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联盟与侠之大者

2023-11-30 07:20:45 字數 1867 閱讀 1118

在先秦时期,侠义往往会被别人利用,即便自己掏心掏肺,一往无前,也往往成为某些人谋求私利的工具。就像聂政姐弟的悲情故事一样,他们的侠义情感被别人利用,最终以悲剧收场。

在东汉洛阳的刺客联盟“会任之家”,聚集了大批流民侠客,他们平时接受会任之家的委派去杀人,每完成一次任务,会得到数额不等的奖金。这些刺客们虽然是死士,但也要遵守相应的章程,拼命杀死上级要求杀死的人物,完不成任务是拿不到钱的。

当时洛阳的杀手遍地,一到下午下班的时候,满大街都是哀哭和惨叫。每回敲鼓的警报响起,受惊乱跑的人就会把情况搞得更糟,以至于“死伤横道”。刺客们故意挑这个时候下手,就是为了事后好趁天黑隐匿自己。人们就算把鼓敲坏,该抓不到的刺客还是抓不到。

联盟一边向客户收取**,一边尽量地压缩支出。他们雇用大量未成年人执行杀手任务,这正是市井中那些崇拜侠客而生起模仿之心的“任侠儿”,是刺客中最便宜的一种。

任侠儿都是些十几岁的少年,由于没什么教养,又崇尚联盟里素有威名的“大侠”,便心甘情愿地成为这些“大侠”的小弟,有时候是小弟的小弟。他们在成年“侠客”的指挥下做事,收钱极少,有的甚至不收钱,只以忠义激励,他们就能义无反顾地做事。任侠儿具体的分工,一般由抽签决定。因为他们平时喜欢拿弹弓打路人玩乐,所以抽签就用弹弓的弹丸。抽到红色弹丸的杀武吏,抽到黑色弹丸的杀文官,抽到白色弹丸的负责办丧事。一个个愿赌服输,绝无怨言。任侠儿就这样变成了得利者的替死鬼。

当然,我们也不必对历史上的“侠客”大失所望。

现实中,还是有不少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他们崇尚道义,根本不会为权贵去杀无辜之人,也不会依据自己的喜好和亲疏关系去弹压、震慑弱小。他们明辨是非,热衷于靠武力主持正义,保护弱小者不被欺侮,以刀刃相加的手段,去对抗贪赃枉法的恶徒、**他们有时候甚至为了心中的正义对抗朝廷和官府。

从古至今,侠义精神代代相传。明末清初的大侠裘信甫,为庄氏明史案的受害者申冤奔走,挽救了钱塘陆氏、仁和范氏、海宁查氏三族,使他们幸免于难。清末大侠王正谊,也就是闻名天下的大刀王五,原是个走镖的,却有满腔的热血,曾护送不阿附权贵因言获罪而被贬张家口的御史安维峻。他又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以兄弟相称,为谭嗣同传授剑术。梁启超非常佩服他们,说他们“以道义相期许”。戊戌变法后,王正谊尽力护卫谭嗣同的安危。在谭嗣同**后,他倾尽全力营救。但谭嗣同已经决心赴义,拒绝了王五的好意,这使王五悲痛欲绝。谭嗣同被杀后,因为牵涉甚大,没人敢去收尸,“侠客(王五)伏尸大哭,涤其血殓之”。

正是因为侠客们仗义疏财、不求回报、为国为民的壮烈情怀,引发了人们的敬仰之情。明清以来,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侠义**,如《三侠五义》《小五义》《施公案》等。**中,侠客铲除恶霸,扶助弱小,匡扶正义保护贤官,抱打不平。“侠义之书一续出人必争先快睹”,一时间洛阳纸贵。凡听书、看书之人,无不生侠义之心。男女老幼,都知道这些感人肺腑的侠义故事,为**中的情节拍手称快于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人们形成了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是非观。每当国难当头,英雄儿女前仆后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正是侠义思想的印记。

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舍身换来了后世的和平岁月他们不为贵族报私仇,把人民当成知己将百姓视为至亲,这才是真正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大侠与刺客 鲁智深与武松之争

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 水浒传 中,有许多英雄豪杰,但其中有一对异姓兄弟,鲁智深和武松,他们的故事在众多英雄之中独具特色。这篇文章将深入 鲁智深和武松之间的争执,展现他们的不同特质,以及谁更值得尊重的问题。鲁智深和武松,虽然不是亲兄弟,却在梁山聚义后成为了形影不离的伙伴。他们的友情在整个水浒传中独树一帜...

大侠与刺客 鲁智深与武松的义气与冷静

梁山好汉,义薄云天,同生共死,但在那个充满江湖豪杰的世界里,有一对异姓兄弟,鲁智深与武松,展现了不同于常人的义气与冷静。他们之间的争执和行动引发了许多思考,让人深思,到底是大侠鲁智深更值得尊重,还是刺客武松更加冷静明智?鲁智深和武松,虽然不是一母所生,但却展现出了真正的兄弟情谊。在这个义薄云天的世界...

《侠客行》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聂政刺韩傀,史上最能打的刺客

聂政倒霉了,他冲上去的时候,把韩王当成了韩傀,结果被韩王给抓住了。韩傀见状也是一惊,他并不知道聂政是来刺杀他的。韩王对韩傀说 看来这个人是冲着你来的,你快放开我。韩傀赶紧放开韩王,两人一起出手阻止聂政。聂政被四下夹攻,虽然勇猛,但是终究只是一个人,没办法抵挡住众人的围攻。最终,聂政被韩傀的手下 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