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狗咬人」背後,到底留給我們什麼?「小莉幫忙」潸然淚下!

2023-10-18 18:35:09 字數 7052 閱讀 3247

昨天(10月16日),四川成都崇州恆大西辰綠洲小區內,一位媽媽帶著女兒去上幼兒園,遭遇乙隻黑狗(羅威納犬)和乙隻白狗(拉布拉多犬),黑狗撲上撕咬女孩,媽媽拼死相護,怎奈凶狗力強。鄰居趕來,三個大人合力才將女孩救下。目前,女孩昏迷,全身多處咬傷、右腎挫裂傷、右側肋骨骨折,送入華西醫院重症監護室**。這是現場部分**:

新聞之外,事發小區裡兩個資訊值得關注:

一,小區裡常見遛狗不牽繩現象,業主拍有**,並多次向物業投訴,最新投訴記錄分別出現在4月14日和6月11日,遺憾的是,每次投訴都不了了之。

二,這並非小區第一次烈犬傷人事件。業主說,「今年6月,就有小孩被狗咬了, 派出所也知道這個事情,我們業主群所有業主都挺生氣。」

所以,問題很清楚了:這是乙個本來可以避免的悲劇事件,可是,為什麼偏偏就是避免不了呢?為什麼?

這幾年我就「狗咬人」陸續寫過六七篇文章,逐漸明白,簡單的狗咬人現象,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歸結來說,它有四個背景,相應也有四個結論。

第乙個背景:惡狗背後,有乙個特殊人群。這群人的大腦很可能具有特殊構造,相當清奇:

什麼?牽繩?還要戴嘴套?我家的狗很乖的,不咬人。什麼?咬上了?只不過咬一口而已嘛,一年幾百萬人被咬呢,又沒死人,你急什麼?自己去打下疫苗不就行了?什麼,真死了?他死了能賴我嗎?誰只知道他因為什麼死的?誰知道是不是被其他狗咬的,狂犬病潛伏期可長呢!關我啥事。」

這是常見的「話術」,但這種清奇大腦最典型者,當屬杭州「狗霸王」。2023年11月3日,徐女士帶著兩個孩子在小區散步,乙隻沒牽狗繩的小狗,竄過來追孩子,她護住孩子,稍微抬腳作勢驅趕,狗的男主人衝過來:「這狗是我兒子,你踢它幹嘛?!」然後掐著她的脖子,把她按在汽車引擎蓋上,揮起拳頭打她,扇她耳光,用拳頭擊她頭部,把嚇得大哭的兩個孩子推倒在邊上的汽車上。被勸開後,他罵道:「一看你就是外地人,你們這些外地人都給我滾開杭州,還想惹我本地人,也不看看你們幾斤幾兩……」又等了一陣,他又衝過來,把徐女士按倒在地上,第二次毆打,朝著頭左右揮拳。孩子們在旁邊嚇得直跳腳。在二次毆打過程中,狗還在向孩子衝來衝去。

有些人常以愛狗自稱,「狗兒子」云云,可是,連人都不愛,真的會愛狗?

我觀察了好些年,琢磨了好些年,目前的結論是:有一類人的思維,早成定式,要讓他們走向文明,走向道德自律,恐怕需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改變他們的思想,比要他們的命還難。

我想說的是,面對著被咬的孩子,僅僅痛斥狗主人是簡單容易的,也是粗糙的,停於淺表,痛快是痛快了,並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知道這些人是一群什麼人,但解決方案的入口要從其他地方去尋找。

第二個背景:大量的狗不打疫苗——狂犬疫苗熱銷,但主要是給人打,而不是給狗打

每年有多少人被咬?

2023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殷文武說:2023年全國共報告人狂犬病病例3300例,波及984個縣區,到2023年,全國共報告人狂犬病病例202例,波及區縣下降至143個。2023年,全國人狂犬病病例下降至157例。「我國狂犬病病例呈散發狀態,部分地區已實現區域性消除,為消除犬傳人狂犬病奠定了基礎。」

也就是說,趨勢樂觀。

但,朋友們,還有另一組不容忽視的狂犬疫苗的資料:2023年我國人用狂犬病疫苗市場規模約為53億元,狂犬疫苗批簽髮量約為8800萬支。

2023年,由衛生部等四大部委發布的《中國狂犬病防治現狀》說:根據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估計全國(不含港澳台)每年被動物傷害的人數超4000萬人。

2023年11月2日的《黑龍江**》報道說,截至10月30日,哈爾濱狂犬疫苗使用量已經超過六萬人份,接近七萬人份,主因是被狗咬傷。主城區社群醫院狂犬疫苗相繼告罄,市民紛紛到周邊外縣打狂犬疫苗。

其他參考資料:2023年1到10月份,哈爾濱市疾控中心處理被狗咬傷的人數在8000人左右。2023年,哈爾濱市疾控中心資料說,14094人接種狂犬疫苗。)

簡單來說,全國一年花53億元在人身上打狂犬疫苗。

另一方面,我國接種了獸用狂犬病疫苗的犬只,只佔不到40%。以湖南省為例,2023年狗隻獸用狂犬病疫苗接種率僅為29.89%。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表明,乙個地區達到70%以上犬只的免疫覆蓋率,就可以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止狂犬病毒擴散和傳播。

每年有這麼多人打狂犬疫苗,打疫苗的狗卻那麼少。這正常嗎?難道不應該倒過來?這個打疫苗的路線,是不是走錯了?每年上千萬人打狂犬疫苗,是不是可以避免呢?

美國貓狗數量極多,他們是如何控制狂犬病的?首先,給狗打疫苗規定和執行嚴格清晰,比如,洛杉磯的規定,4個月以上的寵物犬必須接種狂犬病疫苗,任何時候都要將接種證書拴在頸部的易識別部位。如果寵物未被接種被發現,寵物主人將被審判。如果寵物傷人,寵物主人將依次接受民事、刑事處罰,罰款、坐牢。

簡言之,歐美等國,包括亞洲的日本,之所以完全控制了狂犬病,是因為給狗採取有效的免疫措施。而不是給人採取免疫措施。

這個經驗值得借鑑。因此,我得出第二個結論:打疫苗的重點應該從人身上,轉移到狗身上。但這不是某個人做得到的,需要行政政策方面的努力。不僅僅要給狗牽繩栓繩,而且要給狗打疫苗。

第三個背景:惡狗背後,一次次的無可奈何

從歷史眼光看,狗是人類的朋友,因此,大多數情況下,狗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人。這裡的「人」,不僅僅是狗主人。

河南「安陽王」事件,給我們提供了乙個更加完整的視角。2023年11月20日,我曾以《乙隻狗何以攪動乙個地方?乙個地方何以兩個月攪不動?》《安陽王」如何終局?》等三篇文章追問了這個問題。

2023年9月20日,安陽市錦華苑小區內,業主李小迎所牽著的兩隻巨型犬,將80歲老人耿女士咬傷。事件起因簡單,但事件發展卻復雜了起來,因為李小迎的丈夫王新剛出場了:

明明傷口上牙印清晰可見,李小迎矢口否認是狗咬傷人,說是老人自己摔倒蹭傷;明明受害者從未要求過賠償只要求乙個道歉,王新剛卻反過來指控受害者要價太高;明明監控**鐵證如山,王新剛甚至反過來要起訴受害者誹謗,「我從來不相信**」

為此,河南省電視台著名欄目「小莉幫忙」不信這個邪,10次前往安陽採訪,屢屢被拒,連續9集節目下來,情況大約如下:1. 受害者報警後,民警敲門詢問情況,但王新剛夫婦拒不開門接受調查,出警民警未對王新剛的身份資訊進行登記,未採取措施。

2. 受害者來到安陽市行政執法局詢問養狗證辦理情況,被明確回覆,不可能給咬人的兩隻烈性巨犬辦理狗證。但經「小莉幫忙」節目多次採訪,兩隻巨犬有養狗證,名義是「心理輔導犬」。

3. 王新剛在安陽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受害人曾了解到王新剛是三大隊大隊長,後通報中說是「食品藥品稽查專員」),受害者家屬陪同「小莉幫忙」記者到支隊採訪時,遭不明人士持貼有警用標志的伸縮棍攻擊威脅。

4. 在家屬提供實名反映材料時,支隊稱是王新剛家務事拒絕接受,安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則稱:安陽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是獨立單位,自己不具有管轄權。

5. 在「小莉幫忙」訪問期間,安陽市紀委和市**有關負責人也介入了事件。

6. 這個事件中發現,早在2023年,李小迎就被人在微博公開投訴以能「撈人」為由詐騙100萬元,**抓捕後又釋放,隨後案件沉寂8年未推動,更早之前,2023年,當地法院曾裁判李小迎歸還50萬元欠款,王新剛夫婦拒絕執行,法院裁定查封王新剛名下房產3套,但法院甚至不能直接送達法律文書,只能在《人民法院報》公告送達。受害者一家恰好是我的讀者,這兩個月艱難維權,所要求的只是狗主人在監控**面前承認狗咬人並為之道歉這一項而已,面對的卻是冷臉、嘲諷和傲慢,以及委屈。他們面前的,是一張網。

兩個月過去,事情未能推進半步。到第10期,熱心又壓力巨大的記者小莉,在直播中情緒失控,哽咽哭泣。這個在社交**上擁有幾千萬關注者的民生節目,遇到了開播以來「最難幫的乙個忙

小莉這一哭,《人民**》新華社等***紛紛發表評論,為**同行小莉撐腰打氣。到了這個時候,安陽市有關部門終於行動起來,王新剛道歉。11月24日,當地做出處理:給予安陽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正科級稽查專員王新剛黨內嚴重警告、撤職處分,並調離執法崗位。

另,城管局一位辦公室副主任免職並記大過,城管副中隊長記過,街道辦事處人大工委主任政務警告,派出所所長、城管局黨組成員、市場監管執法支隊負責人誡勉談話。)可以說,安陽這次狗咬人事件,是迄今為止動用最多社會資源的狗咬人事件,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幾乎所有可能關聯的都關聯進去了。《中國共產黨員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在公共場所有不當行為,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從處理結果來看,安陽當地應該是認為王新剛並不屬於「情節嚴重」。

我尊重安陽當地部門的雷厲風行、重拳出擊,以及明明白白的大局觀,但也至今都為安陽感到惋惜。

事件有結果,是因為小莉哭了。但,小莉一生,能哭幾次?這樣熱心民生的小莉,全國又有幾個?小莉哭之前,受害者家屬也哭了,有人聽到麼?

這個事件一路看下來,已經非常清晰:狗患,是社會多種問題的集中體現,我們不能就狗說狗,解決它,需要各地系統性改造公升級,需要強力介入,但包袱極重,絕非一日之功,倒過來說,如果真正解決了狗患問題,社會的其他問題也差不多隨之解決了。

於是,我們可以得到第三個結論:「狗咬人」的善後走入僵局,依然會在乙個時間段裡反覆出現。同時得出乙個關聯結論:這些事件大多數不會成為新聞,但新聞是最後一道防線,我們應當千方百計增強**在民生方面的力量。

第四個背景:王志群,被忽略的拍案驚奇與解決方案

我找了非常多的故事,最後乙個案卷堆裡,找到了一把「鑰匙」:

江蘇南京麒麟門街道有乙個小區,定林苑,一度有不少流浪狗出沒,狗患氾濫。有意思的是,小區有乙個態度認真的業主,王志群。先是報警:

第一次報警,出警警官要求報警人指出狗的位置。出警警官在現場檢視後,沒找到狗,表示不便久留,撤警回所。

狗仍然在叫。於是,小區第二次報警。出警警官仍然要求報警人把狗找出來,報警人趕到現場,幫助尋找,無果。警官撤警回所。王志群反問:「尋找流浪狗是警務處置範圍,不是報警人的義務。報警人通常是被傷害而報警,危害秩序的一方正是**查詢(緝拿)的工作物件,查詢(緝拿)的過程正是**工作內容和義務,報警人不可能代替**完成義務。」

接著,王志群和幾位小區居民自發在附近守候近乙個小時,狗出現了,又狂吠。遂再次報警。

*趕到,將狗嚇跑。王志群說:這種簡單處置解決不了問題,建議民警同志將狗擊斃,但出警同誌未予採納。不過,出警警官承諾向領導匯報,併聯合「打狗辦」協同解決。

之後沒有下文。狗繼續在叫。小區第三次報警。

出警警官在報警人提示過地點後,在7幢門口停車位附近找到了狗,但未做處置,向報警人承諾回去向領導匯報,看是否屬於流浪狗再行處理。

之後沒有下文。狗繼續在叫。第四次至第九次報警,均未能找到狗,撤警回所。

第十次報警,王志群前往派出所要求開具報警記錄,製作材料向上級**反映。派出所領導表示要加強工作力度,並告知發現狗直接聯系他。

第十一次報警,王志群直接聯絡派出所領導,要求派人捕狗。出警警官未能找到狗,撤警回所。

再往後,居民多次報警。乙個多月內,出警十幾次,多無功而返。

王志群似乎生氣了,他認為,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的癥結是**的目標並非解決問題,而是為了捕狗而捕狗,為了出警而出警。「多次出警處置存在明顯不當、不妥、不足,導致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卻至今解決不了乙個小問題。**工作目標存在偏差,應該對此結果承擔責任。」

2023年10月22日,他到轄區的南京鐵路運輸法院提起訴訟,被告是麒麟派出所。請求判令:1.派出所向轄區居民公布最近五年的工作業績考核結果及達標狀況;2.派出所所長向轄區居民公布上任以來的工作業績考核結果及達標狀況;3.派出所限期解決報警人反饋的問題並對轄區內狗患治理制定目標;4.派出所就之前的工作不力,態度惡劣、失範等不良行為向報警人公開致歉;5.派出所開闢專門場所(比如公告欄、網際網絡專頁等)供轄區居民評議派出所的工作,提交建議和滿意度等;6.批准(受害)報警人在特定區域(合法牽繩飼養的犬只不易到達的區域)投放(僅能滅狗,對人類無毒)的藥物,滅殺禍亂之流浪狗;7.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這提起訴訟就讓法院感覺有點難辦了,因為從行政訴訟的法律角度來說,這個訴請內容有點多。2023年10月29日,法院作出裁決:不予立案。

前面說了,這位王志群業主,是乙個認真的人。他申請了上訴。乙個月後,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9)蘇01行終918號《行政裁定書》: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王志群還不甘心,又繼續走了一步,向江蘇省高階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半年後,2023年6月4日,該院作出(2020)蘇行申579號《行政裁定書》:駁回王志群的再審申請。

在公開資訊中,我沒有找到一點有關王志群的個人資料,他是乙個很普通的人。但他又絕不普通,在案卷中看了他的故事後,感覺到他對於上級**部門和司法機關的充分信任,感覺到解決狗患問題的執拗,感覺到他看洞穿表面的犀利眼神,也感覺到了希望:現實是如此支離破碎,但他仍然對個人合法權利如此奮力爭取,不止不休

也許有人會說,王志群不斷敗訴,他不是失敗了嗎?怎麼會是一把鑰匙?請注意,王志群與志願者參與解決小區狗患是2023年,現在,四年過去了,我沒有注意到定林苑出現狗咬人的新聞

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現實文明的每乙個進步,都不是從天而降的,也不是誰賜予的,都需要一步步努力,需要乙個個小石頭去鋪路。王志群就是那其中乙個鋪路石。

王志群當然不是失敗者,他從一開始就是乙個勝利者。就像安陽的耿女士一家一樣,就像河南電視台的記者小莉一樣。

願國泰民安。

誰說狗咬人不是新聞?

新聞傳播領域有個理論,說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 我向來不認可這種過分機靈的說法,狗咬人一次不是新聞,狗咬人兩次不是新聞,狗咬人三次就不會把狗拴起來嗎?總是讓狗咬人那就是新聞。把狗主人罰得傾家蕩產也是新聞。我看到四川某小區惡狗咬人,準確的說,是乙隻大型無人看護的惡犬直接撲向並撕咬一名兩歲女童...

很多人說 高鐵逐漸“變味”了!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答案揭曉!

我國高鐵的發展成績非常明顯,儘管起步時間較晚,卻在各項頂尖技術方面領先世界。此外,我國高鐵的總里程也居世界第一,已突破了4.2萬公里。這讓人們的出行時間成本大大降低,每年還有大量的國外遊客來享受中國高鐵的速度。然而,一些乘客表示,高鐵逐漸 變味 並不像過去那樣美好,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高鐵票價越來越...

蕭亞軒的狗狗咬人事件 警惕還是誤會?

近日,蕭亞軒被爆料在家養愛犬咬傷面部,一時間成為熱議話題。蕭亞軒似乎並未回應這一事件,究竟是何原因?猜測其中原委,一切似乎都有待揭曉。據可靠訊息,蕭亞軒被咬傷起因或與其曾被前主人家暴傷害的經歷有關。或許是因為心理陰影,使得蕭亞軒對狗反應敏感,甚至因此被狗誤傷。事實上,被寵物咬傷並不少見,明星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