从政策上进行了系统规划和设计。近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就教育评价改革、课程教学改革、育人方式变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以此为依据,深圳市充分利用“深圳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等契机,实施义务教育减负提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重大项目,注重推进综合性学习、**性学习、学科实践等学习方式变革,在深化教学实践改革中合力培育教学成果。

二是构建全方位的成果培育机制。教学成果培育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甚至可以说,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都是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实践模型的建构过程。因此,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学成果培育的功能,为此,教学成果培育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同推进。

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成果培育激励机制,完善各级教研协同机制,探索更加开放的教育教学改革合作机制、专家指导机制等;教科研部门要注重着眼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成立各种教科研基地学校、实验学校或工作室,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形成若干改革典型案例。不仅如此,还要谋划一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指导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和提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模型;教研员要加强教研方式转型,规划学科教学改革具体指向,培育学科教学改革实践案例,特别是要规划设计好学科教学改革教研主题;培训部门要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在注重通识性培训、教学技能等培训的基础上,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性培训,引导教师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课题的研究引领作用,使课题研究贯穿于各类基地学校、实验学校、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教师培训工作中,完善专项课题研究机制。教学成果培育并非某一部门的任务,构建协同推进机制有助于合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更有价值和引领性的典型案例。

三是注重教学成果的凝练表述。实践性教学成果有赖于理论的升华和准确的文字表述。教学成果培育就是要指导和帮助教育改革实践者明确研究方向,构建逻辑清晰且可操作的实践模型,从整体上凝练教学成果的表达。一个完整的教学成果通常包括拟破解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主要的理论或理念、实践操作模型、经典教学案例、主要成效、影响力及创新点。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回答好究竟破解何种问题,明确要破解的问题通常是整个教学成果表述的关键。实践操作模型是成果的核心内容,其关键是要构成逻辑清晰的体系。教学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往往是看实践操作是否深入和明确,而不是所谓的新概念或新理论的提出。教学案例是教学成果的具体表现,没有适当的教学案例支撑,实践操作模型往往会显得空洞或抽象,教学案例可以大大增强教学实践模型、教育教学理论或理念落地以及成果创新的可感知性。深圳市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和工作组的形式,注重对培育成果主题的确定、教学实践模型等方面的诊断,助推教学成果培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25日第15版

作者:潘希武。

教育行业强化改革,中小学生及教师获得3项“正面消息”

这几年来中国教育领域内卷现象日益严重,表现为学生和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过分追求分数追求名次,不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导致教育资源过度集中,教育质量却未能真正提高,这种内卷现象已经对我国范围内的教育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教育公平性和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当中,教育成为了跨越社...

初中教育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探讨分析

数学知识的形成 于现实生活,理念与公式构成之后就 用于生活,初中时期的 教 学 重 难 点 有 很 多,其 中 比 较 集 中 的 问 题,就是几何图形的解 析 问 题,这 就 需 要 学 生 拥 有 深 厚 的 逻 辑 推理能力。教师 需 要 明 确 的 是,学 生 逻 辑 思 维 能 力 的 高...

中公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办学,助力企业破解“数字化人才焦虑”

年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这一系列的政策体现了国家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高科技 人才焦虑 的问题更加突出地展现了出来。目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快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开始逐步提高,不再是局限于单一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