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丨丝绸之路上的风物集

2023-10-21 00:46:04 字數 1532 閱讀 9738

从古至今,跨文化互动对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产生的重大影响,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这些影响在许晖新著《植物在丝绸的路上穿行》《香料在丝绸的路上浮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中得到生动体现。沿着这两本书溯源而上,可以稽考千年古卷,寻踪文明古国的浮香迷影,抑或逡巡于包罗万象的“纸上植物园”,续写东西方文明你来我往的流彩之诗。

植物在丝绸的路上穿行》选取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十二种植物——小麦、葡萄、石榴、曼陀罗、黄瓜、红蓝花、枣椰树、水仙、甘蔗、淡巴菰、大蒜、芒果,以及由中国传入西方的四种植物——桃、杏、芍药、桑,详细解读它们的旅行足迹、多样变迁以及在不同文化谱系中的象征意义。

时至今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与丝绸之路留下的“遗产”有着亲密接触,比如通过丝绸之路传过来的一些植物。这些植物我们司空见惯,但它们的传奇经历我们可能并不知晓。

小麦的传播历程,神奇地体现了汉字造字过程中对历史原貌的深刻理解和忠实再现。葡萄化为夜光杯中透明的液体,成为诗人创作的灵感**。曼陀罗被称为天上之花,“天花乱坠”这个词**于一个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花纷纷降落下来。奈何后来人更在意曼陀罗花的实用功效,并给它起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名字“**黄瓜本来叫“胡瓜”,隋炀帝无视其绿色而改其名为“黄瓜”。此外,红蓝花书写了胭脂传奇,枣椰树以凤凰之名复活,水仙完成了中西神话中性别的奇妙转换,甘蔗则实现了从输入到反哺……丝绸之路,四通八达。中国的桃子在印度被称为“中国果”,而欧洲却称作“波斯果”。中国的芍药传到欧洲后,继续充当爱情信物,化为“无刺的玫瑰”。中国的桑树是一种生命之树,由桑蚕丝制成的丝绸,后来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一些国家,故丝绸之路名副其实。

香料在丝绸的路上浮香》选取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十四种香料——胡椒、丁香、安息香、乳香、沉香、郁金香、苏合香、龙脑香、旃檀、肉豆蔻、肉桂、合欢、没药、龙涎香,对它们进行详细解读,同时辅以中西对照的历代名画,在兼容并蓄中一睹香料在神话传说和历史现场倾情演出的无穷魅力。

胡椒是“昂贵的希腊人的热情”,是一种感官、情绪和物质的需要。丁香是世界上最早的口香糖,同时又象征爱与保护。安息香是辟邪之香,它的神秘疗效得到了耶律楚材的热情讴歌。沉香在中国俗语中有“一两沉香一两金”之说……文明就是你来我往,香料作为丝绸之路的独特风物,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龙脑香为唐朝人带来了南方的温暖气息,旃檀把女人的嘴唇染成了“檀口”,给世人平添了几分流风余韵。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香料的普及与传播,一方面丰富了当地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也提升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与此同时,香料所附带的文化,把东西方联结在一起,积极推动了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

经由丝绸之路的播散,植物和香料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它们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的,也是文化的。跨越千年时光,植物在土地、民俗、古籍、诗词中自由穿梭,纵横万里书写中西文明绚丽多彩的篇章。徜徉万里丝路,从张骞“凿空西域”到大航海时代启幕,从古希腊神话到杜牧名句,香料尽情地展现芳香花园里的浮香迷影。正是万千物种的交织,造就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之路,如今,我们仍然“在路上”。(郑从彦)

关注河北**,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海上丝绸之路上发现的10大古沉船

泉州宋代古船 年代 南宋时期。地点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水头镇 发现的重要文物或财宝 船上发现了大量瓷器 铜钱等珍贵文物,以及对研究宋代货币经济有重要价值的铜钱标本。这艘古船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有助于研究宋代海上 航海技术及社会经济状况。 宁波宋代古船。年代 南宋时期 地点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发现...

黑喇嘛 丝绸之路上的黑暗传奇

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有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事件,而其中一个最引人入胜的故事便是黑喇嘛的传奇。黑喇嘛的生平充满曲折,他的崛起和覆灭如同一幅血腥的画卷,让人回味无穷。一 黑喇嘛的崛起。黑喇嘛,或许并非他的真名,但在官方资料中,找不到他的真实姓名。因此,后人一直以 黑喇嘛 这个称谓来称呼他。他的生平起...

海上丝绸之路,再添考古实证!

月日,国家文物局举办 考古中国 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 二号沉船遗址,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威海甲午沉舰遗址最新考古进展。其中,前两项考古成果为海上丝绸之路再添实证。南海西北陆坡。一号 二号沉船遗址。南海西北陆坡一号 二号沉船遗址是我国首次在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位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