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套路,孩子“戒磨蹭”很难!这3个心理学效应家长快用起来

2023-10-25 19:03:27 字數 2039 閱讀 3981

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磨蹭的时候,常常会选择催促孩子加快速度。但是在心理学上,存在一个现象叫做"超限效应",即当催促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时,会引起孩子的心理逆反,导致他们变得更加慢。相反,我们可以运用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通过对孩子表达期待和鼓励的话语,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们的美好期待,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并主动去努力完成任务。

例子:不断催促孩子书写作业可能会导致孩子变得更加拖延。相反,我们可以使用鼓励的语言,比如说,“我知道你一定能够完成这个作业,我期待着看到你展示出优秀的写作能力!”这样的话语既传达了我们的期待,又给予了孩子足够的信心,激发了他们主动完成作业的意愿。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开展的一个实验告诉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规划非常重要。他们组织了三组人分别向三个村庄出发,第一组并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距离,只知道要一直往前走;第二组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距离,但路上没有里程碑来指示他们的进展;第三组不仅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距离,而且每走一段距离都有里程碑来表示他们的进展。结果显示,第三组的人在整个旅程中情绪一直很高涨,最终也第一个到达了目的地。

因此,当孩子在完成任务时,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分解目标的过程,并且设立一些里程碑来指示他们的进展。这样,孩子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离目标有多远,从而更有动力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例子:比如孩子要完成一篇语文作文,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比如每天下午阅读两篇优秀的作文范文,抄写其中的好词好句,用新学的词语成语造句等。这样,孩子们可以通过每个小目标的完成来反映自己的进步,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龙威是一个12岁的男孩,他总是带着焦虑和紧张做作业。对他来说,学习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他倾向于拖延和回避。心理学家提出了"蔡格尼克效应",即未完成的任务比已完成的任务对人们的影响更大。对于孩子来说,那些难度高而暂时无法完成的任务会成为他们内心的负担。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降低任务的难度来减少孩子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能够在轻松和舒适的状态下完成任务。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的任务开始,让他们先完成容易的部分,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和动力。当他们的心情放松下来后,再逐渐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

例子:对于一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先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背单词等。这样的任务对他们来说相对容易,能够让他们迅速找回成就感和放松的状态。当他们心情好了之后,再转入完成更困难的任务,相对而言也会更加专注和高效。

总之,通过运用这三个心理学法则,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磨蹭的问题,培养他们更好的学习习惯。关键在于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从正面和技巧性的角度去辅导和引导孩子,而不是仅仅依赖催促和责骂。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只有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有效地改善磨蹭的问题。

戒不掉的奶嘴,换不掉的毛毯!孩子“恋物”的原因,父母根本没懂

每个孩子,似乎都有一个特别 情有独钟 的东西,比如小毯子 毛绒玩具 某件衣服,某条枕巾等等。当孩子疲惫时,是它伴他入睡。当孩子与妈妈分开时,是它陪伴他度过最难过的时期 当孩子身处陌生环境时,是它给了他熟悉的感觉。看到它,孩子会觉得安全 舒适睡觉的时候必须抱着,去哪都要带着,即使很旧了,很臭了,很烂了...

孩子戒不掉尿不湿,你着急吗?别被科学育儿的完美绑架!

孩子戒不掉尿不湿你着急吗?其实带孩子要有容错率。一箱尿不湿用到三四岁,除了费钱真的没什么毛病。不少孩子白天戒掉了晚上戒不掉。或者只戒掉了尿尿,没有戒掉臭臭,这些都是孩子的正常情况。对于爸爸妈妈而言,孩子没有戒掉尿不湿千万不要焦虑。没戒掉就让孩子多穿一阵,孩子没有那么紧张,当家长的也没有那么焦虑,都舒...

不要让孩子过于听话懂事

不要让孩子过于听话懂事。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希望孩子 听话懂事 这种期望似乎被视为对孩子的一种高标准,但实际上,过于听话懂事的孩子可能会面临一些潜在的问题。首先,过于听话懂事的孩子往往容易失去个性。他们可能会为了迎合家长或社会的期望而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失去了自我意识和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