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的底层逻辑!

2023-10-21 22:25:23 字數 3459 閱讀 1507

文章有点长,要有耐心看完哦!

在初中时代,在李阳的《疯狂英语》书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联想起慢启动这件事,突然我就理解了。

说一个演讲者本来是要做演讲的,但是他上台以后呢,一句话不说,工作人员搬上来一个大铁球。他就开始用食指戳一个点,转这个铁球。台下的人都犯嘀咕,他在干嘛?就这样过了40分钟,一个小时,台下的人忍无可忍,骂他就是个**。

等到2个多小时的时候,这个铁球,慢慢有了一点反应,开始轻微的晃动,又过了十多分钟,它开始慢慢地转动了,再过一会儿,能看到明显的转动,这时候台下的人都惊讶的鼓起掌来,表示太不可思议了。又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这个铁球又比之前转得快些。

这个过程,足以说明慢启动这件事。

在整个全程,演讲者只是持续地在用食指戳同一个点。

你要足够有耐心,足够坚持,才能看到结果。

人人都渴望财富,但是要得到财富,你不能只关注财富本身,财富是个结果,不是过程,或者说不全部是过程。

很多人都很肤浅(包括我),只想着赚钱,却不知道怎么赚钱,也不肯在赚钱这件事上下苦功夫。只看到结果,却不想经历这个过程,急功近利。做了几天看不到结果就着急得不得了。

所有的事情都一样,在看到表面的同时,一定要看到它背后的本质,看到它的底层逻辑。你才能慢慢成熟起来。

在从0到1拿到结果之前,所有的投入都是没有结果的。而且,很重要的是,这个0-1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赚取财富的过程是枯燥的,乏味的,寂寞的,难熬的,反人性的。

你选择要走这条路,就意味着你选择了辛苦,这是无法逃避的。

有句话说,风光的背后,不是沧桑,就是肮脏。

所以,不要只看到财富,要看到其背后的代价。因为这两者是如影随形、不可分割的。

只要想清楚这一点,再看到社会上普通人阶层跃迁的新闻,也许心态就平和些了。

成功的方**

1.积累是第一位的

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累的关键是每天都要做,而不是单次做多少。

积累也是有策略的。因为每天工作和必须花费的时间(带娃、整理家务、临时的琐事。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做周安排

以周为单位,列出要做事情的清单,时间不长也不短,刚刚好。既能统筹安排工作,也能看到即时的反馈。不会给单独的一天增加压力,也不会因为某天做得少而引起额外的情绪内耗。

2.保持学习的能力

学习的能力”有两重意思,一是不惧怕学习新东西,二是知道学习曲线,能够顺利抗过学习新知识初期的挫折感。

知道学习曲线非常重要。就如同“量子纠缠”。(因为我对这个事情不是特别了解,所以我浅显地引用一下。如果我说的不对,大家宽容些。)

量子纠缠被证实,意味着“四维空间”可能真的存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三维空间,而四维空间,能看到三维空间中一个人任何时刻的状态:他出生了,他上学了,他毕业了,他结婚了,他生重病,他在某个时间段有什么劫难,他又起势了。

如果你决定一件事无论如何都会去做。那就像在“四维空间”去看“三维空间”里的人,也像在人之将死,回望一生,一切都是确定的(我不是想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视主观能动性)。你对曾经和即将发生的事情和过程了如指掌。

你就会笃定。做一件事的过程会经历挫败、打击、结果不理想,这都是必然。所以心态能平和些,能坚持下去。

3.提高抗逆力

抗逆力就是抗挫折能力,不轻易感到被伤害。思想上保持乐观,就会影响你采取行动,你会更倾向于去寻找出路,而不是坐以待毙。

其实我以前也是一个悲观的人,常常感到无着无落,对未来迷茫、不确定,然后会焦虑。但是现在好多了。

有3个原因。

一个是我结婚了,婚姻给我托底。经济上有保障,情感上有依托,不再是单打独斗,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安稳有余。

第二个是我的认知提升了,很多东西我都知道了,也知道它背后的底层逻辑,我知道如果我沿着正确的逻辑做事,我也能做到。这不是自信,而是认知。成事法则和个体差异无关。照着做,就能做到。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找到了我想走的路。

当我之前考公务员的时候,尤其是婚后有娃了,我就是感觉内耗、矛盾、紧绷,工作、育儿、考试,3件事在撕扯我。我又不是不用睡觉,我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分散的,不连贯的。公务员备考更像是一场短跑,爆发力比持久力重要。全神贯注的4个月,不会比长期备考三年来的差。多出来的时间,其实就花在了:克服遗忘和反复训练。

但是我现在自洽了。

虽然写作这件事还没有挣钱,但是我知道它终究会的。

书上说,绝大多数人不行真的是个体差异。宏观环境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但是只伤害真正虚弱不堪的人。每次苦难和危机来了,都是灭一批人,又起来一批人。持续被撂倒又爬起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强。而懒散、永远在围观的人,无药可救。不管是危机来了,还是转机来了,都跟他没啥关系。嗯,透彻。

4.把每日目标定低一点

我们的大脑有种堕落的天赋,大脑不喜欢接收信息,完成指令,做额外的工作会让它疲劳。所以把每日目标定低一点,在舒适区努力,大脑才会更配合地工作。

我给自己定的每日目标就是打开读书软件,阅读10分钟;然后每天写草稿。就这样。

5.降低预期

完成不了很高的目标,就容易泄气,泄气了就不能坚持。降低预期,把目标定低一些,慢慢来,一步一步做,长期坚持,这样不需要天赋也能取得很高的成就。而且这才是绝大多数人应该走的路线。

比如说,我现在写文章,我对阅读量的要求肯定不能对标10w+。现在刚起步,粉丝基数少,我首先要把每天的阅读量稳住,然后通过持续的写文章,把粉丝涨起来。

写在最后

这本书,帮我们搞清楚成功的路径和方**,我把它总结出来,既是激励自己,也是鼓励大家。其次,给了我们信心,依照前人的案例,沿着他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这就算鸡汤了。

但朋友圈,分享在看的内容,70%都是正确的鸡汤。这个现象的背后,说明它就是有价值的。我们总有脆弱的时候,总需要有人在你身边时不时地提点你:嗨,我理解你啊,这很正常,没关系啦,这不算什么,爬起来就好啦。

本文是《向上生长》(作者:九边)的读书笔记。

全文完。

我是标致的柠檬精,专注认知成长&搞钱,关注我,一起成长吧!

底层逻辑和顶层认知

在思考和决策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高级认知能力。底层逻辑是指基本的 直接的思维方式,而顶层认知则涉及更高级的 综合性的思维过程。底层逻辑和顶层认知相互依存,共同构建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认知体系。本文将从不同角度 底层逻辑和顶层认知的概念 特点以及它们对我们思考和决策的重要性。底层逻辑的定...

重新理解 人设 的底层逻辑

文 靠谱的阿星。我对人设这个词的认知有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以前看 人设 的时候有点雾里看花,就觉得人设这东西就是假 骗,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再加上网上也经常传好多明星人设崩塌,更加深了这种不好的印象。但随着对现在自 变化尤其是ai生成内容出现之后,我逐渐改变人设的看法,人设其实是一种呈现自己的...

狗粉们的底层逻辑 狗高于人!

许多年来,犬只伤人 犬只扰民层出不穷,民怨极深。但每次犬只伤人后,都是会有狗粉出来为狗伤人事件无耻的辩解,甚至有些言论不仅反三观,而且颠覆人们的认知。而这些言论背后的底层逻辑,就是这些狗粉把狗和人进行等同,甚至认为狗要高于人。比如狗伤人后,就会有狗粉出来说 那人也会伤人,汽车也会撞人 甚至有些狗粉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