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2023-10-22 12:10:04 字數 3600 閱讀 4370

一、 智商。

天分是非常重要的,这犯不上为了政治正确和灌鸡汤而否认。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智商又不是很重要,因为大家都差不多。记住了,智商能决定学业的上限,但下限则与努力的关系更大。

也就是说,能否考上清北985,那智商占的成分很大。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本的下限并不难达到,只要是中等智商+努力就真的一定能实现。甚至这么说吧,只要不是凭竞赛保送上的清北,那哪怕是高考700分也有很大的努力成分。

二、父母。

任何职业与职称都需要考试,唯独当父母不用,那带来的结果就是:很多父母还没学会必备技能就上岗了,成了不合格的家长。

记住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因为任何动物小时候都是在模仿最亲近的人,而童年养成的习惯能影响终生。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生活习惯,也就是在特定区域的生存方式,代代相传也就成了文化传统。以家庭来说,文化就是家风,耕读传家,诗书传家,还有勤俭、理义、忠厚等等都是家风,就看父母又什么文化,能传授给孩子什么习惯了。

都不愿意让孩子玩手机打游戏,但是大量的父母却一天到晚的刷刷刷。那请问,在这种状态下教导甚至是呵斥孩子有意义吗?自己没做到的就别难为孩子了,毕竟他们模仿的就是你。不仅是模仿,还有可能是效仿呢,也就是在你的习惯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来比你玩儿的还邪乎。

有句话是“鸡娃不如鸡自己”,很有道理,如果当父母的没有做出表率,那如果孩子能养成好习惯,只能说是祖坟冒黑烟了。

简单一句话,人生发展最不可能突破的是智商,然后就是父母的层次。智商能够随机,但文化习惯却必定传代,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事作风,照照镜子就知道你家孩子的未来是啥德行了。

三、正反馈。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对吗?不全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学霸都是进入了“正反馈循环”。

孩子做出了成绩当然要夸,但也得分夸什么。你夸他聪明,那他或许就真的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了,不努力也能当学霸。你夸他运气好,那他就有了借口呗,考砸了就是因为运气差。而如果你夸他努力呢?那才有可能进入正反馈,越努力越得到下一次的好成绩。

一个集体也好,作为个人也罢,要想出成绩靠什么?除了各种技能和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两个字“士气”。而士气从何而来?大多数都是从胜利中来,一次次的努力得到了成果,那就更有信心去追求下一次胜利。

学霸是怎么炼成的?从小做出了成绩就得到奖励,不仅是家长的,也包括亲友邻居。得到一次赞扬就想要下一次,不断的努力而螺旋上升,这就是正反馈。而学渣为什么厌学?一次次的被打击,被贬低,甚至是干脆被否定成不是读书的料。那这就是负反馈,最终彻底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我就是个废柴”。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这就是心理学中的自我暗示,期待效应。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儿的人,认为自己会成为什么样儿的人,那就会在自己和周围人的共同暗示之下实现。

四、刻意练习。

我从小就想不通一件事儿,为什么有的孩子似乎总在玩儿,但一考试就能前几名。而有的孩子埋头苦读,但一到考试仍然是学渣。为什么?

不难解释,除了天赋之外,就在于是否用“有效时间”来进行了“刻意练习”。有效时间是指专心致志的做某件事,甚至能进入忘我的“心流”状态才最好呢。也就是完全沉浸在这件事情里,全身心的投入,这样才效率最高。

而有的人看上去似乎很忙很努力,但实际上心猿意马心不在焉,那这种努力就纯属瞎耽误工夫,全是无用功,没进入或是浪费了“有效时间”。

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那就是“一万小时定律”。但这话也是要有前提的,就是要刻意练习,否则骑车上下班一辈子也成不了健将,我吃饭好几万小时了也不过是个饭桶,更别提睡觉了,顶多练成“教皇”。

什么是刻意练习,那就是专门针对自己的弱点来提高呗。有目的性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专门挑自己应该掌握但还不熟练的去练习,一次次的磨炼,就等着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谁都知道刷题有效,但盲目的刷题是没什么意义的,练十万个小时四则运算也就那样儿了。而高等数学则是要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无知的,这既是痛苦,也是追求学霸的胜利。

五、规划。

怎么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靠孩子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是人性,谁都喜欢重复让自己有成就感的工作,这能分泌多巴胺。

但是要想成为学霸却是要追求内啡肽的,也就是痛苦之后才能获得的快感。这相当于锻炼到筋疲力尽,过程痛苦,结果放松。

对于孩子来说,只有父母才能帮助他们规划,之后是督促与奖惩。我跟不少家长聊过,一问他们孩子在学什么?回答基本都是不知道,反正自己给报了班或请了老师,管他学什么呢,到最后能考上985211就行了。

靠,这其实就是扯淡的只要结果不管过程。你要求员工或乙方都可以,但这是你家孩子啊,你不知道他学到了什么或正在学什么合适吗?如果连学的东西有什么用都不知道就更不合适了。

学霸的父母怎么做规划?也简单,先是做计划,几岁学英语几岁学奥数,ketpet托福一类的什么时候考,杯赛是否参加要做什么准备,大概就是这意思吧。人生要有规划,要按照规划的时间完成,大多数人的学习阶段是有保质期的,一旦错过,终生都不再有机会了。

但大规划其实是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未必真的能按计划完成,那只不过是理想罢了。求互其上,得乎其中,想得到中不溜儿都不容易,大多数人一辈子努力也只不过是为了活成普通人。那要想稍微超过别人,就得靠父母在每个阶段都给孩子做规划了。

这不多说,我家也还在摸索之中,甚至是永远在探索。这需要父母和老师以及课外老师的共同配合,找出孩子的弱点和长项,因材施教重点突破。

牛逼的老师能做到让孩子总遇到小困难,但通过刻意练习之后又都能解决,这种内啡肽的获得才是最有效的。不过这也就是理想吧,这种老师少,而且非常的贵,还不好在每个阶段都找到呢。

六、承认平庸。

现实中有的是学霸家长生出学渣孩子,龙凤成翔。不过说实话,每个家庭所认为的“平庸”是不一样的。高晓松说过他们家硕士学历等同于文盲,那人家的平庸标准就是博士了。

所以,所谓的承认平庸,其实是指确定孩子的上限之后,尽量能够达到的最高层次,这就是你们家的平庸,对应则是“拔苗助长”。

上文说求互其上得乎其中,但这“上”得是符合实际的,别异想天开。几乎所有家长在孩子学龄前的时候都以为是天才,清北轻轻松松就应该能上。但到了小学三年级之后就改成一本了,不敢再好高骛远。再到了初二之后就更现实,能有高中上就算达到目标了,“不学挖掘机”成了人生追求。

也不能说这些家长有什么错,但真的属于没有认清自己和孩子的现实情况,越是开始不承认平庸的,到最后反倒是追求平庸而不可得。

总之就这点事儿吧,这是早上和某位网友聊天想到的。他是前几年买了学区房,孩子也进了不错的学校,但现在四年级了,心灰意冷的说“学区房屁用没有,学渣就是学渣,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我也不知道怎么劝解,更不好意思刺激人家,只能说是一切随缘吧,尽力无悔。但其实我是觉得他们这父母的指责做的不太好,所以想了半天才总结出这几条。

其实人类都是不善于学习的,毕竟读书不是动物的本能。别看文字发明几千年了,但大规模普遍读书在中国还不到100年的,古代根本没几个识字的。

说个小知识吧,现代人看书基本都能做到不出声的默念。而在古代,读书是必须“读”出来的,否则大多数人根本就读不进去。能理解为什么古代的孩子读书都摇头晃脑的大声喊了吧,就因为这不是本能,如果不痛苦的训练就根本不会读书。

外国也一样,一直都到中世纪了,教士们看到教皇能不出声的读圣经都惊讶,于是留下了千古名言“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所以也别太苛求孩子了,读书真的需要锻炼和培养,慢慢儿来别着急。

仅供参考。

奶粉是怎么提炼出来的

奶粉,这款为众多家庭带来无尽呵护的婴儿食品,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它的提炼过程却是一段曲折而精细的旅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奶粉提炼过程的神秘面纱,为您展现这一日常必需品是如何从普通的牛奶变成营养丰富 安全可靠的婴儿食品。首先,收集高质量的原料奶是奶粉生产的第一步。这些奶...

女生的美腿是怎样炼成的?成长期要注意什么?

女生的 是怎样炼成的。每个女性都希望拥有一双修长 匀称 健康的 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代价。以下内容将为你揭示女生的 是如何炼成的,以及在成长期要注意什么。一 的理想状态。理想的 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修长 理想的 应该具备修长的线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匀称 双腿应该具备匀称的...

一建考试怎么学?来看高分学霸是如何备考的!

此刻有多少小伙伴和小佑一样在等待一建考试成绩呢?希望成绩早点出,但又怕自己没过,不愿面对现实 希望成绩晚点出,但万一自己过了,就不用这么担心了。备考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焦虑,如果你感到焦虑,不要试图压抑他,而是有意识转移注意力。这次就跟着小佑来看看一位一建学员的备考经验,看看别人在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