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巴以冲突将走向何方?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分析

2023-10-21 08:26:39 字數 5334 閱讀 5392

现在的中东局势,确实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任何导致平民重大**的军事行动,都完全有可能引爆整个中东的局势,导致更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目前哈以双方的态度其实很清楚:哈马斯表示他们的作战目的已经达到了,随时可以接受和谈。而以色列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发誓要彻底清除所有的哈马斯武装人员。

因此,这几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讨论,从加沙地区的规模、以色列军队的军事实力、美国、中东和其他外部国家的态度、哈马斯的能力及背后势力,等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大量的解剖。

这样的分析当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得出各不相同的结论。不过在笔者看来,除了从现实层面、历史层面,或者微观层面来分析问题之外,如果从整个宏观层面来看分析和看待问题,其实更能够看清事件发生的本质,以及未来的总体趋势。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巴以冲突,或者说中东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他放在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冲突中,或者说拉长到足够长的历史进程当中,其扮演的最根本“角色”是什么?

我简单来归纳一下就是,目前的世界处于百年未遇的大变革之中。从科技和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是大数据、ai和以及宇宙探索,等等。从国际政治的层面来看,是欧美霸权的衰退、多极化世界以及各国、各民族独立意识空前增强。

我们不妨把世界分成几个主要的独立区域来分析: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印太地区和中东地区。(美国自成一极,就不单独说明了)

首先是欧洲地区。

这个地区目前最大的爆发点自然就是俄乌冲突。俄乌冲突的本质是什么?是欧美国家或者说北约无限扩张的欲望,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之间的冲突。

当然从思想的层面来讲,也是欧美自由主义思想对上了东方的“有限自由”思想。或者换句话来说,就是欧美人认为自己“想干嘛就干嘛”、“我想做什么别人无权干涉”,与东方国家普遍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个人的自由不能干涉到他人的自由”。两种长久以来不同文化氛围的尖锐对抗。

当然这篇文章主要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因此思想层面就不过多讨论了。

在迈克柯比宣布“美国的援助是有限”的情况下,其实就事实上宣布俄乌冲突已经结束了。

俄乌冲突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什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就是欧美“想干嘛就干嘛”的时代正式宣告终结了。

他们既无法从军事上击倒俄罗斯,也无法从经济上击溃俄罗斯,更无法利用外交和政治手段来孤立俄罗斯。

因此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简单来说就是,俄罗斯赢得了自己在未来多极化世界,作为“世界一极”的“身份证明”。

而欧洲呢?其在俄乌冲突中是受损最严重的地区——失去了廉价的能源**,付出了大量经济进行毫无意义的战争,永远都收不回去的账单,以及内部的愈发**。

当然欧洲国家的底子还在,未来还是会在多极化世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其次我们再看看非洲和拉丁美洲。

这两个地区其实有些类似,就是在世界地缘政治上面的话语权不强,没什么有份量的国家。但是这些国家的立场,或者说其倾向性,决定了未来哪个国家能够主导和领衔国际政治。

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国家不会有太多“发言权”,但是有极具份量的“投票权”。

这些国家也在不断的争取独立自主的过程当中。比如最近非常有热度的尼日尔,即便是欧美国家给这个国家的军事政变披上了叛国、叛乱、反民主等非法外衣,但都是徒劳的。

事实上就是尼日尔在马克龙宣布年底前撤军之后,最终赶走了几十年以来笼罩在他们头顶上的殖民阴云,从此以后开始由自己当家做主。

类似的趋势在其他非洲国家比如布基纳法索、马里、加蓬等国家身上,其表现形式也许各不相同,但是总体趋势是一模一样的。

拉丁美洲相比非洲国家,好一点的地方就在于,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已经摆脱了殖民统治,但是其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还是一直高度依赖欧美国家。

但是近些年发生在拉丁美洲国家的趋势也很明显,那就是去美元化,经济上与欧美之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因此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未来作为世界各一极的趋势也是很明显的。

再次我们得重点说说印太地区。

这个地方显然是未来世界的兵家必争之地,地区形势极其复杂。这个地方的冲突和矛盾,主要可以分为朝鲜半岛、台海、东南亚(东盟)和南亚(印度洋)几个大块。

朝鲜半岛的主要矛盾自然是朝鲜和韩国。朝鲜这几年军力直线式上升,给韩国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尹锡悦**彻底倒向美日,引来了美国的核潜艇和核保护,逻辑上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

但是无论韩国(包括日本)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这个区域的趋势:即未来中国作为世界的重要一极,必将成为这个区域的最核心力量。未来中国在这个区域的地位,就类似于现在美国在北美的地位一样。

单凭韩日的力量,根本无法跟中俄朝三个核国家、两个五常国家抗衡。经济上就更不用说了,韩日的经济体量和中国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未来只会越拉越大。现在又加上了来自俄罗斯的,近乎无限的能源**。

美国将逐步失去对这个地区的影响力。

而对韩日来说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要么就此沉沦。

台海地区和朝鲜半岛差不多的情况,台湾一个岛的力量无法对抗整个大陆。台湾现在漂浮在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仅仅是大陆考虑用最小的代价——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和外交上的,来收复台湾。

毫无疑问,未来在朝鲜半岛和台湾“失手”之后,东南亚(东盟国家)会成为美国对抗和钳制中国的最前线。

目前的状况基本上是:东盟国家已经成了中国的最大的**伙伴,因此经济上高度依赖中国。而美国在这个地区依然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在菲律宾。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未来在南海地区发生中美军事对抗的风险,可能比在朝鲜半岛和台湾发生军事对抗的风险还要高一些。

原因无他,在东南亚打美国可能还有一定的胜算,但是在朝鲜和台湾打,美国纯粹就是找抽。

接下来是**烦南亚(印度洋)。这个区域的核心国家自然是印度。

某种程度上,我甚至愿意把印度作为未来世界可能的一极来看待。印度有这个潜力,也有这个条件,就看莫迪和未来的印度领导人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印度这个国家就是条毒蛇,谁碰上都得被咬一口。咱们国家、欧美、俄罗斯都在这里吃过亏。但是又不能放任这个国家不管。

我完全相信的一个景象就是,未来某一天我们和老美在东亚火拼的时候,印度会偷偷的在我们背后狠咬我们一口。

这是一个我们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高度警惕的国家,其危险程度远超过日韩、欧洲、菲律宾,甚至是美国。

最后再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中东地区。

如果你仔细看了我上面的分析,再回过头来看现在的巴以冲突,其实就能对这个区域未来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预判了。

巴以冲突,或者中东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显然不是哈马斯和以色列的矛盾,也不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甚至不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

其归根结底还是欧美国家试图掌控中东,与阿拉伯国家独立自主诉求之间的矛盾。当然我们可以把“阿拉伯国家”这个概念扩大一点,称其为伊斯兰国家,或者从地缘上称其为中东国家。但是其核心本质是没变的。

因此无论这个地区的矛盾如何复杂化,我们只需要认准一个总的趋势:那就是欧美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是逐步消退的,而中东国家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愿望是逐步加强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把以色列视作为欧美国家在这个地区的“代言人”,这一整个区域的其他国家,包括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伊朗、埃及、土耳其等等,视作另外一方。

那么这个趋势就和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争取独立自主,俄罗斯反抗北约的无限扩张,以及中国在自己的区域内影响力不断扩大,等其他区域的所有事件一个道理了。

这个区域未来如何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色列自己的选择。

如果以色列选择一定要清剿哈马斯,与巴勒斯坦和所有反以势力火拼到底。那以色列的未来有一个很好的模板可以给他们参考,那就是本世纪初反恐二十年的美国。

经历了911奇耻大辱之后的美国,发誓要清除基地组织,并且要活捉本拉登。最终他们也成功了,并且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不仅仅刺杀了本拉登,还顺带消灭了萨达姆,基地组织也从此一蹶不振。

至少表面上是大获全胜了。

但是实质上美国的反恐战争成功了吗?显然不是。从整体战略上来看,称得上一败涂地。美国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

美国的国家债务,从反恐战争前的3.5万亿美元,激增到现在的34万亿美元,增长了近十倍。债务占gdp比重,从当年的34%,更是激增到现在的135%以上。从一个国库充裕的强大国家,沦落到如今的债务累累。

经济上遭受重创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美国在这二十年中完全忽视了最大竞争对手的崛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反恐上面。

等到发现对方已经强大起来威胁到自身的时候,再来匆匆忙忙搞**战、科技封锁、经济制裁,显然已经为时已晚了。

最后最好笑的就是,美国花了几万亿美元才消灭了本拉登和基地组织,但是又怎样呢?中东又冒出来一个更激进、更疯狂的is。接过基地组织的大旗,继续让美国**永无宁日。

因此以色列想要消灭哈马斯,必然也是一样的结果:空费自己国力的同时,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意志只会越来越高涨,只会让巴勒斯坦孕育出更激进的极端组织——所谓“越反越恐”。

然后还让伊朗、沙特这些国家得到大量猥琐发育的机会。

因此短期来看,哈马斯也许会不复存在,甚至巴勒斯坦人民可能会遭受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但是从长期来看,无论以色列这次如何对待哈马斯和巴勒斯坦,对这个区域的整体趋势,和历史的进程,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但是对以色列自身的影响会非常大。

因此现在留给以色列的,就两条路:

1、走当年911之后美国的老路,在反恐的深渊里面越陷越深。

2、学中国当区域内的老大,放下历史仇恨,大家好好挣钱过日子。

最后还要提醒一点的就是,美国在中东、阿富汗、巴基斯坦再作死,其实他本土受到的威胁还是比较小的。毕竟***实力再强,也不太可能搞出洲际导弹这种高级货出来。

但是以色列在中东、在自己的领土上面反恐,可无法置身事外。有可能随时就被一波带走了。

巴以冲突将走向何方?

中东战争再次爆发,以色列派遣步兵和坦克部队进入加沙,与黎巴嫩真主党展开对攻。冲突的起因是由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发起的名为 阿克萨洪水 的行动。在这一行动中,巴勒斯坦人利用推土机冲破铁丝网,以滑翔机和快艇进行突袭,并发 超过枚火箭弹,引发了以色列的报复行动。以色列在遭受重创后展开了猛烈的狂轰滥炸,在...

如何看待本轮巴以冲突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是偏向以色列的。我之所以支持以色列,是因为他们在军事和农业技术方面给了中国许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尽管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时,以色列的帮助也许有意有迹地给了中国一些便利。然而,关于巴勒斯坦,我实在想不起来他们为中国做过什么。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观点来看,美国在世界上拥有...

10月19日,巴以冲突正在走向失控,就在刚刚,国际传来新消息

最近,伊拉克总理苏达尼与伊朗 长阿卜杜拉希扬的会谈引发了广泛的关注。这次重要的会晤不仅将中东问题置于议事日程,也将全球视野转向了巴以问题。巴以问题已不再仅仅是地区性纷争,它已演变成一个需要全球共同合作的全球性挑战,因为它不仅仅关乎地缘政治,还触及到核心的人权 公平和正义问题。在这一关键时刻的会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