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高中生的几句话

2023-10-23 00:45:26 字數 4267 閱讀 3354

1. 高考呈现的分数,录取依据是排名,但高考的本质是通过分数反应考生的学习能力,以此排序,作为是否能够进入要求更高的大学及专业进行学习的依据。

2. 高考考的是两个核心能力。

1) 阅读能力。

2) 逻辑分析能力。

3. 这两种能力有且只有两个**。

1) 利用科学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

2) 在考试过程中,进行有效训练。

4. 为了稳步提升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需要具备更高阶的学习、考试规划能力与执行力。

5. 所谓发挥失常。

1) 不是试题出偏了,是因为高考一定会出新,而你准备的都是老套路,旧船票登不上新船。

2) 是你不具备根本的阅读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你只具备生搬硬套的“本事”

1. 老师不用负责。

1) 老师是挣工资的。

2) 老师面对上百个学生,不可能只为你服务。

3) 老师只需要布置n多作业,保证你完不成,就足以“证明”他很有责任心。

2. 老师负不了责。

1) 一个老师只教一门课,没办法对你6门课程的总成绩负责。

2) 老师只负责教,怎么学是你的事儿,老师决定不了的。

3. 家长不用负责:家长有义务让你接受义务教育,没有义务让你必须接受高中以及以后的教育。

4. 家长负不了责。

1) 家长只能够基于自己的认知,给你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

2) 家长的认知决定了教育条件是否足够科学,有很多家长实际上是在耽误孩子。

3) 家长不能替你学,也不能替你考。

5. 课外班不用负责,也负不了责。

1) 课外班是赚钱的。

2) 赚钱是通过“背你过河”赚“背你”的费用,教你“会”做一道题或一类题,就相当于背你过一次河,他不会(包括不愿意,也包括没有这个能力)教你怎么科学地面对所有题目,也就是说他不会去教你怎么过河。

3) 高考一定会出新题,考的是你过河的能力。

4) 高考考场上遇到新题,你无法跟背你过河的人连线。

6. 对高考结果负责的只有你自己。

1) 学习的只能是你自己。

2) 进考场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3) 承受考试结果的更只能是你自己。

4) 你随时可以放弃学习、高考,不用拿这个“吓唬”家长、老师,你只是需要考虑下3年、10年、20年后,你能干啥?提醒一点:某二线城市15年前招环卫工人(有事业编),已经有很多研究生挤破头了。

1. 你和家长都需要学会听话。

2.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忠言逆耳,但好听的、不好听的都需要先听。

3. 需要学会判断“话”的真假。

4. 需要学会判断“话”是对大家说的,还是对你自己说的。比如老师99.9%的“话”都是对全体学生说的,而不是对你自己说的。

5. 需要学会判断“话”的真实含义,所谓听话听音。

6. 需要学会判断“话”中有哪些内容对你是真正有价值的。

7. 需要学会根据那些有价值的内容,去调整自己的安排。

8. 建议不要想当然认为别人的“话”就是真话,或者就是骗你的,要过脑子。

1. 听课是几乎最低效率的学习方式,不信的话,请自己复述一下老师两分钟之前讲的一段话,绝大多数人复述的正确率都低于50%

2. 如果你晚上11点还经常完不成作业,请认真考虑。

1) 学习是为了完成作业,还是完成作业是为了学习?

2) 完不成作业老师会批评,你上学是为了不被老师批评?还是为了学会学习、赢得考试?

3) 没搞懂课本上的知识,你就去写作业:如果会做,那就说明这作业跟要求掌握的知识没关系,那你做了有啥用?如果不会做,这是因为你没搞懂课本上的知识,你该先干什么,是不是就很清楚了?

4) 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很少,很多人就会说,他很佛系,他不负责任。所以他布置很多作业,这些作业都应该完成吗?

5) 老师布置作业是面对所有学生的:对你而言,可能有些作业太简单,没必要做;可能有些特别难,你眼下真不会做;还有些对你强化知识体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是有必要的。你是否这么先分类,再区别对待呢?

3. 刷题。

1) 做题和平时考试就相当于人生病时,医生让病人做各项检查:医院检查报告反映的是病人的状况以及生病的根源;做题和考试的结果反映的是你知识掌握的漏洞、运用能力的欠缺、考试心理及行为的缺陷。

2) 如果医生让你连着做30次同一项检查,而不去分析检查报告,落实**,估计你想杀了他。

3) 但你却每天都在拼命刷题,而不去分析试卷,落实你学习、考试的病根,这是为什么呢?

4) 刷题是为了通过做nnnnn多的题,希望高考考场上所有的题(或者它们的孪生兄弟)你都刷过,考场上只需要照猫画虎。可高考题根本不是这么出的。

5) 刷题是为了练速度,怕高考时题目做不完。高考是为了考高分,不是为了把所有题都做完。有人做分值130分的题,拿到125分,有人做完整张试卷,拿不到100分,都很正常。你是要都做完呢?还是要拿高分呢?

6) 高考试卷上一定有新题,你只会做老题,你的速度很快,就能做完所有题吗?

7) 平时考试刷题很有用,是因为“老师发善心”,平时考的都是前面讲的、练的;是老师真的很有善心呢?还是老师不希望自己班上考的不好,没有面子,有意无意漏点啥?又或者老师想出新题,但没那能力呢?高考题目很难出的,好吗?

8) 你还拼命刷题吗?

1. 高考考的是能力,是学习能力;

2. 学习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

3. 考试能力的根也在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

4. 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不是听课能听来的,更不是刷题能刷来的。

5. 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的阅读、分析、思考,才能够在学习、考试过程中逐步提升。

1) 阅读从课本开始,到试卷结束。

2) 课本是课程的根本,老师上课不讲课本,是丧良心;你不看课本,是真糊涂。

3) 知识是体系化的,老师只讲知识点,是不负责,你只背知识点,是没脑子。

4) 手眼脑嘴并用,认真读懂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的来龙去脉,分析清楚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再去做作业,啥都不难,考试也就不成问题。

5) 现在的课本很科学,知识系统、逻辑清晰、例题精炼、习题科学。别说看不懂,看不懂是因为前面的知识你就不会,请从能看懂的地方开始就好。

6) 作业不是给老师做的,考试不是给老师考的。

做作业、考试时,认真分析题目,学会跟出题人对话,分析出题人的出题思路,从而科学解答;

做完、考完之后,认真分析你的答案与参***之间的差异,思考出现差异的根源,如果是知识缺陷,回到课本去强化;如果是分析思路的问题,把参***从下往上看,锻炼自己跟出题人对话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的能力。

6. 如果你觉得阅读、分析、思考不顶事,想着靠听课、刷题赢高考,还不如洗洗睡吧,那样更舒服。

1. 考完试不是急着看分数、等老师讲。

1) 老师讲的题,不是你的问题,没有任何针对性。

2) 老师讲题剥夺了你独立分析、思考的机会。

2. 尽快拿到答题卡、参***

3. 自己进行分析、思考。

1) 做对的题没有分析价值。

2) 对做错的、猜对的题。

反思是知识漏洞、分析能力、还是考场上心理或行为导致的,然后参照前文进行处理。

特别难的题目,就放它一马吧,等你长了本事再管它也不迟;就算到高考,你也不是为了750分去高考的,有不会的,很正常。

一份试卷整体分析过了,也就知道下一步该干嘛了:是先把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解决掉,而不是赶着后面的内容。因为学习不是赶路,走过的路上有坑,你摔倒了爬起来,只要腿没断,不耽误走后面的路。知识体系是有前后的逻辑关系的,学过的知识没掌握,后面的知识你不可能学明白。千万别骗自己玩。

1. 看课本没时间,因为忙着赶作业、上课外班。

2. 分析试卷没时间,因为忙着赶作业、上课外班,而且老师又讲新的了。

3. 人永远有时间,只要他认为一件事很重要,就会安排时间给这件事。

4. 时间就是命,你的命是谁的?

5. 你把命给老师、给课外班、给作业,他(它)给你啥了?

6. 命是你自己的,时间就是你自己的。

1) 你高中三年是为高考,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2) 怎么才能赢得高考,就应该怎么安排自己的时间。

3) 这时间包括你学习中的每一个小时,考场上的每一分钟。

1. 上限我不知道。

2. 下限。

1) 如果你高中是凭成绩正常考上的。

2) 又回到前面“学会听话”的问题,如果真听懂了前面的话,能够科学地去学、去练。

3) 选科的时候,别碰自己绝对的短板课程。

4) 高。一、高二平均每天有效学习时间(真正手眼脑嘴并用)在个小时,高三平均每天9个小时左右(指课堂、自习以及课外学习等全部的学习时间)

5) 在任何一个省市参加高考。

6) 都能够在大多数211高校中选择相当不错的专业,如果对城市、专业不挑剔的话,一定有985高校欢迎你。

3. 如果你起点更高、更努力、方法更科学,自然你可以期待更多。

情商高的人,开口闭口就这几句话,难怪人缘好!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人无论走到 都能赢得他人的喜欢和尊重,他们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人愿意靠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而这种魔力的关键就在于他们的情商 他们懂得如何用言语去打动人心,用行动去赢得他人的信任。那么,情商高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呢?他们开口闭口就常常说这几句话,难怪人缘好! 你今天...

聊天的时候别说这几句话!切记

那些内心贫乏的人,他们说出的话语也定然是贫乏之辞。坚定有骨气的人说话直截了当,不啰嗦,言行一致。他们用语言来激励自己和鼓舞他人。相反地,缺乏骨气的人嘴上说得很大声,却只是一堆废话,目的是为了掩饰自己。与他人交谈时,那些常使用以下几种言辞的人,实际上心灵贫瘠,不值得与之深入交往。我们应当避免受到他们的...

杨绛先生的这10句话,每一句堪称经典,你不妨读一读

杨绛先生曾说过 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而不是伤感的理由。这句话彰显了她对生命积极的态度和对自己价值的珍视。每个人的生命经历独一无二,无论是风景还是味道,都需要被珍惜。我们不应该被他人对待的方式左右自己的情绪与价值感,而是要好好爱护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养育内心的自豪感。我们要活得自足自在,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