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的“老年闺蜜圈” 不是悲情,而是自强

2023-10-24 03:40:20 字數 1221 閱讀 1784

农村留守老人,常常被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也被认为是孤独、困顿、无趣的。然而,这样的想象和刻板印象,并不符合农村老人的真实生活状态。在中部一个普通农业型村庄,有这样一群高龄独居的老人,她们每天都会聚集在一起聊天、玩乐、互助,形成了一个“老年闺蜜圈”。她们用自己的方式,重建了生活的秩序,纾解了心理的压力,提升了生活的品质。

这个“老年闺蜜圈”的成员,基本都是女性,年龄在70岁以上,且丧偶或子女外出务工。她们住得比较分散,但每天都会按时到邓奶奶家聚会。邓奶奶家正好在路边,方便大家来往。她们干完手头的活,吃完午饭之后便聚集到一起,“日白”(当地方言里聊天的意思)到下午五点左右。她们聊天的内容非常广泛,有日常的生活、农业生产、家庭琐事、身体健康、村庄公共事件等等。她们也会相互“挂念”,如果有人两天没来玩,就会一起找到她家里看看。

这样的聚会,对于老人们来说,并不是无聊时光的消遣,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通过聚会,老人们能够低成本地安排生活的空白闲暇,不仅能够享受交流信息、分享经验、互相学习的乐趣,还能够获得彼此的陪伴和支持。在这个“老年闺蜜圈”中,老人们不再感到孤独无助,而是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全。

这个“老年闺蜜圈”的存在,也反映了农村养老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农村养老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涉及到多个维度和层面。农村养老不仅需要考虑经济资源和社会保障,还需要关注心理需求和社会参与。农村养老不仅需要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还需要社区服务和民间组织。农村养老不仅需要借鉴城市经验和外来模式,还需要发掘本土资源和乡土伦理。

因此,在**农村养老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悲情和困境,也要看到背后的积极和自强。我们不能只关注外部的干预和救助,也要关注内部的动力和创新。我们不能只强调统一化和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也要强调多元化和差异化的需求表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构一个适老化的美好乡村,让农村老人的生活不再是“热闹的梦”,而是“幸福的现实”。

#农村养老那些事#

农村是老人养老的“天花板”?65岁老人讲述 和想象中差别太大

在当今社会,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越来越多的老人希望在晚年能够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养老方式的选择也变得更加讲究。现如今,许多中年人在规划养老方式时已经不再依赖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转而寻求第三方的养老机构。然而,不可否认...

2023年农村有房的人恭喜了,老房子将分类处理,涉及每家每户

近年来,我国农村房产市场发展迅猛,农民逐渐拥有了更多的住房选择机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旧房屋的问题日益凸显,不但影响了居住环境品质,还对生活质量和乡村景观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令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振奋的消息传来,年,我国将实施老房子处理政策,为农村有房的人们带来了福音。那么,老房子的处理具体涉...

交公粮40年的农村老人晚年艰苦,这历史贡献不可忘记

过去,农民种地并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维持生计。对于农民来说,耕种土地是一项辛勤的劳动,特别是在遭受自然灾害和艰苦环境条件下。然而,这些老农民们仍然能够完成公粮任务,确保了农业的稳定。他们不仅仅是种植和收获粮食的人,也是中国粮食生产的中坚力量。多年来,他们为了种植和收获粮食作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