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中国教育焦虑,分水岭 从“人人上大学”到“人人上高中”

2023-11-01 22:08:40 字數 5116 閱讀 2135

今日谈论教育话题吧。

不久前,教育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有意有序地扩大高质量高中招生规模,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于普通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之间分流的焦虑问题。”这次提及着实罕见,也引发了热烈讨论。

有人认为,这是近两十年来,教育界听到的最令人激动的消息之一。从数据的角度来看,现如今,进入高中阶段的困难似乎超越了进入大学的挑战。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最近发布了一份名为《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的报告,其中涉及到了以下内容:

全国拥有5.25万所初中,吸纳了1731.38万名初中生,较前年增加了25.94万名学生;在校学生总数达到了5120.60万人,较前年增长了102.16万人。这意味着这庞大的5000万初中生中,大约有一半可能无法进入高中阶段。

尽管各地的高中录取率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都按照“招生比例大体相等”的原则来规划招生计划。然而,这里所谓的“大体相等”并不等同于50比50的比例。换句话说,无论考生如何努力,其中一半人注定只能选择中等职业学校。

但是,对于大学,情况如何呢?去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和职业本专科录取了1014.54万名学生,大学录取率达到了85%,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59.6%。这不仅涉及外部的“形象”问题,也关乎内部的“实质”问题。

在外部“形象”层面,人们倾向于认为,家庭的孩子即使升入高中,不论表现如何,仍然有机会进入大学。然而,如果孩子进入中等职业学校,许多家长担心他们的未来将仅限于从事底层工作,例如拧螺丝、操作挖掘机或从事美容美发。

在内部“实质”层面,考虑到十几岁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大家印象中一直被视为“逃课、打架、玩游戏”的代名词,许多家长下意识地认为孩子的未来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认为“这辈子毁了”。因此,一些家长宁愿让孩子在普通高中里度过时间,也不愿意让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混圈子”。

对于上不了高中的焦虑情绪已经深刻影响了学校、家长和学生。从胎教、早教、兴趣班到补习班,家长们强调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以确保他们进入高中。他们甚至迫使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包括学习古筝、体育和美术等,只要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升学机会,家长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让孩子参与。家长们对孩子的控制欲极强,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教孩子英语,让他们参加绘画等级考试,小学三年级时,孩子们常常熬夜完成作业,初中时更是每天都在练习册和试卷前度过大部分时间。

尽管有些家长不愿意这样做,但他们也受到外界的压力,不得不让孩子参加这些活动。例如,我有个朋友,他的孩子在小学语文考了87分,他觉得这个成绩还可以,但老师却非常严肃地找他谈话,拿其他孩子的成绩与之做比较,让他感到很焦虑。

然而,普职分流是否真的如此可怕呢?深入研究“5:5”的数据后,情况似乎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严重。一方面,普职分流的比例并不像5:5那么夸张。普通高中一直在扩招,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一直在减少。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策一直倡导“职普比例大体相等”,但实际上,普通高中的招生一直更多,真实比例应该是4:6,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达到3:7。

根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去年的一篇文章,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从2023年的870.4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557万人,然后在2023年后才开始**。去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规模为484.78万人,较2023年同期减少4.21万人,从2023年到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已经连续9年减少。

职普比和中职招生人数趋势相似,从2023年的1.04下降到2023年的0.7。这是因为中职招生规模在缩减,与此同时,普通高中一直在扩招。

在过去的六年里,普通高中的招生人数出现了波动。除了2023年比2023年减少了7.34万人外,接下来的四年里每年都有所增长。2023年的招生人数比2023年增加了46.79万人,2023年又增加了36.9万人,2023年增加了28.55万人,2023年又增加了42.59万人。总的来说,普通高中的扩招规模在过去五年内增加了超过150万人。

因此,普通高中的扩招一直在不断进行,而现在更是公开强调扩招,预计未来扩招规模会进一步增加。虽然我们无法准确**未来十年会发生什么,但离“人人都能上高中”的时代可能已经不远了。

另一方面,即便有40%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大多数仍然会继续考大学。根据北大田志磊的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普遍实行高考制度,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升学率,而非就业率。根据他们对近1.7万份样本的调查,只有35%的学生选择就业,而有65%的学生选择继续升学,其中10%进入本科院校。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包括对口单招、五年一贯制和中本贯通,只有9%的学生选择参加普通高考,与普通高中学生一同竞争。

这篇文章中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强调了地域和家庭条件之间的差异。在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和中部地区,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60%的学生进入大专院校,而有约7%的学生有机会升入本科院校。

然而,在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大不相同,约有44%的学生选择直接就业,仅有4%的学生能够进入本科院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独生子女毕业后直接就业的比例只有31%,而有一个兄弟姐妹的情况下,这一比例升至36.1%,而对于有两个以上兄弟姐妹的学生,高达40.5%的人选择直接就业。这说明穷人的孩子们更早地投入到工作中。

然而,尽管普职分流的比例不是固定的5:5,中等职业学校一直在减少招生规模,而普通高中一直在暗中扩招,家长们为什么还如此担忧他们的孩子上中等职业学校呢?

问题的根本在于,高中生的身份在正常教育体系下是一种相对正统的身份。尽管我们可以从宏观角度**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国际先进经验,但仅仅通过“中职也能上大学”的口号来改变深刻根植的“上中专就废了”的观念是非常困难的。

专家们可以在电视、报纸和**采访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强调成功的途径有千千万,学校和职业不分上下,但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中等职业学校呢?这是一个不同的问题。

专家们可能不担心,因为他们有途径,有私人教育,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让孩子成为“小鸡娃”,上名校,甚至国际学校。然而,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呢?多少家长会愿意让孩子过度努力卷书?除了那些坚信“惟有读书高”或“惟有升官发财高”的家庭,我所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家长更看重的是孩子在15至18岁这几年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不一定要上本科。

因此,扩招的问题也涉及到家长之间的“利益争夺”。那些孩子能够进入高中的家长往往强烈反对扩招,因为他们认为中考应该是一场“优胜劣汰”的选拔,高中不应是每个人都能进的地方。而那些孩子不能进入高中的家长则欢呼雀跃,他们认为迫使十几岁的孩子进行强制分流是残酷的,应该等到他们的心智更加成熟时再决定人生道路。

因此,这个问题就像双减政策一样,变成了相互指责的问题。在内心深处,我支持双减政策,也支持扩招,就像之前讨论住家教师的问题一样,是否需要进行管制呢?

不需要过多关注,因为它对一般人并没有直接的影响。

一般人更加关心的是他们的同事、朋友、亲戚家的孩子是否表现出色,是否在普通学校的前20名,以及他们是否在参加课外辅导,以确保孩子能够升入高中。对于许多一般人来说,他们可能已经背负了房贷、车贷,每周还要面对996的工作压力,他们希望别人的孩子不要再在各个方面超越自己。

与此同时,那些能够每月支付三万元请家庭教师的人对我们来说可能并不相关。政策的制定通常是为了照顾社会的中间层级,而不是针对金字塔尖的人,因此,对于后者,这一政策以前没有太大影响,未来也不太可能有。

谈论这些人的情况往往只会让自己感到烦恼,而且浪费了宝贵的精力。双减政策和中考政策背后的逻辑相似,中国人最害怕的是别人超越自己。

普职分流政策的问题在于它将人们的攀比心态放大到了极致。在这一政策下,上方的人被视为已得利益者,认为他们走了捷径,而下方的人则被视为自己不努力所以注定要受苦。人们既怕看到兄弟在社会上过得不好,又害怕看到兄弟开着豪车。

即使中等职业学校也有升入大学的机会,但人们仍然害怕自己的孩子从事那些社会上不受重视的职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刻板印象难以改变。

过去的解决方法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高职招生规模,推动职业教育本科的发展,扩大大学招生规模,以拓宽中等职业教育的升学路径。这一政策的目标是鼓励家长们鼓励他们的孩子上中等职业学校,确保他们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一样有光明的未来。

举例来说,近年来,高考人数的激增并不是因为高中生的数量增加,而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大学的人数增加。2023年,中国开始实施“高职百万扩招计划”,而2023年的**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继续扩招200万”,结果是高职院校在三年内累计扩招了413.3万人。

目前,各省份公布的高考人数不仅包括普通高中学生参加的统一高考,还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参加的省级春季高考、对口招生考试以及高职单独招生考试。然而,尽管**努力夸大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将大学扩招规模扩大到了极致,但这仍未能解决家长们对学校分流问题的焦虑。

因此,或许应该转变思路,不再侧重于大学扩招,而考虑扩大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举例来说,教育部最近在发布会中提到的一些措施,如扩招优质普通高中,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农村中学,创建综合性高中,旨在提供学术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同时扩大普通高中的学校建设以增加招生名额。这种改变或许值得一试。

采用各种不同的招生方式,持续提高普职比例,从6:4逐渐调整到7:3,甚至8:2,9:1。这意味着分流仍将存在,但上高中的门槛将逐渐降低。

普职分流焦虑的根本问题在于分流的时间轴被不断延后,从初中延后到高中,从中考延后到高考。因此,本期讨论的主题是"缓解教育焦虑",而不是"**教育焦虑"。

短期内采用技术手段难以改变长期存在的社会思想观念。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可能需要采取更激烈的措施,如进一步贬值学历,鼓励更多人从事毕业后的非传统职业,如外卖员、网约车司机,汽车维修、美发、水电工作、瓷砖铺设、木工和漆工等领域,以及工厂流水线工作,这些领域的招聘更加困难,但工资待遇更高。通过这些措施,人们可能会逐渐减轻教育焦虑,但要真正**这一问题,可能需要数十年乃至一代人的时间。

“舒心”小课堂 4招教你缓解产后焦虑

阳东区东城镇舒心驿站心理资讯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宝妈们通常会感到既幸福又紧张。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如激素水平的变化 身材变形走样 家庭角色突然转变 孩子喂养带来的困扰 严重睡眠不足 出现焦虑 低落的情况总是难以避免。但是如果你的焦虑情况越来越严重。而且自己无法控制,就需要寻求帮助了。产后焦虑是常态,...

心理健康教育 了解焦虑的本质并应对它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焦虑已经成为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焦虑的了解和应对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感。本文将深入 焦虑的本质,提 对焦虑的方法和策略。一 焦虑的本质 焦虑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通常在面临威胁或压力时出现。它可以激发我们的应激反应,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然...

中国孩子的家长的教育焦躁,有解吗?

在学习成绩和才艺的竞争中,再加上社交 上盛行的炫耀孩子的风气,家长们似乎愿意包揽一切,代替孩子完成所有事情。我们为何如此焦虑呢?部分原因在于我们信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信念,使自己变得过于紧张和疲惫。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将内心的焦虑减轻,去体验一种只需观赏,而非改造的心境 只需提供鼓励和支持,而非施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