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曄 老街新氣象

2023-10-18 17:05:07 字數 2995 閱讀 4771

老街新氣象

——府州城軼事(32)

秦 曄。府谷城的人,不論現實的生活環境如何,言談之中、意識所向,總是忘不了老城和十字街。特別是十字街,它是府谷鎮上最古老的街道,最具傳統習俗的里巷,最能品味人間煙火的地方。從古至今,它的風俗人情已默化於成長在此之人的生活中,根紮於故舊鄉鄰的記憶裡。所以,一直以來,它默默地承載著府州城居民之鄉戀情結,深深地銘記著劉家川渡口往日的繁榮,它是千年府州成長和發展的見證。

從前的十字街,顯然是府州老城趨勢拓展的外延市區。其街巷的建築風格,基本上承襲了老城郭内的規程。曾經的街市店面在設定上、里巷民宅庭院的擺布上,儼然呈現出和老城內古宅格式相似的石拱門洞,屋脊上瓦擋頂樑間共俱的神獸圖飾,影壁上鐫龍嵌鳳的華麗雕刻,無一不銘記著古韻新譜的歷史蘊含;那些依山而築的屋宇層樓,逐個燒錄下遠朝近世的時代烙印。

如此等等,皆說明十字街的歷史悠久。那麼,這個地方究竟始發於何時呢?目前誰也說不清楚,只能根據本域方志、地表古蹟、地下掩藏的物質遺存以及歷史政統沿革的事實來考其究。

府谷,據黃河流域中游,境內山川縱橫、河流交錯,是先民活動較早的地區之一。多年來,這裡經遺跡發掘、文物考量,發現了不少原始社會期間人類活動的痕跡。無數事實表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很早以前在這裡已達到一定的水平,與之相應,農耕畜牧業亦跟進於鄉間村落的建設而得以發展,繼而商貿活動也隨之逐步興盛起來。

位於離府州老城不遠,距劉家渡很近的十字街,必然會因為渡口河運的興起,兩岸**往來頻繁,物質交換成市而逐漸形成的。

早年的十字街,並非如今概念上的十字街。它是橫由大南門下至人民廣場北口(以前的影劇院),縱由官井溝長渠到黃河入口處自然交割而成的街道。

解放後,在錢洞溝與街道連線的地方,修了一座高有丈餘,寬為3公尺多,橋身前後各有十多階條石連線,收頂石砌橋面一公尺多寬,造型獨具風格的街心小橋。從此,這座橋便成為十字街的屬地標誌,也是當地人聚會議事的地方。如誰家子弟高中、師範、大學、參軍啦,誰家孩子招工、提幹、立功、獲獎等諸多出彩事,知情者或當事人在茶餘飯後,得意地往橋頂沿上一坐,就會陸續聚來喜歡紅火熱鬧的遠客、近鄰。一聆新聞軼事後,再聊聊家長里短,不到飯點,決不會輕易離去。

記得在文革期間,小橋成為召開群眾大會、批鬥黑幫、四類分子、走資派等反面人物的集中點。主持會議者手持鐵皮廣播筒站在橋頂,被批鬥的物件立於階中,因石階寬度不足滿容成年人的鞋腳,該人只好略低頭顱,腰身直挺挺地樁豎階上。開批判會,你方唱罷我登台,時間沒有定數,個中痛楚,只有被整人知苦。

在人們的記憶中,有乙個喬姓的走資派,卻例外地始終不承認自己是走資派,站在台階上一直高昂著頭,那些紅衛兵硬是手按其首,直到累得沒勁了方才停息。還有乙個屬於府谷「名人」之一的苶保平,就是在一次批判鄧拓、吳晗、廖沫沙的群眾大會上發跡的。在被批判物件缺席的會場上,有乙個喊口號特別賣力的男孩子,別人喊,他在喊,大家都不喊了,他還喊,只急得身旁的老母親用雙手緊捂其口,方緘其聲。此人引起了主持人的注意,他立即命令值勤民兵抓住搗亂會場者,並宣布要進行現場批鬥。當執行者將反動分子拎到他跟前時,原來是個呆頭愣腦的孩子。只氣得領導人不顧形象地大罵起母子倆來,台下的群眾趁機離去了許多,會議只好一散了之。

那時,十字街是府谷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若以小橋為界,後有城關鎮**、城關醫院、油畫社、畜產公司、黃委府谷分站、河運社等單位,直達千佛洞、大南門。小橋前面,左手一指二食堂、縫紉社、鞋匠坊、李家院;右手一指百貨公司、理髮店、文化館、圖書室。縣委、縣**、銀行、郵電局,就在距此不遠的石畔路上。

在理髮店旁,進入一石拱門內,可謂當時老街最繁華的地方。

此處是乙個矩形集市,屬當時鄰近鄉民跟市趕集的地方,老街居民稱之為市場圪卜。移步市場,居中兩排小吃攤位,聚合了當地的傳統經典風味小吃。如羊雜碎、糕粉湯、油餡餅、紅醃菜拌湯、蕎麵碗託、酥雞肉等。一具老式手拉風箱加鐵筒泥爐,乙個帶兩條長凳的木頭方桌,外加水桶和一疊鍋、碗、瓢、盆,就是乙個廚餐合一的專賣點。那時,若坐在小條凳上吃一碗香辣熱湯麵,真是一種無比愜意的幸福享受。

市場周圍多為民宅,只有東北角上有乙個由小手工業匠藝人組成的「五金社」,專門製作火爐筒子、鐵簸箕、鐵笊籬、羅子、擦子、大小秤等生活用品。每逢夏秋時節,市場上增加了不少瓜果蔬菜攤點。此時,小吃攤主的叫賣聲、瓜蔬點上打瓜博戲的喝彩聲,五金社工人錘鑿有序的叮噹聲,自然組合成特別趣味的交響樂——「府谷之聲」。

離開市場圪卜,到了雜貨商店與影劇院的相對處,形成了一條西至府谷中學,南北從石畔路直達黃河岸邊的又一條十字街。這條新街,可比以前不足千公尺的老街闊綽多了。以後,街道逐漸向西延伸,就是現在人民路的雛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人民路直達高石崖村,被鎮上人通稱為「府谷長安街」。告別了二十世紀後,街市跨過孤山川,從墕塔至崇塔,經過移山充壑開拓了新區。近年來,縣上的領導機關大部分遷入了新址,十字街已不再有往日的繁華盛景。但是,直至如今,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走出家鄉的赤子,它仍是府州城人祖祖輩輩釋懷鄉愁,寄託鄉情,不可忘卻的心屬聖地。每逢佳節假期,當地人總會偕老攜幼地到十字街一遊。順便在那人稱風味小吃一條街上,品嚐一回小時候的味道,回顧那流逝歲月的心宜往事。

老城中的人,牽掛十字街、眷戀十字街、愛護十字街。可每當走進十字街時,總有種月有不圓之感的遺憾。因為十字街的街道很窄別,就是新十字街,雖然近年來拆除了影劇院,修起了人民廣場,依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街道兩旁的建築物七高八低,有些老宅簡陋擁擠,與附近新建的高樓大廈差別明顯,很難協調。這種與時代發展極不相稱的現象,引發了許多有識之士、新老居民,甚至人大代表等,曾通過各種渠道,向領導機關提出拓展十字街的建議。只因該街道兩側向來駐有不少機要單位和許多老住戶修建的土木結構店鋪,涉及到拆遷問題,難度很大,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時光行進至2023年,十字街迎來了人們意想不到的改觀。那就是縣委、縣**的領導,為了改善十字街的人居環境、優化市鎮建設,規劃了人民廣場至縣法院對面的公安局沿線,街面拓展的專案。將消防大樓等臨街建築物悉數拆除,以拓寬街道,改建成小花園和停車場。那座具有十字街標誌的小橋,為了方便通行,早已拆修成鋼筋水泥結構的拱形橋,老街人稱其為橋坡坡。小橋後面零亂的低層舊民宅,大都進行了棚戶區改造。如今,來到十字街,使人感到眼前豁亮,真是看天天更高,看地地更寬,心情格外舒暢。

這種來之不易的老城新氣象,就是府州城人虔誠希望的,期盼已久的,理想如意的十字街。

老街故事多

湖廣填四川以前,順慶府的下南路就有安虎場 家譜記載 北伐戰爭以前,官方就稱稱順慶府為南充。安虎場在南充的下南路。清王朝期間,鄉村由地方紳士代其管理。安虎場南充的清朝庭命官將它登記成安福場。軍閥混戰時期,有年來了李家鈺 楊森 劉湘三個軍閥入駐南充,安福場被每個軍閥都徵了一次稅。一年之內,安福的農民交了...

現在果敢老街的現狀

在當今社會,許多人對於果敢老街的現狀感到好奇和關注。作為一條具有歷史和文化底蘊的街道,果敢老街經歷了不少變遷和發展。在此,我將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觀察,從不同角度分析並分享一些關於果敢老街的現狀。首先,從文化傳承方面來看,果敢老街依然保留著許多傳統的文化和風俗。不少古老的建築 廟宇和傳統手工藝品店仍...

果敢老街的風土人情

果敢老街是乙個充滿風土人情的地方,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傳統。我在這裡生活了很多年,以下是我對果敢老街風土人情的幾點經驗和分享 首先,果敢老街的人非常重視文化和傳統。這裡的居民有著自己的服裝 飲食和風俗習慣,而且他們非常喜歡慶祝各種傳統節日。例如,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張燈結綵,放煙花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