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来袭,解暑佳品酸梅汤怎么喝更养生

2023-11-04 17:55:08 字數 3741 閱讀 5149

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尤其是三伏天,气温高达40度以上,人们感到烦躁不安,容易出现口渴、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何在这样的高温下,保持身体的健康和舒适呢?有没有一种饮品,既能解暑降温,又能养生保健呢?

那就是酸梅汤。酸梅汤是一种传统的中式饮品,由乌梅、山楂、陈皮、甘草、桂花、冰糖等食材熬制而成,冰镇后饮用,酸甜可口,清爽解渴。

酸梅汤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更是一种有益的药膳,具有健胃消食、行气活血、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等功效。

对于夏季常见的暑热、消化不良、口渴、蛔虫等症,都有一定的预防和**作用。

那么,酸梅汤怎么喝才能更养生呢?酸梅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酸梅汤的主要成分是乌梅,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性平,味酸,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的功效。

乌梅中富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含量极高。

酸梅汤中还加入了山楂、陈皮、甘草、桂花、冰糖等食材,增加了酸梅汤的营养和风味,也增强了酸梅汤的养生功效。

山楂:山楂是蔷薇科植物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性温,味酸甘,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降脂降压的功效。

山楂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果胶、鞣酸、黄酮类等成分,对于消化不良、胸脘痞闷、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症,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陈皮: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子的干燥果皮,性温,味苦辛,入脾、胃、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柠檬酸、维生素b、c等成分,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胸膈胀满、咳嗽痰多、气喘等症,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甘草:甘草是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平,味甘,入所有经脉,具有补益气血、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

甘草中含有甘草酸、甘草苷、甘草素、黄酮类等成分,对于气血不足、虚劳咳嗽、痈肿疮毒、药物中毒等症,都有一定的**作用。

桂花:桂花是樟科植物桂花的干燥花朵,性温,味辛甘,入肺、大肠经,具有散寒止痛、温肺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桂花中含有挥发油、桂花醛、桂花酚、桂花苷等成分。

冰糖:冰糖是由甘蔗或甜菜汁经浓缩结晶而成的一种糖类,性平,味甘,入肺、脾、胃经,具有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和中益气的功效。

冰糖中含有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成分,对于肺热咳嗽、干咽口渴、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都有一定的补益作用。

综上所述,酸梅汤的养生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解暑降温:酸梅汤中的乌梅、山楂、陈皮等食材,都有清热解暑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热邪,降低体温,缓解暑热的不适感。

生津止渴:酸梅汤中的乌梅、冰糖等食材,都有生津止渴的作用,能够促进唾液和胃液的

润肺止咳:酸梅汤中的乌梅、甘草、冰糖等食材,都有润肺止咳的作用,能够滋润肺部,化解痰火,缓解咳嗽的症状。

健胃消食:酸梅汤中的乌梅、山楂、陈皮等食材,都有健胃消食的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消除胃部的胀满感。

行气活血:酸梅汤中的山楂、陈皮等食材,都有行气活血的作用,能够改善气血的循环,预防和**血液的瘀滞,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安蛔止痛:酸梅汤中的乌梅、甘草等食材,都有安蛔止痛的作用,能够抑制和驱除蛔虫,减轻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酸梅汤虽然是一种很有益的饮品,但是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喝,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喝,也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在喝酸梅汤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酸梅汤的酸性较强,对于胃酸过多、胃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的患者,不宜喝酸梅汤,否则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病情。

酸梅汤的甘草成分,对于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宜喝酸梅汤,否则会导致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症状。

酸梅汤的糖分较高,对于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宜喝酸梅汤,否则会影响血糖控制,增加体重。

酸梅汤的温度较低,对于体质虚寒、脾胃虚弱、月经期等情况的人,也不宜喝酸梅汤,否则会引起腹痛、腹泻、经血过多等症状。

酸梅汤的量要适中,一般每天喝一杯就可以了,不要过量喝酸梅汤,否则会造成营养过剩,影响身体的平衡。

酸梅汤的时间要合适,一般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喝酸梅汤,可以帮助消化,不要在空腹或者饭前喝酸梅汤,否则会影响食欲,损伤胃部。

酸梅汤是一种非常适合夏季饮用的饮品,它不仅能够解暑降温,生津止渴,消食化积,行气活血,安蛔止痛,还能够美容养颜,增强免疫力,提高精神状态。

酸梅汤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准备好食材,就可以轻松制作出一杯清爽可口的酸梅汤。

当然,喝酸梅汤也要注意适量和适宜,不要盲目追求,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量,才能喝出酸梅汤的最大功效。

“公伏热,母伏闷”,“超长版”三伏天来了,今年是公伏热到哭?

今年的夏季异常炎热,高温黄色预警接连不断,据说这将会是近年来最热的夏季。那么,什么是三伏天?为何今年的三伏天被称作 超长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所谓 伏天 就是指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而被细分为初伏 中伏和末伏三个时间段。今年的三伏天异常之处在于中伏不是以往的天,而是天,从月日入伏,月日进入中伏,而...

冬病夏治丨大家中医三伏贴来袭,三伏天必备调理神器

在中医传统理论中,夏天是人们yang气最旺盛的时候,阳气外倾,人体的血液循环也相对旺盛。而冬季则是yang气向内收敛,寒冷的气温容易导致人体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引发各种 冬病 然而,中医智慧告诫人们 治冬病,应在夏天进行。三伏天,也就是夏至 小暑和大暑三个时节,是中国最热的时期。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三伏...

今日“入伏”,今年三伏天不一般是“母伏”,会热到哭?看完懂了

今年的 三伏天 正式入伏了,而今年的三伏天是一个超长版的三伏天,有天。另外,在民间也有母伏和公伏之分,母伏就是比较的炎热,而公伏则比较的凉快。今年的入伏日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四,属于双数,因此今年是 母伏 所以今年的三伏天十分炎热。说到三伏天的炎热程度,主要还是看多种因素,如降雨量 厄尔尼诺现象等。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