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2023-10-25 21:28:31 字數 3303 閱讀 9057

数字普惠金融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创新模式,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全球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

那么,数字普惠金融如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呢?

一、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实体经济是指以生产、流通、消费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产活动,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

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和服务,而传统的金融体系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不足、服务成本高昂等问题,导致中小微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资源配置。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破了传统金融的时间、空间、规模等限制,实现了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精准识别、定价、风控、服务等功能,从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动力。

具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1)降低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成本。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线上化、平台化、智能化等方式,减少了人力、物力、时间等投入,提高了运营效率和规模效益,从而降低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

例如,“网商银行”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一家纯线上银行,它通过利用阿里巴巴平台上海量的电商数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快速、灵活、低息的贷款服务。

据统计,“网商银行”在2023年累计向超过3000万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3.7万亿元。

2)增强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供给。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拓展渠道、产品、市场等方面,增加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取金融服务的选择和机会。

例如,“拼多多”是一家以社交电商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它通过利用微信等社交**的流量,为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提供低价、高性价比的商品,同时为农民和中小商家提供销售、物流、金融等服务。

据统计,“拼多多”在2023年的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7.86亿,年度交易额达到1.67万亿元。

3)提升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质量。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优化流程、模式、体验等方面,提高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取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例如,“蚂蚁集团”是一家以支付宝为核心的数字生活服务平台,它通过构建开放式的数字生态系统,为消费者和商家提供支付、理财、保险、信用等服务,同时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

据统计,“蚂蚁集团”在2023年的年度活跃用户数达到11亿,年度数字生活服务总交易额达到118万亿元。

二、实体经济对数字普惠金融的需求和挑战

实体经济是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客户和合作伙伴,也是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动力和方向。实体经济对数字普惠金融有着既迫切又多样的需求,也给数字普惠金融带来了不少挑战和问题。

1)需求:实体经济需要数字普惠金融提供更多元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由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组成,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金融需求和特点,需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加适合、更加灵活、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例如,“京东数科”是京东集团旗下的一家科技驱动型综合性数字化服务平台,它通过利用京东平台上海量的电商数据,为各行各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链金融、消费金融、支付结算等服务,同时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赋能和场景连接。

2)挑战:实体经济需要数字普惠金融保障更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合规。实体经济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敏感的关系,一旦出现风险或危机,可能会对双方造成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因此,实体经济需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建立更完善、更有效、更透明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与监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例如,“微众银行”是一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民营银行,它通过利用腾讯等互联网平台的海量用户数据,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便捷、创新、普惠的金融服务,同时与监管部门建立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遵循了合规经营的原则。

据统计,“微众银行”在2023年的不良贷款率仅为0.32%,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

3)需求:实体经济需要数字普惠金融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场景应用。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技术和业务上的难题和挑战,需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场景创新方案,帮助他们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拓展市场等。

例如,“智能云”是公司旗下的一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它通过利用在搜索、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各行各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智能化的云端服务,同时为**、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提供智慧化的场景应用。

据统计,“智能云”在2023年的年度收入达到57.1亿元,同比增长67%。

4)挑战:实体经济需要数字普惠金融保持更高水准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体经济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对数字普惠金融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和期待,需要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不断更新技术和模式,不断拓展服务和市场,不断优化流程和体验,不断创造价值和影响。

例如,“美团”是一家以生活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互联网平台,它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餐饮、外卖、酒店、旅游等服务,同时为商家提供营销、管理、数据等服务。

总之,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既有共同利益又有潜在冲突。

从企业创新的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也面临着不少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数字普惠金融应该与实体经济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探索更有效、更可持续、更有价值的发展路径。这样才能实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现状 趋势与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关键要素,通过网络 平台等形式,对生产 分配 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创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产业,也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涉及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

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减排降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 陈福中 对外经济 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际经济 学院政治经济学系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袁欣悦 对外经济 大学国际经济 学院博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 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

数字普惠金融带飞民营企业?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数字普惠金融相比传统的金融服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覆盖面广。数字普惠金融利用互联网 移动通讯 云计算等技术,打破了地域 时间 规模等限制,能够覆盖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尤其是那些在传统金融体系中难以获得服务的群体,如农村 边远地区 贫困地区等。效率高。数字普惠金融利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