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 凉粉挑子(散文)

2023-10-21 13:25:07 字數 1612 閱讀 1583

暑热那几天,突然记起童年时走在乡间的凉粉挑子。那个时候,乡间走村窜户售卖的挑子本来就少,一副凉粉挑子,几十年都没走出我的心田。

凉粉,是用绿豆、碗豆或狗食豆做的。这些原料在乡间有的是。只不过不同豆子做出来的凉粉品相各有千秋。绿豆粉筋道呈莹莹的绿,一刀下去,像是切开一砣温润的玉;碗豆粉则呈乳白色,割一块就颤悠悠的打颤,口感也水生生的没有绿豆粉耐嚼;狗食豆倒是老家的特产,农民也就在拾边田里才会种上一些,狗食豆的粿粒就像瑞舒伐他汀钙片那样微黄微红微小,扁圆形。狗食豆粉, 那叫一个结实, 红粉淤淤的, 切一块扔到地上,也只会一弹一跳,而不会碎的。

童年印象中的凉粉挑子,是用笆斗络系着两个筐子,一根扁担挑起。一只筐子托着一个深浅5公分比筐口稍大些的方形木盘,木盘中间端坐一盆倒扣的凉粉,凉粉傍倒扣几只白釉篮箍的粗碗,还有两瓶作料和刀具。凉粉上盖着一方纯净的白纱布,保湿、隔尘。另一只筐子里放着一桶清水,一来为挑子配重,二来作洗涮用。一杆16两制的盘称,贴着水桶立着。听说,在老家这凉粉挑子有个规矩,放有凉粉的那个筐子必须在前头,即使换肩也是必须的。是不是怕有瘦狗跟着冷不及防呢?

哎!买凉粉哟!”大爷忙不迭地放下挑子,轻轻地揭开纱布的一半,抽出两指宽长条条亮刷刷的刀儿,在凉粉砣的一侧锋快地一歪一扭地走刀,一片波浪形的凉粉就颤抖着躺下来,大爷又麻利地把凉粉捧进等称的称盘里,起称赶砣,依买主的要求增减份量。称好的凉粉被分解在碗里,像一池的清波,颤颤地抖动。再用力点撒进辣油蒜泥和香油滴醋,配上一支竹制的凉粉叉子,递到在一旁已等不及的馋虫手里,也就分分钟时间。吃凉粉的蹲到路边,滋咂声叭哒声渐起,腮帮子撑得滚圆,算得上大快朵颐了。

这边,大爷仰头瞇眼在盘算该收多少钱,嘴里“三五一十五,二五一十”的念叨,食指压着拇指,中指、无名指也跟着压过来,手指一遍一遍弯了又直直了又弯地颠倒着,半晌才疑疑惑惑地撂出一句“就给三毛钱行吗?”后来,我发现了大爷的新道道,他口袋里装有一个香烟盒纸片,纸片上只有他看得懂的符号,每次算帐,大爷都掏出纸片瞄一眼,像主持人看于牌一般,然后掷地有声地报个钱数,没有了“行吗”这种疑惑又商榷的语气。那时,我就朦胧出凉粉挑子就是生意鬼,生意鬼就是刁,不比庄稼汉又直又憨。

其实,童年的凉粉挑子并非都游走在庄头村尾,因为农民没有多余的纳馋的活套钱。校园里也不行,课间的十分钟有限,且几百人从各个门洞里涌出,谁敢买啊?买也吃不成,那些馋鬼能让他一个人独享?但镇上逢集是个好去处,赶集的人做了买卖手里赚几个子儿,且又人生面不熟的地方,犒点凉粉解解馋,怕是能放得开的,不怕撩人闲话的。若是赶上个书场戏场的,凉粉就更抢手了。孩子闹着要吃,你能如何?硬着头皮也犒二两让小儿尝尝。

如今的凉粉不再是挑着卖了,而是摊位或门面,虽然冠以什么正宗祖传手艺,但那口味就是少了童年的味道。

审阅:董柏年。

终审:严景新。

作者:孙朝喜(笔名安宁河),连云港市作家协会会员,铁道兵十一师转业老兵。退居二线后,消遣于散文创作。多篇文章发表于报刊杂志。《军魂铸就的英雄史诗》曾荣获江苏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回首激情岁月”征文一等奖;《*悠悠四十年》荣获江苏省委宣传部等六部门“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一等奖等。

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

乡情散文 家乡的红薯地

天凉了,我漫步在城里的小巷,感受着这个季节特有的宁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能寻找到那一丝丝熟悉而亲切的味道 烤红薯的香气。那香气 那味道,撩拨着我的味蕾和嗅觉,让我对这种美食产生了无比的渴望。香气仿佛具有魔力一般,回荡在我的鼻尖,我总会毫不犹豫地走向那香气散发的地方,捧起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感受...

姚水叶原创丨家乡的烙印(散文)

家乡的烙印 文 姚水叶。沿着残雪未消的羊肠小道,双手用力拽着两旁的枯枝藤蔓,登上久别的山顶,丝丝寒风吹拂着我的短发,我顺手抱住一棵脸盆粗的松树,还像年幼时那样仰着头环抱着转了一圈,然后用脸颊紧贴着松树,松油味直面扑来,多年都未曾亲闻到这熟悉的松油味,今天终于来到久别的松树老林中,站在树下,感到莫名的...

地方戏曲 独特表演方式和乡土文化的完美结合

地方戏曲受欢迎。地方戏曲作为中国丰富多样的戏曲艺术形式之一,承载了各地方的历史 风俗和乡土文化。它作为一种当地人民自发创造的表演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精彩的剧情,在各地广受欢迎成为乡村和小城镇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方戏曲的特点之一就是各具特色,每个地方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 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