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理利己主义

2023-11-15 22:00:58 字數 1509 閱讀 1291

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里讲述了一个读者熟知的故事。

牧羊人盖吉兹(gyges)在追赶四处散开的羊群时,误入了一个洞穴,并且在泥板地上发现了一枚可以隐身的金戒指。于是盖吉兹利用魔戒进城隐身杀死了国王、夺取了王位,并与女王结婚。魔戒满足了他的每一个需求。让他如愿以偿。

许多人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教训是,人生而自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我们手握权力,就可以为所欲为,我们总是会寻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不会关心自己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

不过,现实世界没有可以让人隐性的戒指,同样,文明社会中的人不会有绝对的权利。但这改变不了我们(自私)的基本动机。唯一能够控制我们的就是——如果我们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会不会遭受痛苦?

心理利己主义

心理利己主义认为我们帮助别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我们信守诺言,也是为了取信于人。

我们之所以不杀死敌人,因为担心有一天自己也会被干掉。无论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我们都想要同样的东西:尽量让自己活得更好。

该观点告诉我们,最终激励人类的只有一件事:自己的利益。同样,心理利己主义也允许我们不必总是出于私利——我们也可以通过取悦他人摆脱困境。当我们想取悦他人或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时,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会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

以上的各种动机都是为了自己最终能得到好处,这种好处相当于获得一些好的东西或防止坏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

如果这个理论是真的,就不存在利他主义了。即,人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就不可能为他人造福了。于是,问题出现了,心理利己主义有何的伦理意义?

心理利己主义伦理

利己主义影响巨大,其含义的逻辑论证过程如下:‍‍

1、如果心理利己主义是真的,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是利他的。

2、如果我们不能做到利他,那么利他就是不是我们的义务。

3、因此,如果心理利己主义是真的,那么利他主义就不是我们的义务。

在第一和第二个前提条件下,第三个命题就是真的。‍‍逻辑推理令人震惊!如此的自私自利,如何破?

伦理学家为了打破这个困局,发现了几个办法,例如,诉诸良知、将自我的利益扩大到他者的利益,以此来获得伦理上的平衡。

尽管我们都不是圣人,但是完全自私自利的人也很少见,即,在心理利己主义的驱使下,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让自己看起来的更好、更无私、更慷慨。

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看起来很好的表象,是值得追寻的。这是因为当我们相信眼见为实的时候(即,通过利他来利己),表象就是真实的——也是符合现实的,除非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表象。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文章**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非第一原创,请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到底什么才是对的?利己主义和民族主义哪个应该被批判?

好几天没更新了,去了趟广州,南方和北方气候的差异在下飞机的刹那有了明显不同的感受。两个不同的地方,景色 气候 感觉都不相同。朋友发小 过来,内容是关于小学语文文字读音的变化,很多字都发生了读音方面的变化,家长们疯狂吐槽 变来变去孩子是没法交了。我和朋友说 变化的,又何止读音呢?时间会让我们的容颜衰老...

什么是犹太复国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殖民主义,以及巴勒斯坦问题,这三个词汇似乎是紧密相连的,但它们之间究竟有何关系?本文将深入 这三个词汇背后的历史和含义,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什么是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是一种思想运动,主张恢复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的民族国家,结束他们在全球流离失所的状态。这个思想...

心理学中 回溯童年 的意义是什么?对后续治疗有何帮助?

你会发现,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时很喜欢做 问题回溯 就是把现阶段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的某个或者某些经历,抑或是某个人建立关联。但这种 童年回溯 是有利有弊的。就是当应激源无法回避,或者不可改变时,来访者在知悉自己心理问题的根源之后,反而会加重无助感和绝望感。比如一个原生家庭有问题,但尚未经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