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经》第十八章

2023-10-22 22:55:23 字數 406 閱讀 3900

仁义出现的时候,是大道废的时候,因为有不仁义之人,不遵守道德之人,所以才会彰显出仁义之人。仁义虽然好,但是远不如大道好,所以若能守住道,那人人都是比仁义更好之人,岂不是更加的好。

你觉得这个人是个很有智慧的人,是因为有虚伪的人出现,所以才能衬托出有智者,智慧之人固然好,但是比不上世人都能坦诚相见。

为何会有孝与不孝之分,如果家庭和睦,合家欢乐,家家都父慈子孝,那岂不家家都是孝子,大家都是一样的,还能分出孝与不孝吗?孝与不孝之区别,就是因为有不敬父母之人,才能体现出孝。与其有部分的孝,不如人人都孝,无所区分孝。

都说乱世出英雄,乱世辨忠臣,因为在乱世有叛臣,所以忠臣就难能可贵,这样的忠臣是大家的偶像,太平盛世,天子与臣、臣与臣不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每个臣子都是对天子一样忠臣,那就不能区分出忠与不忠,忠臣很好,但是不如一个太平盛世。 #百万创作者计划#

浅谈《道德经》第十六章

老子先生认为,在达到极致的空虚与无欲时,才能做到坚守清净和无为,世间万物一起生长,道作为万物之母,不干涉他们的成长,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自由生长,看着他们出生 长大最终又回归到最开始的地方。就像生老病死,从 来归 去一。其实老子先生也是在告诉我们,对于尘世的东西得知我幸,失之我命。我们不必对于它的得失...

浅谈《道德经》第十七章

最好的统治者,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存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他都知道,但是他并没有对我们有任何的指导,我们还会觉得,这本来就是应该这样。这就是管理者的最高境界,不需要他去管理什么,事情自然有人会做,这样的管理者是最轻松的。再次一点的管理者,我们知道他,赞扬着他的丰功伟绩,歌颂他的品德,这样的管理者大家是臣服并...

《道德经》我读我解(第三十八章)

这是我之前研读 道德经 的记录,现系列分享于此,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道德经 第三十七章。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