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

2023-10-31 17:20:08 字數 2010 閱讀 4625

阅读文章前,劳烦您点击一下“关注”,以便您更好的参与分享和讨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文|筱晓。编辑|筱晓。

二月底三月初,正逢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中国各地都要举办元宵节,以灯为媒介一同欢庆新春佳节。

元宵,顾名思义就是“年初的夜晚”。

在这个日子里,中国各地都张灯结彩,人们挂起花灯灯笼,一家人围坐共享传统美食汤圆,街道和公园还会举办灯会、舞狮游行等活动,热闹非凡。

这场古老的灯节,始于汉代兴于隋唐盛于宋代,长达二千多年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西汉初年汉文帝刘恒继位,平定了吕太后专权的乱局国家步入正轨。

为庆祝太平,汉文帝遂定正月十五日为天下同乐的日子,这一天被称为元宵。

当晚,长安城内外张灯结彩,民家官邸亮起璀璨灯火庆贺国泰民安一元复始,从此中国有了第一个灯节。

数百年后,隋朝统一天下国力鼎盛,每逢正月十五,上万国使节云集长安,隋炀帝便在城外搭起长达八里的戏台用华丽灯火招待四方来客。

那一夜,长安城内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热闹非凡。

自此,元宵节开始有放灯的风俗。

到了盛唐,玄宗更是下诏元宵节前后三日休假,以便百姓观灯赏乐。

长安、洛阳的大街小巷都挂起五颜六色的花灯,形形色色的杂技歌舞在灯下演出充满欢乐。

值得一提的是,吃元宵的习俗是从北宋开始的。

当时的汴京城里,人们在元宵节会包制汤圆,小辈先盛给长辈吃一家老小围坐一起,享受团圆的喜悦。

此外,宋代的元宵节还成了男女青年追求爱情的日子。

赏灯的晚上,少男少女们絮絮私语,城中还专门设有幽会的景点供年轻人相见。

再者,放灯也成了女性外出活动的机会,她们会穿上鲜亮的新衣地走在璀璨灯海中。

到了宋代,元宵节的规模愈发浩大放假达到五天,各地都要举办灯会,市井街坊都挂起花灯灯笼通宵达旦。

当时的灯饰造型新奇,有龙凤鱼虾的人物灯,也有寓意吉祥的菊花灯、南瓜灯,甚至还有讲述故事的走马灯和猜灯谜的活动,深受人们喜爱。

可以说,宋代元宵节弘扬的不仅是节日气氛,也有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意味。

明清时期,元宵节继续盛行,尤其灯饰艺术更加精湛。

明代的鳌山巨灯将万盏彩灯堆积成山的模样,灿烂夺目。

清朝宫廷里则有独具匠心的冰灯,乾隆皇帝还亲自为此题咏,再加上舞龙灯、舞狮等民间活动,元宵节的热闹程度丝毫不减当年。

历经千余年的演变,元宵节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保留了中国人崇尚团圆的家国情怀,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喜庆欢乐的民族性格。

放眼今日,人们或许不再有唐朝宫廷里那般奢华的灯会,但每逢元宵大街小巷还是张灯结彩,人们欢聚一堂同享这久远的灯节。

可以说,元宵节就像一盏提灯历经沧桑却依旧闪亮,照耀着中华民族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都**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元宵节 中国的情人节和赏月佳节

新春的热闹已经渐渐随着爆竹声的远去而消散,寒冷的冬季却无法阻挡人们的热情。全国各地都洋溢着欢庆的气氛,因为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是元宵节,一个继春节之后,再次引发狂欢的重要节日。元宵节起源自民间传统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元宵节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官方通常认...

古人怎么过“仪式感满满”的春节?

旧岁将辞,共迎新春,家家笑语欢聚,处处团圆祥和。一年一度的春节,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对团圆幸福的期盼。今天的我们在接受和送出祝福的同时,还享受着过节的欢乐 吃饺子 抢红包 贴春联和 福 字 千百年前的古人又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呢?他们的仪式感如何营造?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过...

中元节,怎样给逝去的亲人烧纸?

中元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信仰和习俗。据传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死去的亲人会回到阳间看望家人。因此,在这一天,人们会为死去的亲人烧纸钱 纸房子 纸衣服等物品,以示纪念和尊重。那么,如何在中元节给逝去的亲人烧纸呢?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烧纸的准备工作。.选购烧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