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生活在信息茧房里

2023-10-24 16:34:33 字數 1135 閱讀 8689

有人说,信息茧房的本质是共鸣成瘾。

这个人说,企图通过学习来打破共鸣成瘾,是不太现实的,就像一个认知再高的人,一旦落入毒瘾,就很难戒掉。

从心理舒适度出发,人们会倾向相信那些跟自己的经历、教育和社会身份产生共鸣的东西,而无论是否有道理。

以上都是我引用的别人的话,不是原封不动地引用,而且只引用了两句话。

别人对“信息茧房”的认知非常有见地,但是不意味着人们愿意摆脱“信息茧房”。或者说,大家不认为自己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大家都觉得自己的认知很高,不需要去看“不符合自己心理舒适度”的知识。

就比如网络暴力这件事吧,大家更愿意看那些用心理专业知识(或者哲学知识)来批判网络暴力这件事的观点,而不会去把网络暴力者说过的话分析一下。比如说某网(为了过审,我这里只能说某网),某网前些日子发布过一个旁观者怂恿跳楼者自杀的新闻。一个人站在楼上想跳楼,但迟迟没跳,围观的人里面有的人说,你不跳就是没种,你不跳你不是人。于是跳楼者真的跳楼了。

大家看了对“怂恿的人”咬牙切齿的恨,但是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对跳楼者产生同情。比如在这则新闻下面有许多网友评论,说“你跳楼是你自愿的,又不是人家推你下去的”,“像这种跳楼的人属于温室里的花草,你指望这种懦夫将来能成为国家栋梁?”

很多反映网络暴力的人,只是简单地对这种现象进行批判,而不去分析持“你跳楼是你自愿的,又不是人家推你下去的”和“像这种跳楼的人属于温室里的花草”这两种观点的人,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

一个作者,应该去分析“像这种跳楼的人属于温室里的花草”这种观点背后的思想是什么,而不是简单批判。

如果你用理性的观点来分析网络暴力,大家没有兴趣。大家有兴趣的是看你去批判网络暴力。只要你这么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赞和粉丝。

就像大家喜欢别人简单地批判校园欺凌施暴者是怎样的可恨,而不愿意去分析这件事在三十多年前就出现了。

情绪化观点”能够带来共鸣,大众喜欢的是产生共鸣的观点,而非理性的。

不要说一些事件的旁观者喜欢有共鸣的观点,就连网络暴力和校园欺凌的当事人,很多也都喜欢“跟自己有共鸣”的观点。所谓的有共鸣的观点,只是简单地宣泄情绪。

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生活在信息茧房呢,要不要打破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通过社交 购物等平台,重复强化自我偏见和喜好,导致接触信息越来越单一。怎么判断自己是否生活在信息茧房呢?回忆一下,比如,平时在某宝 某东 某多买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给你推送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比较关注或者喜欢的 再比如,在刷短 的时候,你越关注什么,它越推送什么,某一个时间段,推送的都是同...

自尊感和自信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它们?

自尊感和自信度是塑造健康 成功和满足生活的关键要素。它们影响我们的态度 决策 人际关系和整体幸福感。虽然这些品质可能会在生活中受到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方法来培养和增强它们,使自己更有信心和满足。一 自尊感是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尊重的感觉。它建立在自我接受和自我爱的基础上,是对自己的正面评价。自尊...

如何在运动中避免意外伤害?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健康。然而,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那么,如何在运动中避免意外伤害呢?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首先,运动中最常见的伤害是肌肉拉伤。肌肉拉伤通常由于肌肉过度使用或准备不足所导致,例如在未经热身的情况下进行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