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地位有哪些影响?

2023-10-24 23:17:00 字數 4025 閱讀 4167

21世纪以来,世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老龄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以及人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虽不能避免,短期内也无法完全解决,但仍需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时新一代的科技革命也在迅猛发展,各国在科技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

高技术产品作为科技创新水平的直接体现,正逐渐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战略高地,成为各国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近几年来**保护主义的抬头、逆全球化声音的出现以及制造业回流的冲击,使得国家间的**摩擦加剧,对国家高技术产品**网络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也可能对国家高技术产品**网络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已经相对比较成熟,涉及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对经常账户**收支、**结构的影响研究等;同时还涉及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效应研究。

人口老龄化会造成消费增加而储蓄投资不足,所以需要依靠外部资本流入,从而导致了经常项目的逆差。当一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时,投资相对于储蓄增长会缓慢,造成资本大量流出以及经常项目顺差;但是若少儿抚养比较高,那么随着抚养负担的加重,储蓄率就会下降,需要依靠外部资本的流入,从而造成经常项目逆差。

抚养比低的国家往往拥有更高的储蓄偏好和更高的出口倾向,表现为经常项目盈余,发达国家的**收支状况与发展中国家相比,更容易受到人口老龄化影响而恶化。老龄化冲击会负向影响经常账户,并且此负向影响会在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到17%及以上时更加明显。

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因为“要素成本效应”一一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而倒逼出口**转型,另一方面因为“技术进步效应”一一提升科学技术投入促进技术进步而促进**转型。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最早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人口转变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特征,21世纪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出生率、死亡率、预期寿命三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通常以两种方法衡量一国或地区是否属于老龄化社会,第一种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这是2023年联合国人口司提出的;第二种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

人口是由不同特征的群体所构成的,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人口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群组,例如男性女性,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等等。所谓人口年龄结构,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年龄来进行划分,不同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的差异,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抚养比的计算方法是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0-14岁和65岁及以上)除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其数值越大,说明该国家或地区工作年龄人口抚养负担越重。老年抚养比是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年龄人口人均所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数量,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即老年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深。

2023年的全世界人口增长率仅为8.2%0,预计到2023年会下降至5%。以下(下文预计数据均来自联合国人口展望2022)。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则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3年全球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7.6亿,是2023年1.28亿的5.9倍,是2023年2.6亿的2.9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从2023年的5.1%上升至2023年的9.6%。预计到2023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0亿,2023年将达到16亿,是5岁以下儿童数量的两倍多,与12岁以下儿童数量几乎相等。

老龄化首先出现于欧洲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范围内出生率水平的下降和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龄化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出现,且呈现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的态势。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过高的人口基数使得老年人口分布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高龄老人是指年龄在80岁及以上的老人,是老年特征最为突出的老年群体。2023年全世界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仅有不到0.16亿,而2023年高龄老人人口数已超1.55亿,预计到2023年高龄人口数将达到4.6亿,年均增速约为3.4%。而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平均年增速只有2.4%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速为2.56%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对经济的带动,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使得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出生人群的死亡率水平,预期寿命得以延长。

我国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呈现逐年延长的趋势,由2023年的43.7岁增长到了2023年的78.2岁,预计到2023年时将达到83.8岁。同时女性的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呈现男女不均衡的特点。其次,我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从2023年的5.81下降至2023年的1.16,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3年世界65岁及以上总人口数为7.6亿,其中中国为1.88亿,占世界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的24.63,接近四分之一。按照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的标准,我国于202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当时我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仅为940美元,是在经济不发达和物质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相比欧美,日韩等国,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最直接的后果是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其会通过多种途径对高技术产品**网络地位产生影响。老龄化不利于技术创新,造成劳动力短缺,但同时老年群体具备特殊的消费需求和巨大的消费潜力,他们的消费行为可以推动社会消费结构从生存型消费转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促进智慧医疗、智慧养老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等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的增加,则会对科研教育经费产生挤出作用,而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

人口老龄化对高技术产品**网络地位具有直接影响,且以负向影响为主。

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与该国的居民消费结构、要素资源0赋等因素密切相关。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改变人口年龄结构,从而影响一国或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生产率、消费结构等,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具体到产业内部,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也是存在的。

老年人预期寿命的延长会增加家庭的养老负担,并对下一代的教育投资产生挤出效应,老年人口的增多会增加**的养老保障支出,造成**财政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为:老龄化造成劳动力成本提升从而倒逼制造业结构升级,通过转变消费结构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因为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参与率,且增加了家庭社会抚养负担而阻碍制造业转型升级。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制造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高技术产品的生产,而高技术产品在外贸结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制造业结构升级是促进高技术产品**网络地位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制造业结构升级对高技术产品**网络地位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一个国家在高技术产品**网络中的地位与其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密切相关,这一点与人力资本要素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观点相一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有助于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微观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决定国家的技术和创新水平,为高技术产品的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智力资源。

鉴于中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以及中国遭受其他发达国家的一系列技术封锁和**摩擦,中国在高技术产品**网络中的地位岌岌可危。逐步调整公共方案,应对老龄化问题,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多措并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多边**联系,扩大**伙伴范围,优化**结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创新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人口老龄化是否弱化了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效果?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其 与经济环境中的诸多因素息息相关。由于房地产的需求和供给都离不开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货币政策变动对房地产 的影响不容忽视。生命周期理论表明,个体的消费 投资行为取决于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意味着不同年龄人口的房地产投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将存在差异。自 世纪末...

日本高校生源紧缩,人口老龄化下的高等教育招生难题

日本是世界上少子化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育成本提高 预期收入下降导致日本适育人口 不愿生 不敢生 更使得日本陷入了 超少子化 的困境。同为东亚国家,韩国正在步日本后尘。历经 超少子化 数十年之后,这已经对日本的高校招生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冲击。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力的源泉。据统计,到年,中国参加中高考人...

让古老文化遗产插上数字技术的翅膀

底蕴深厚的古建文物,像珍珠般散落在三晋大地上 古朴典雅的古城古镇,铭刻着沧桑历史和时光印迹 我省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文物资源丰厚。山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闻名遐迩的文物大省,地上古建筑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历经岁月洗礼,饱受风吹日晒,使得不少文化遗产光彩不再。如何让这些承载千年文明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