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岳父连忙改口叫他贤婿老爷,为何变化这么大?

2023-11-08 19:42:04 字數 2172 閱讀 2943

《范进中举》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看完这个故事,很多人心里也许会有一种疑惑:不就是区区一个举人为何会令一个人发疯呢?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要解开这个谜题,我们要从范进的人生经历去找答案。只有立足于当时的历史现实才能够理解他为何中举后会发疯。

据史书记载,范进是明朝人士,他连续参加了30多年的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可是他并没有气馁。

为了备考,他在家里很少做家务活,一有空便埋头读书。以至于他连五谷杂粮都傻傻分不清楚。家里的大小事务基本都是他妻子和母亲在操持着,为了考取功名,他也是拼了。

对于范进此等的行为,他的岳父胡屠夫实在是看不过去了,他经常挖苦范进说:你连饭都快吃不起了还考什么试?考了这么多年了,考出什么结果没有,你这不是癞**想吃天鹅肉吗?还让我女儿跟着你受苦。

每每这时,范进就不敢吱声,只得埋头听着任由岳父埋怨。

在他去赶考的时候,甚至连盘缠都没有,无奈他只好厚着脸皮去向岳父借钱。岳父胡屠夫知道他的德行,没有搭理他。最后范进只得向同行东凑西挪,才凑够了盘缠。

这一年,他已经54岁了,考完试回到家之后,他像往常一样开始准备下一年的赶考,因为年复一年的落榜已经让他对中举丧失了那份期待。他几十年都没有考中,心态可想而知。

也许是上天眷顾他的这份孜孜不倦的付出,在他五十四岁那年,他终于考中了举人。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直接晕了过去。

在他醒来之后,他一直在嘴里念叨着三个字:我中了,我中了……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旁边的人叫他,他都没有反应,显然是已经陷入了心魔。

乡邻看到这番状况之后,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大家纷纷出谋划策。这时候有人提议:只要找到范进平时害怕的人给他一巴掌,然后他就会醒过来了。

听到这,有几个人就开始说:范进最怕的是他的岳父胡屠夫,找到胡屠夫就行了。

于是人们便匆匆去寻找胡屠夫,当胡屠夫听到范进中举之后他也不敢相信,还以为是人们戏弄他的。

结果经过再三求证,他才知道原来这件事是真的。当人们让他去现场打醒范进之后,他果断拒绝了。他说:范进如今是贤婿老爷了,我哪敢打他呀,到时把我抓起来怎么办?

了解到他的顾虑之后,旁人开始鼓励他:怎么会呢?他可是你的女婿,不敢为难你的。何况你这是为他好啊,他如今这样的状态,哪当得了老爷啊!

在众人的鼓动下,胡屠夫终于放下了心理包袱,他就近找来一碗酒壮胆。然后便匆匆去找范进了,当他来到范进面前时,范进还在傻傻地喊着:我中了,我中了。

看到这场景,胡屠夫怒了,狠狠地给了他一巴掌:中什么中,我看你是考试考傻了,在做梦呢!

还别说,胡屠夫这一巴掌真是有用,范进一下子醒了。他反复问身边的人,自己怎么在这里,反复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中举了。

看到女婿恢复了正常意识,胡屠夫连连磕头致歉说自己也是万不得已才出手的,望贤婿老爷宽恕。而后他还对众人说:我就知道我家贤婿老爷是块举人的料,你看这不就中了吗!范进看了看胡屠夫,没有说话,然后他在乡邻的搀扶下回到了家。

回家之后,邻里乡里的人纷纷过来送礼,大家都把家里的好东西拎过来了,生怕错过了这个巴结举人的机会。

那这个举人到底是什么级别?能让人如此趋炎附势,想着法子去和他搞好关系。

根据史料推断,考中了举人起码是县太爷以上的级别,放在如今基本就是县长级别的干部了,掌管一个县的百姓,如果举人之后再高中那就更高的级别了,所以人们才会纷纷过来讨好范进。

通过范进的故事,有人就说当时的科举制度弊端太大了,对读书人的毒害也颇深,理应推翻这样的制度。当然也有人说这样的科举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好事,说明当时社会重视教育,值得提倡。

对于这个现象,你是怎么看的呢?

清朝科举背后的苦与甘 范进中举的传奇故事

中了中了真中了,我身穿一领大红袍。我摆也么摆,摇也么摇,上了金鳌玉蝀桥。这是 儒林外史 中范进考中进士后的喜悦之情,然而,范进中举的过程却是一个令人心酸又不乏传奇色彩的故事。清代的科举制度曲折而艰辛,背后隐藏着无尽的辛酸与挣扎,正如范进所经历的那般。在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举人的路途艰辛而不易。从童...

科举时代 范进中举后的狂喜与精神落差

在清代 家吴敬梓的名作 儒林外史 中,范进中举的故事成为了社会讽刺的代表。这经典故事揭示了当时中国科举制度的种种荒谬和社会不公,同时也反映了一个人从贫苦秀才到疯狂 的心理变化。范进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如果将他的官职放在现代,也许依然会令人感到震惊。科举时代下的范进。范进,一个年轻的秀才,生活贫困...

十年后,我懂了范进中举的执念

儒林外史 中的范进,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读书人。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科举功名,历经坎坷,终于在中年时中举。然而,中举后的范进却陷入了更大的困境。那么,为何范进一定要中举呢?这篇文章将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分析范进执着于中举的原因,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首先,从中国古代社会的角度来看,科举制度是选拔 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