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化的撕裂与战争

2023-10-20 23:20:56 字數 6925 閱讀 5255

“美帝国将于2023年崩溃。”这个预言者是挪威社会科学家约翰·加尔通(johan galtung 1930——)被誉为“和平学之父”。

美帝国的崩溃》▲

2023年,约翰·加尔通曾成功预言柏林墙倒塌和苏联解体,而他在《美帝国的崩溃》中则预言美帝国将于2023年崩溃。

本书《美帝国的崩溃》是2023年4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以2023年**苏联帝国崩溃的理论为基础,深入考察了当前美帝国衰退和没落的原因、过程、方式、时间和地点,谨慎分析了世界未来的世界格局,并对历史上西罗马帝国的兴衰与西方帝国主义进行了比较研究。

约翰·加尔通(johan galtung)《美帝国的崩溃》一书的出版,包括笔者在内让全世界都躁动了。一个西方人(且是一个热爱美利坚的西方人)说,美帝国必然崩溃,并且给出了明确的日程表,就在数年后的二0二0年。读这本书时想到,倘若这个西方人的预言验证,且彼时,若无大不幸,我等多数人还活着,则那时,我们就可以欣赏美帝国的夕阳西下了。但是,加尔通真的会如前两次预言(预言柏林墙倒塌和苏联崩溃)那般准确地预言美帝的崩溃吗?他真的会赢吗?

预言柏林墙倒塌▲

到了当下的2023没有约翰·加尔通所**的那样,美帝国没有崩溃,何也?

曾记否?2020美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联邦**与州**龃龉不断。特别是处于“重灾区”的民主党州长们与特朗普**在“抗疫”计划上对立明显。有一些**认为,新冠疫情正在撕裂美国人的文化甚至**美国。

笔者曾出行美国数十次,个人认为美国虽然是一个由50个州组成的统一国家,但却一直处在“文化撕裂和战争”的状态。

新冠疫情之后,这种文化“**也正在无限放大。从各州应对新冠疫情的措施可以看出,美国内部的分歧并不体现在地理位置上,而是在政治信仰上。由于没有适用于所有州的联邦计划,各州州长根据各自的政治信仰来制定应对危机的计划。

新冠疫情时的美国▲

笔者认为应该理解一下美国作家科林·伍达德(colin woodard)提出的北美11个竞争的文化带概念。

美国文化带的构成▲

一是“扬基国”文化带(yankeedom):“扬基国”文化带包括纽约州以北的整个东北地区,以及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以及明尼苏达州。“扬基国”文化带重视教育、学业成就、社区赋权以及公民参与度,将公民参与视为对抗**的防护盾,对**管制表示满意。伍达德指出,“扬基国”文化带存在一种“乌托邦式的倾向”,最早的定居者为激进派加尔文主义者。

二是“新尼德兰”文化带(new netherland):作为一种高度商业化的文化,“新尼德兰”文化带“崇拜物质,对种族和宗教多样性有着极大的包容,并且坚定维护质询自由与道德感”。它与“扬基国”文化带是与生俱来的“盟友”,涵盖的地区包括纽约州与新泽西州北部,最早的定居者为尼德兰人。

三是“中原”文化带(midlands):“中原”文化带最早的定居者为英国贵格会教徒,这里孕育了“美国心脏地带”的文化,是热情好客的中产阶级社会。该文化区域的政治观点温和,对**监管持反对态度。伍达德将多种族的“中原”文化带称作“美国最大的摇摆地带”,范围包括新泽西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密苏里州、艾奥瓦州、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部分地区。

四是“沿海低地”文化带(tidewater):“沿海低地”文化带最初由年轻的英国贵族在切萨皮克湾和北卡罗莱纳州周围地区建立。作为一个拥护奴隶制的封建社会,该文化带高度重视对权威与传统的尊重。伍达德指出,“沿海低地”文化带在走下坡路,部分原因是“它已经被华盛顿特区和诺福克附近不断扩大的联邦光环湮没了”。

北卡罗莱纳州的秋季▲

五是“大阿巴拉契亚区”文化带(greater appalachia):“大阿巴拉契亚区”文化带最早的定居者是来自饱受战争蹂躏的北爱尔兰、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低地的殖民者,人们对该文化带的刻板印象是“乡巴佬和南方佬的地盘”。伍达德表示,该文化带重视个人主权与个人自由,“对低地地区的贵族和北方诸州的社会工程师持强烈的怀疑态度”。它与“深南地区”文化带(deep south)携手对抗联邦**的影响力。该文化带包括肯塔基州、田纳西州、西弗吉尼亚州、阿肯色州、密苏里州、俄克拉荷马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伊州和得克萨斯州的部分地区。

六是“深南地区”文化带:“深南地区”文化带由来自巴巴多斯的英国奴隶主一手建立,是一个西印度群岛式的奴隶社会。该文化带的社会结构极为刻板,并与威胁个人自由的**监管不断抗争。阿拉巴马州、佛罗里达州、密西西比州、得克萨斯州、佐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都属于这一文化带。

山姆大叔▲七是“北部”文化带(el norte):由美西帝国的边境组成的“北部”文化带是一个与美国其他各州“分离”的区域。拉美文化在该文化带占主导地位,且该区域重视独立、自给自足,并特别赞扬辛勤工作。“北部”文化带包括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部分地区。

八是“左岸”文化带:“左岸”文化带最初受新英格兰人与阿巴拉契亚中西部人的殖民,伍达德认为它是“北方乌托邦主义以及阿巴拉契亚地区自我表达与自我探索”的混合体,是“扬基国”文化带最坚定的盟友。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共同组成了这一文化带。

旧金山市容▲

九是“远西部”文化带(the far west):“远西部”文化带在保守的西部地带,凭借大量的工业投资而逐步发展建立,然而那里的居民却始终对最初控制着工业投资的东部地区利益阶层心怀“憎恨”。“远西部”文化带横跨数个州,包括爱达荷州、蒙大拿州、怀俄明州、犹他州、内华达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科罗拉多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

十是“新法兰西”文化带(new france):“新法兰西”文化带的民众受共识所驱动,宽容豁达,接受**介入经济的行为。伍达德表示,该文化区域是北美最自由的地区之一,以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以及加拿大的魁北克省为中心。

十一是“第一民族”文化带(first nation):“第一民族”文化带由北美原住民组成,在美国享有部落主权。伍达德表示,该文化带的地理范围辽阔,但人口却不到30万,其中大多数人居住在加拿大的北部地区。

科罗拉多纪念碑公园▲

文化带的不同,造成美国文化有区别于大一统的神州文化。

例如新冠疫情期间,保守的“大阿巴拉契亚区”文化带和“深南地区”文化带则结成了另一个应对疫情的联盟。来自这些地区的国会议员多为共和党,他们纷纷呼吁早日重启经济,以降低疫情的危害。来自“大阿巴拉契亚区”文化带的印第安纳州共和党议员特里·霍林斯沃斯(trey hollingsworth)甚至认为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重要,称“宁可死更多美国人,也不能让经济崩溃”。不得不说这种观点与他们重视个人自由的文化分不开。

这和神州大地共同“抗击疫情”的传统文化理念大相径庭,也是所谓美国“文化撕裂和战争”的具体表现。

美国画家安德鲁·彼得斯风景油画作品▲

美国文化当然远非十全十美,唯其如此,才会有各种原因和理由去发起无休止的文化战争。

以期不断冲撞、适应、调试、改进。比起一言堂之下虚幻而僵化的稳定安静,时时令人讨厌的美式文化战争,其实更能促进改良进步与创新变革,增加社会正义与公平。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美国正处于一场“文化战争”(cultural war)中,尤其是近10多年来,从种族歧视、非法移民、**政教关系,到堕胎权利、性取向与性别选择、枪支管控、高校录取、言论尺度,各种纷争对立层出不穷、目不暇给。常有评论者将其比喻为前所未有的“美国文革”,造成“大撕裂”乃至“新内战”;美国社会由此失序动荡、理性不断沦丧、族群冲突愈演愈烈,美国的国力与世界地位,也将因此走向衰落乃至崩溃。

自由女神像▲

姑且不从“东升西降”与全球秩序重组这样的宏大叙事去思考,单是作为130多年来的全球最大经济体,和80年来的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内部这些**与恶斗,很自然地会令人关注甚至感到惊骇。反美者常常是额手称庆、添油加醋,喜迎美帝的自戕没落,热切期待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即将到来;拥美者则难免忧心忡忡,叹世风不再,期冀有一个英明领袖来回归传统,重建美国的安定团结。

华盛顿纪念碑▲

笔者不才,窃以为喜形于色的反美者恐怕是过于乐观了,而悲天悯人的拥美者则大概是过于悲观。

我们都有点上当受骗了,是当下这个新时代流行的“情绪化”夸张式新闻报道,以及搏眼球自**的受害者。

人们本来就自然地倾向于过度强调当下的感受;政客与利益集团的渲染鼓噪和蓄意操弄,加上各种**的选择性报道和网络平台推介算法的曲意逢迎与无脑追风,会造成所谓信息茧房效应,令人犯晕。**世界里,新闻**和社交**所具有的一些“众所周知”的特色,更是容易引人误读误判。

美国牛仔文化小镇 ▲

其实,自打247年前独立以来,美国内部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经历文化、价值观、政策乃至法律制度各方面的广泛辩论、博弈、试错与争斗。

幸运的是,这些无休止的文化战争,只有一次演变成了真正的内战,即2023年代(与清末太平天国大致同时)的美国内战。作为一个前殖民地和移**家,除了短暂的对外大战时期外,美国社会从来就没有过一些史家推崇过的那种平稳一律。就是在珍珠港被炸后,美国国会对日宣战时,都还有反对票!在“黑人生命也重要”(black lives matter,常误译为“黑命贵”)、各种族群性别的身份与权利、一个宪政框架下鼓励多元另类,以及如何处理那无穷无尽的“非法”移民等议题上,美国人可说是各抒己见、扯皮不断、各种极端言论都有市场。激动起来,不乏不共戴天的决战气概。

芭比娃娃▲但是和当年的驱杀土著、黑奴制度、歧视天主教和犹太人、排斥妇女、限制劳工、排华反日以及反越战和民权运动等等内斗比起来,无论是暴力程度、动荡指数还是所造成的痛苦怨恨、流血牺牲,比之近年来美国的文化撕裂,其实真是小巫见大巫。

黑人生命也重要▲

回头看,美国这个人类各个族群齐聚的大试验场,经过这些无休止的文化战争,倒还是实现了基本治理框架与主体价值观念的动态稳定

容纳与竞争能够并举、各种创新革命不断。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果与世界性影响,早已不必赘言。就是各个曾被贬斥的少数族群与文化,也逐步大致和平地进入所谓主流。仅占人口百分之几的华人,从80年前还基本被禁止移民,到如今已经是各类阶层人群数不胜数。曾经是非法的同性恋者,也当上了部长。百年前连投票权都没有的美国妇女,如今有的问鼎白宫,有的当上二把手。

美国五大文化象征▲

文化撕裂碰撞'战争”也绝不是从不走弯路的,也不是没有***或者没有一时“过头”的激进做法和“负面”言行。

矫枉过正确实会导致过犹不及乃至内耗。这都是须要尽量减少,但可能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代价。过于细分的“身份平等”政治与苛刻机械的“政治正确”言论,也会增加社会治理与信息交流的成本,伤害社会和睦与个人权利,令不少人深恶痛绝乃至决绝反抗。

令人讨厌的美式文化战争,只要能保持和平非暴力,不破坏人权民权财产权、言论自由、依法治国(rule of law)等根本制度与价值观念,其实更能促进美国自身改良进步与创新变革,增加社会正义与公平,不断寻求个体与集体之间,以及竞争与平等之间的两大动态平衡。代价远非昂贵,更非灾难。

三年一次的美国黑人运动▲

美国整体经济文化发展的最新纪录,似乎也表明那闹哄哄的文化战争,好像并不那么阻碍创新,也不大拖累增长。

撇开种种烟幕与喧嚣,就人均群体事件来看,美国其实属于世界上比较平和的国家。一遇国家大事,那寸步不让、你死我活的两党,看来还是会联手合作:这几年我们看到美国国会制定了多部有关对外法律,居然大多是全票通过,似乎比当年对日本宣战时还更团结一致。

美国嬉皮士▲

对美国那些激烈、奇葩、多姿多彩甚至惊世骇俗的文化撕裂与战争,大家似乎既不必痛心疾首,也没啥理由去幸灾乐祸。说到底,美国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我们更应该希望美国的文化战争继续,美国的经验教训不止,因为那就可以供世人不断学习、借鉴、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美国政治撕裂 共和党内斗与民主党策略

美国政治局势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撕裂,似乎超越了过去两百年的两党制。这次的撕裂有何不同?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本文将 美国政治的最新动态,以及为何共和党如此紧盯年中期选举和年 撕裂的根源。如今的美国政治撕裂程度堪比南北战争时期,而这并非巧合。一些人将其归因于两大政党的巨变,尤其是民主党内的白左势力崛起。这...

唐努乌梁海 争夺与文化的交汇

唐努乌梁海是一个南北长久纠葛的领土故事,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实际执行任务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唐努乌梁海的历史,以充分理解这个地区的背景和重要性。唐努乌梁海,在几千年前,就是中蒙俄三国的交汇之地。古代时期,许多汉人在这里留下了足迹,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唐努乌梁...

做全面战争准备?美打算与中俄两国作战,霸权神梦也该醒了

最近,美国再次提出了与中 俄两国作战的准备,并呼吁国会增加国防预算。然而,这种惯用的套路已经让外界见怪不怪。美国一再增加军费,然而,真的能够保证自己的全球霸主地位并同时打赢与中 俄两国的战争吗?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早已不稳固,近期的巴以冲突就是最好的例证。哈马斯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直接原因之一是沙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