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将至 一年里最宜补的15天!记得这3补,养好脾胃阳气足!

2023-11-28 00:05:12 字數 5515 閱讀 7167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它的到来标志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仲冬时节正式拉开序幕。

从养生的角度来讲,大雪节气正是人体进补调养的大好时机,保养得当可以健康整个冬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写道“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说到了大雪节气降雪量将会加大,出现的范围也会更广。古人还将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归结为三点,也就是“大雪三候

一候鹖鴠(hé dàn)不鸣: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这个时节是阴气最盛的时候,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出现求偶行为;

三候荔挺出:“荔挺”是一种兰草,它因感受到阳气而抽出新芽。

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吃穿住行都非常讲究顺应时节变化,因此各地也有着诸多风俗来迎接大雪的到来。

1、腌肉

俗话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很多地方的百姓都忙着腌制鸡鸭鱼肉等“咸货”,为过年做准备。

2、观赏封河

到了大雪节气,北方很多的河都被冻住了,人们在上面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观赏雪景。

3、喝红薯粥

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人们在屋里屋外都需要注意保暖。鲁北地区有“碌碡(liù zhou)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大雪之后因天冷不再串门,只待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大雪后,天气越发寒冷,人们认为先“补重阳”,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大雪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补肾气

肾水肾精不足肾气弱,而肾主藏精,肾气不足,人就容易觉得虚弱无力,没精神。而秋冬正是封藏之际,安安静静有助于肾气滋生,固护精气,冬季切记,莫要大汗淋漓。

除了身体不动,心也要静下来,这样才会肾气充足,阴阳平衡。让自己心静,最简单的便是数息法。

数息法,我们的意识很难被控制,而数息法是最实用的往内收摄的方法,吸气数一,呼气数二,吸气数三,呼气数四。吸气数九,呼气数十,再从十数到一。全心全意数自己的呼吸,随着我们的专注,呼吸也会变得深入顺畅。

很多人数着数着就走神了,不知道去想什么了,这时不用纠结在意,从头再来即可。

平腹深呼吸,两手交替,用手掌从胸口抚推到肚脐。鼻深吸气,嘴慢呼气。一分钟,心就静下来了。注意,手要从胸口窝处顺下去,一直顺到肚脐,安心定神;眼睛要闭上,有助于收回内心;呼吸,要用鼻子呼吸,长长地吸气,缓缓吐气,帮助我们内心的安定。

补元气:护腹暖膝

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入冬寒,我们腹部和膝盖关节最怕受凉,尤其中老年朋友,一旦受凉,轻则腹痛腹泻,重则关节疼痛,影响睡眠和行走。膝盖怕凉,可以戴上毛茸茸的护膝,温护我们的膝关节。

而肚子更为重要,尤其是肚脐,是元气的门户。胎儿时期,肚脐是帮助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和营养的生命开关,人体先天的禀赋与之密切相关。到胎儿降生,肚脐便成为元气元神的门户,内通五脏,外达四旁,前贯任脉,后应督经,加上位处中州,故成为人体的重要枢纽。

我们平时吵架、生闷气、吃寒凉,都会产生浊气浊水,这种浊气停而不走,阻碍气血正常运行。

咱们有艾灸习惯,能够熟练操作的可以使用隔姜灸,在艾绒的基础上配合生姜,姜归脾、肺、胃经,且本身就是散寒的利器,对于祛腹内的浊气浊水等都有帮助,很多体寒体虚之人,特别适合用隔姜灸的方法,祛除陈寒浊气。

但隔姜灸对技术有一定要求,否则容易烫伤**,咱们不会操作艾灸的朋友,那么就可以试试这款南怀瑾大师的一种肚脐灸方法,在睡觉时便可艾灸,而且无烟无明火,非常方便,可以帮身体排湿、驱寒、补阳气。

首先准备三样东西,艾绒、桂圆肉和花椒,这三种东西,放料理机里打成黏糊糊的样子,可以捏成球就可以了,做完可以用保鲜膜一个个的包裹起来,睡觉前,塞进肚脐眼里,**不敏感的,可以用医用贴糊上,敏感的就用保鲜膜,只要不让这个小球掉下来就行,这样肚脐灸(贴)就完成了。

这三味性味都偏温热,且都归脾经,能的阳气补得妥妥的。除了艾草有补阳之效,桂圆肉,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的作用,主要起到补益的作用,可以健脾气,补心气,用于气虚、乏力、瘦弱,也用于脾虚导致的问题。

花椒温中散寒,祛湿止痛,这三味一结合,体内的寒气驱散了,阳气提升上去了,非常适合寒冷的冬天使用。若是觉得制作起来麻烦费力,可以试试这款现成的肚脐贴,依照道家古方配置,配以龙眼、花椒和艾绒等物。

每一颗都用蜡纸封好,放在玻璃瓶内,用的时候拿一颗,非常方便,打开后浓郁的艾草香夹杂着花椒的独特气味,小小一粒,蕴含充足的阳气,用它来补阳,最为适合。晚上睡前贴上,第二天起床撕下,一点都不耽误工作生活。

若是担心上火,我们可以在脚心处也贴上一个,坚持下去会发现腹部温温的,身体也有劲儿了,这都是阳气充盈的表现。(肚脐贴孕妇禁用)

如果你也有以下几种情况,就用肚脐贴来调理下身体吧。

吃生冷的食物容易拉肚子;

怕冷,经常手脚发凉;

腹部凉,宫寒,痛经;

四肢凉、体内湿气重;

脸部、头发爱出油;

体寒怕冷,阳虚;

睡不好;抵抗力弱,容易受寒。

脾胃虚寒、身体有痰湿;

补脾胃:饮食平补

这个秋季最后的节气,要好好为冬季囤储能量了。牛肉煲,羊肉汤,鸭子鲈鱼,一切美食都在向我们。

从养生的角度看,牛肉蛋白质高,脂肪低,加上味道鲜美成了人们此时进补的头号之选。且牛肉补中益气,强健筋骨,还能暖身体,实为深秋的补益佳品。

若是容易上火的体质,轻易不吃牛肉,还可以选择鸭肉,滋阴润肺,适合干燥的秋末食用,特别是闽南地区,到了大雪时节,鸭肉成了家家户户的煲汤首选。在炖老鸭汤时,还可以加一些山药进去,健脾养胃又益肺。

大雪后,街头巷尾的糖炒栗子香藏不住了,“栗香市前火,菊影故园霜”, 炒栗子之美味,不但井市百姓,就连乾隆皇帝也格外青睐,据传,他曾专门写过两首诗赞誉炒栗子,“堆盘陈玉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等魁烧。”

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益气的作用,而且能为身体提供足够的热量,抵御寒冷,在大雪时节,不妨来点栗子吃吃吧。

依据往年的经验来看,此时进补多,但补不进去的也不在少数,每逢秋末大伙聚在一起时,身边朋友总会说,这秋天该进补,奈何咱吃了几口就撑,这东西也不往下走,只能看着美食干着急。

咱们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都对应着脾,秋天也不例外,此时脾当令,我们的食欲会好,特别想吃吃喝喝,但若是脾胃虚弱,一则扫了我们进补的性质,二则此时无法进补,身体能量就会缺失,吃进去的也无法转化为有用的气血,还给身体增加负担。

建议您在饭前饭后,都来上一块这个八珍糕,先把脾胃给养好了,再不迟。这个八珍糕可是从古时传下来的,在古代是为皇帝太后调养脾胃用的,古时宫廷饮食的奢靡都有耳闻,慈禧太后的满汉全席,常年食用这些肥甘厚腻的食物,那他们靠的什么养好脾胃的呢?

靠的就是这御医研制出来的八珍糕,由八种健脾养胃的食材组成,做法不难,只需备齐八种食材,想做着吃的朋友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做。

准备党参或人参30克、白术30克、薏米50克、茯苓、莲子、芡实、山药各50克、白扁豆30克、 小麦粉适量。把上述食材研磨粉,加入水和成面团,喜欢吃甜可以加点蜂蜜,之后团成一块块小糕,上锅蒸熟,一般蒸40分钟即可。

孩子每天吃1块,饭前吃。大人每天2~3块,饭前饭后都。若是觉得准备的食材太多难以备齐,可以看**这款现成的古方八珍糕,在选材上稍作了改动,口感吃起来更香糯,还额外添加了化积的好物,鸡内金。

但凡脾胃中有瘀堵,鸡内金都可以疏通,清理掉,为后续食材发挥性味清理障碍。砂仁化湿,有辛香温散的特点,入脾胃经,善芳化中焦之湿浊、温理脾胃之滞气。

麦芽甘平,行气健脾,尤其化淀粉性食物;茯苓健脾祛湿,让脾气得以上升,薏仁健脾利水,让湿浊得以下行,与茯苓搭配,一升一降。

莲子清心醒脾,让脾胃焕发生机;山药在健脾时亦有养肺之效;山楂味酸,增进食欲,这三味,既补脾又收涩,还能让我们的食欲大开。

这款古方八珍糕脆片,有补有通,有升有降,平和不偏,用山药去补,用茯苓去疏通;用莲子去补,用山楂疏通;用麦芽去补,用鸡内金疏通。薏米微寒,有砂仁的温和之性去化解,使整体达到平衡,补而不腻,补中有疏。

它既保留了八珍糕健脾养胃的营养特性,又增添了酥脆的口感,不像我们平时提起来养生食物那般寡淡无味。

这款脆饼在传统八珍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更适合现代人的脾胃需求,想要知道有没有用,关键看食材的搭配,这款脆饼的配料很简单,食材也较为丰富,有莲子、薏米、山楂、鸡内金、麦芽、茯苓、山药、砂仁、芝麻、白扁豆、人参、鸡蛋、食盐、水、小麦粉,而且没有添加蔗糖,用的是麦芽糖醇液,因此即使是不能吃甜不能吃糖者都能放心食用。

要知道食材也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你用心对待它们,珍惜它们,反过来也能得到食材回馈给我们的营养和健康。每天来2块,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当代的“懒人”,也不用费心思想着怎么搭配才能养脾胃,直接吃就行了。

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的,有股淡淡的焦香味儿,不同于传统养胃糕点寡淡无味的口感,这款适口性非常不错,轻薄酥脆。独立小包装,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养养脾胃。但因含有人参,故而14岁以下的小朋友不宜食用哦。

以下是八珍糕的适用人群:

1、 【脾胃虚弱者】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2、 【日常养生人群】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益智安神、延缓老迈的保健作用。

3、 【需要补虚的人群】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所以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4、 【气虚血虚的人群】都非常适用。多吃八珍糕可以培补体内血气,而只要人体的血气充足,那么才会有抵御外邪的坚实基础。

大雪时节,记得给身体补一补,这三方面的补益,可别忘啦。

“小雪吃三鲜,一年病不沾”,小雪将至,“3鲜”指啥?别不懂吃

小雪节气 小雪是中国节气之一,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它标志着寒冷的季节正式开始。有一句古语说 小雪吃三鲜,一年病不沾。这里的 三鲜 指的是三种适合冬季吃的新鲜食材,寓意在小雪时节注重进补,保持身体的健康。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种美味的食材,以及它们的独特做法。一 平菇 清新爽口的菌类食材 平菇,是一种形...

“小雪吃四鲜,一年病不沾”,小雪将至,“4鲜”指啥?别不懂吃

小雪时节,最适合享用的一道美味就是平菇。这种扁平状的菌类食材不仅外形特别,而且口感清新爽口,营养丰富。平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纤维素 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誉为 素中之荤 糖醋平菇是一道简单却美味的做法。首先,将平菇洗净并撕成小朵,焯水过凉备用。然后,将葱 姜 蒜切末。将生抽 醋 盐 淀粉搅拌均匀制成料汁...

暴雪 大暴雪将至!看好时间

暴雪 大暴雪将至!预警各项措施备受关注根据月日省气象局发布的明显雨雪 寒潮降温及大风天气过程预报,预计在月日午后至日夜间,全省将迎来明显雨转强降雪的天气。这次天气过程受到了高空低涡和地面南方气旋北上的共同影响,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将出现区域性暴雪 局部大暴雪,降雪伴有寒潮降温及大风。根据预报情况,我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