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建天安门城楼,有人欲将龙换成向阳花,周恩来 不能换

2023-10-24 16:44:33 字數 6517 閱讀 2889

人们在被围起来的天安门城楼前合影。

2023年,天安门城楼被一个大棚围起来,这座历经沧桑的雄伟建筑,仿佛消失了一般。

有群众来到被围起来的天安门城楼前,合影留念。此时,他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修缮。但其实,这是一次工程浩大的重建工作。

那么,天安门城楼为何会被拆掉重建呢?

2023年新中国成立,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向全中国、全世界庄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随着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此后,国家领导人,在每年的。

五。一、十一,都会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游行队伍,天安门因此成为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中心。

但是,由于天安门已经有数百年历史,建设部门需要对天安门城楼的使用功能逐步改造与完善。尤其是对天安门城楼安全的检查与维修。

为了彻底了解情况,检查中需要对许多重点部位,比如大木结构、墙体等关键部位仔细检查。检查结果还要如实向上级汇报。

开国大典上的***

新中国成立的几年时间里,天安门城楼经过多次大小修缮。尽管如此,天安门城楼在6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诸多问题。

当年参与天安门城楼重建工程的大木作师傅孙永林回忆称,在2023年国庆节前,他们发现了一根柱子腐朽程度严重。

眼看国庆节即将来临,为了确保国家领导人的安全,北京市特意调来4根长达10米的450号槽钢,用以加固已经糟朽的柱子。

除了已经糟朽的柱子,孙永林在检查中还发现,天安门城楼这样重要的建筑物,它的中脊檩,竟然有很多地方使用的都是旧的杨木材。

这种木材质量比较差,很多百姓在建房子的时候,都不会使用,但却出现在了天安门的要害部位。

相关工作人员猜测,之所以出现这种异常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清朝末期国家衰退,国库空虚,也可能是当年修缮过程中,有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另外,还有人发现,有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变形或者下沉。

根据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人员的多年工作经验来看,天安门城楼的主体结构,还没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只要采取妥善的修缮措施,再存续二三百年,是不会有大问题的。

2023年,河北邢台发生了7.2级大**,波及到了北京地区,天安门城楼也受到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天安门城楼的危险程度。

河北邢台**,慰问灾民。

随着天安门的使用频率变高,工作人员不得不使用更多的铁箍、钢材等材料进行加固。

这样一来,天安门城楼的内部负重,就越来越多。

考虑到要保护领导人的绝对安全,有人提出要重新修建天安门城楼。

2023年,**做出决定:

彻底拆除天安门城楼,在原址上,按照原来的规格与建筑结构,重建天安门城楼。并由***出任总指挥。

于是,当年的国庆节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便被一个巨大的大棚,罩了起来。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扬尘,以及冬季施工防寒、保温加热做准备。

由于天安门城楼很大,想要将其全部、快速罩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人员**,如果搭架钢管,需要用一个月的时间。

最终,聪明的工作人员,想出了一个办法——用苇席以及杉篙,搭建一座长达66米、宽37米,高32米的天棚,将整座天安门城楼,严严实实的包裹进去。这项工作,用时仅仅8天。

天安门城楼。

由于重新修建天安门城楼这样的古建筑,并非易事。因此,有人提出让外国人承包这项工程。

但是,他们表示,修建天安门城楼,最快也要两年的时间。对此,**说道:

“我们不能崇洋媚外,要国内的建筑工程修建。”

另外,**还表示,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作,要在次年的五一劳动节前完成,确保庆祝活动可以正常进行。

于是,**与***很快组建了相关工作小组,并指定北京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承担安装任务。

之所以选择五建,是因为天安门城楼的大木构件非常大,像是内檐柱的直径,就达到一米左右。重建期间,需要用到吊车等大型设备,否则很难快速运输与安装。

而五建刚好具备这些条件。

另外,五建的一些技术工人,曾经做过古建筑的相关工作,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为了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五建精心挑选了一批政治方面可靠(大部分人都是党员、团员),同时还拥有过硬技术的工作人员,完成这项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天安门城楼有各类柱子130多根,各种梁100多根,各种檩近200根,还有各类斗拱100多攒,椽子、望板等构件,更是数不胜数。所使用的木材,将近40000立方米。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可能在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以后再去做。所以,需要提前做很多准备工作。

木构件的制作,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因为,没有制作好的木构件,就无法进行后面的安装工作。

在古建筑木作行业,建造大型或者复杂的建筑前,要先根据建筑的构造、做法等,做出与建筑完全一样的模型。然后再将构件制作出来,运往现场进行安装。

为了按时完成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工人师傅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责任心与政治觉悟。

当时,负责大木制作的首席掌案王德宸先生,日夜在工地盯着工程。

重建天安门城楼。

有时候,为了核对一个尺寸,或者检查一个榫卯是否正确,他经常在半夜爬起来,跑到现场去仔细检查。

另外,他的第一个孙子出生时,忙于工作的他,也没有回去看一眼孩子。而工地距离家里,只有十几公里的距离。

其他的普通工人也一样。为了抢工期,大家在元旦、春节的时候,放弃与家人团聚,依旧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重建天安门城楼期间,还发生了不少小插曲。

其中,在拆除旧城楼的脊瓦时,姚来泉带着两个工人上了城楼顶。

根据领导的指挥,两个工人分别从东西两侧,往中间数脊瓦数,姚来泉则站在中间的位置。当两位工人快走到位于**的姚来泉跟前时,姚来泉看到,自己脚下刚好有五块脊瓦。

于是,姚来泉就在最中间的那块脊瓦上,做了个标记,并向指挥部报告。

很快,指挥员与专家都登上楼顶,并让姚来泉把那块脊瓦撬开。

姚来泉。姚来泉撬开脊瓦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很旧的,刻着精美二龙戏珠图案的木匣子。

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个金元宝,还有一块红宝石,以及一种像是红铅笔头似的东西。另外,还有黄豆、高粱、黑豆等五彩粮。

专家激动地表示,那个红色的东西,是百年真朱砂!

其实,发现这样的宝匣并不奇怪。在封建社会时期,只要是比较重要的建筑,都会在这个位置,放置一个宝匣,以做镇宅之用。

后来,这些东西全部上缴国库,新建成天安门城楼时,又在原来放置宝匣的位置上,放了一块汉白玉石。

另外,在拆除西山墙时,还有工人发现了一枚直径为9.5厘米,高45厘米的完整炮弹。

上报指挥部后,立即指示公安部门,将发现炮弹的地方以及周围的土,全部取走进行研究。

后面的拆除中,又陆续发现了6颗同样的炮弹。这些炮弹到底是**来的,至今依旧是个谜。

除此以外,在建造过程中,大家还多次出现分歧。

发现的炮弹洞。

重建后的天安门城楼,一些附体结构与图案,之所以能够保持原貌,多亏了***的坚持。

当时,有人想要将老檐、小檐下的木结构斗拱,全部改成玻璃钢的。

**立即表态:

“依旧按照原来的木斗拱制作,任何结构不得改动!”

另外,还有人提出,要将天安门城楼正脊与垂脊上的吻兽——龙,换成向阳花。他们觉得,龙是封建帝王的象征,不太合适。对此,**坚定表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不要改。”

就这样,正脊与垂脊上的龙,保留了下来。

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同时,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也在个别地方做了一些改动。

考虑到在天安门检阅的时候,**要从城楼前廊走三步台阶,才能走到位于**的检阅位置。相关工作人员,便想要通过改变坡度,将三步台阶变为一步台阶。

正脊吻兽。后来,大家觉得,即便只有一步台阶,也不是很方便,索性就直接取消了台阶。

另外,有人注意到天安门城楼上原来的照明灯质量差、亮度不够,对于拍摄领导人接见外宾或者群众的全景来说,不太方便。**新闻电影纪录制片厂便提出,增加碘钨灯,将电气回路增加到12个,容量增加近4万瓦。

还有工作人员考虑到了很多细节。例如,在***的常用休息室内,换掉了原来容易出毛病的日光灯,装上了更加稳妥的小花灯。

对于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大家也都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尽量一一排除。

例如,将大厅内原来纵横交错的明设电线,全部改成暗装,将容易渗水结冻的水暖管道,改成暗沟,将电热水炉,从后廊转移到槛墙内等等。

经过一百多天的奋战,天安门城楼的重建工作,终于临近尾声。但是,不到彻底完工,所有工作人员都不敢放松紧绷的神经,生怕出一点错。

2023年3月7日晚上9点左右,天安门城楼上的避雷网,以及节日彩灯,已经全部安装完毕。

工作的工人。

无数彩灯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将黑暗的夜空照亮。至此,天安门城楼完工,比原定的时间,提前了两天。

接下来就该将***的彩色画像,重新挂上天安门城楼了。

与之前的旧城楼相比,此时天安门底座两侧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标语牌,也都改成了玻璃钢材料,外包铁角。

随后,之前搭建的几万根杉篙,一夜之间全部拆除。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至此,就剩下最后一道工序了—悬挂国徽。

挂国徽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说:

“天安门是马列主义的大讲台,资本主义国家要看我们的国徽,如果我们挂得不正,就会被人家笑话,连国徽都挂不正。所以,一定要派一个可靠认真的人负责这件事情……”

很快,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被托付给了姚来泉。

为了不辜负***总理,姚来泉非常谨慎。在将这个直径长1.7米的国徽挂上之前,姚来泉进行了仔细的检查。

期间,姚来泉发现,国徽的背面,用铅笔写着抬国徽的八个人的名字与日期。

**。想到领导强调过,国徽不能有任何痕迹的话语,姚来泉立即用细砂纸,仔细将其打磨几遍,并顺利通过检查。

悬挂国徽时,为了将国徽的位置,准确无误地对准北京的中轴线,相关技术人员,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中轴线上,用经纬仪对准天安门城楼,看经纬仪中的线,是否与国徽的中线重合。只有两者完全重合,国徽才算是挂正了。

于是,姚来泉与其他工作人员,根据技术人员的示意,不断地调整国徽的位置。

在大家的努力下,经过一上午的来**整,终于将国徽准确地挂在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上。

最终,经国家检验,重建的天安门城楼全部合格,3月11日下午3点左右,**第一个登上全新的天安门城楼,进行视察。

期间,**一一与现场的工作人员们亲切握手,并对他们致以真诚的问候:

“同志们辛苦了!我来看看大家,你们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天安门城楼建设的这么好,谢谢你们啊!”

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

虽然在112天的工期内,大家的身体确实非常劳累。但是,看到这座雄伟的建筑,想到***等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更大的保障,大家身上的疲劳,似乎瞬间烟消云散。

人们激动地喊着:“**万岁!”

**登上天安门城楼后,详细听取了相关工作人员,对于工程的汇报。离开前,**还暖心叮嘱指挥部的领导:“让大家多休息几天……”

人民的好总理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在为普通大众着想。

10年之后,天安门城楼又进行了一次大修,这一次,是按9度抗震能力设计施工的。

2023年,天安门城楼开始对外开放,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民众,一睹它的真容,感受这座古老建筑的魅力,以及前人在这座建筑上花费的心血。

2023年中央下令 将天安门城楼全部拆除重建,发生了什么事?

年,下了一道命令 拆除旧天安门城楼,在原址按照原规模和原建筑形式重新修建。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天安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永乐皇帝从南京迁都北京前夕,在全国范围内征召了一批能工巧匠建造北京城,承天门就是其中的一个,在之后的两百多年里,承天门数次毁坏和重修。清军入关后,顺治皇帝对承天门进行大规模的重修...

重返天安门城楼的秘密 历史的沉痛,国家的崛起

年,天安门广场经历了一场不为人知的大翻新,意外地揭开了七颗长埋地下的炮弹和一个神秘的红木盒子。这些沉默的见证者,不仅让我们回溯到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还反映了这座古老城市的坚韧与不屈。这七颗炮弹被发现埋在天安门城楼的四周,它们的规模各异,来自不同国家和时代,与清末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有着紧密联系。义和团...

天安门城楼预约全攻略,让你轻松抢到门票!

一直听说天安门城楼预约属于超难级别,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从计划出游那一刻开始,就研究各种攻略,希望分享一些个人的抢票小技巧,让你轻松预约到天安门城楼的门票。首先,确定出游日期。根据规定,游客需在出行日的前天进行预约。每日抢票时间为 。重点来了,我们可以在预定日前几天就可以试着预约练练手,熟悉整个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