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百千万工程” 塑造乡村新美学

2023-11-16 18:05:08 字數 6642 閱讀 3273

万亩稻田成为高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名片。叶丽梅 摄。

旺林艺术花园把花卉种植与研学、旅游相结合,吸引了不少游客。受访企业供图。

跑到万亩稻田,看到秋收景象,整个人很舒服,跑起步来也很舒畅。”“高明的乡村景色美,路况畅通。”近日举办的佛山(高明)乡村半程马拉松(下称“高明稻马”)主打乡村路线,高明的美丽乡村在不少跑友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乡村振兴是“百千万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高明正通过实施乡村发展提速争先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特色文旅,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力争推动乡村振兴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在高明稻马欢乐跑终点万亩稻田,金色水稻迎风起舞,游客可赏丰收色调,尝美味龙虾;在半程马拉松终点盈香生态园,花海、萌宠、机动游戏等游玩项目丰富,游客们可尽情释放压力;在荷城街道石洲村,旺林艺术花园、1922农场部落等农旅项目迎来一拨又一拨游客;在杨和镇石水村,曾经的“脏乱差”典型已华丽蝶变;在明城镇明阳村,红色研学品牌日渐打响;在更合镇白洞村,绿色“小茶叶”撬动富民“大产业”……这些画面,正是高明落实“百千万工程”,打造乡村新美学的生动注脚。

撰文:朱苏娇 盛正挺 明组宣。

丰收之美。农业现代化成效初显。

佛山第一峰”皂幕山山坡上,依山而筑的梯田已一片金黄,稻香弥漫。皂幕山梯田计划于今日收割,杨和镇石水村将使用皂幕山梯田稻米制作伴手礼,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产品。

高明是佛山的农业大区,拥有全市超1/3的耕地面积,一直以来都是佛山主要产粮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明粮食播种面积达8.6万亩,提前完成佛山下达高明的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今年高明晚造水稻种植面积达3.3万亩,预计产量平稳。

近年来,高明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万亩千亩工程”,大湾区(高明)都市农业现代化综合示范园区规划成效初显,现已创建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有花卉产业园、富硒丝苗米产业园、吉田智慧农业科技园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

随着晚造水稻陆续开割,高明田野间一派丰收繁忙景象。11月13日,位于明城镇的高明富硒丝苗米产业园核心区内240吨稻谷烘干中心正式投用,补上了明城镇水稻机械化烘干短板,让稻谷干燥入库,颗粒归仓,实现了粮食的安全高效储存,为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明坐拥“六山一水三分田”,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三洲黑鹅、合水粉葛、更合生姜、富硒大米等众多特色农产品,素有“材源高明”的美称。“秋风起,粉葛靓。”合水粉葛已陆续开挖上市,冬至前后将迎来大丰收。土褐色的外表,还带着条纹的褶皱,合水粉葛虽相貌平平,但因口感软糯清甜,甘香无渣,且具有食用和药用功效,成为高明有名的农特产、佛山首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今年3月,高明创新实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252”工程,提出要做大做优“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百亿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高明在明城镇苗迳村集约约4000亩山地,以三洲黑鹅为主导产业,打造高明畜禽现代养殖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以及2.5万只三洲黑鹅种鹅育种基地。目前,高明区畜禽现代养殖示范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海鹏、海达、海航兴发、顺盈4家养殖企业已进驻,海鹏、海达年内预计出栏量达100万羽。

融合之美。“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

高明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发挥农业“接二连三”作用,深入推进农业“万亩千亩”工程,规划建设农业总部经济孵化基地,启动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打造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区,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挥制造业对农业的反向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预制菜等产业,以智能制造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截至今年三季度,用于发展三洲黑鹅屠宰、熟食加工项目的58亩工业用地已完成桩基础报建工作。可以预见的场景是,待该项目建成投用后,高明三洲黑鹅将实现养殖、屠宰、加工熟食一条龙,这将有力助推高明三洲黑鹅产业发展。

葛根粉、葛根面、葛根曲奇、葛根粉丝……禾田农业、禅农公司等企业则积极开展粉葛种植、深加工研发等工作,不少深加工产品已上市,受到食客的追捧。

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预制菜等产业外,高明还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农旅项目的兴起带旺乡村,激发乡村活力,让乡村更美更富,也更有知名度。

天气晴好,以花卉艺术研学课堂为特色的石洲村旺林艺术花园很是热闹,迎来一拨又一拨研学团,每天上千名小学生进园了解花卉种植知识、观赏四时花卉、玩游戏等等。

石洲村内无一家工业企业,村集体以农业为主,特色产业是花卉种植。近年来,石洲村通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及旅游业,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振兴路径。统计数据显示,石洲村2023年集体经济为1950万元,比2023年的900万元增长超100%。沿着石洲大道错落分布的旺林艺术花园、1922农场部落、凌云花谷等农旅项目,成为石洲村的一大特色。

视线转到“三谭故里”、泰康山下,革命老区村庄石塘村正焕发新活力。位于村内的花田喜事农耕创意乐园投资规模8.6亿元,串联石塘村、泰康山、官迳水库等周边乡村振兴元素打造集“文旅+农旅”新型旅游综合体。

走进花田喜事农耕创意乐园,会发现园区与村庄完美融合,石塘村就在园区内,不少村屋的外墙都画上了民俗墙绘,充满乡村生活、农耕文化气息。在花田喜事项目带动下,石塘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比3年前提升了62%。

高明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曾洁表示,花田喜事农文旅融合效果凸显,激活了乡村的造血功能,也推动石塘村有了更好的人居环境。

宜居之美。乡村承载力持续提升。

这里挺好的,值得大力宣传,让更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日前,2023第二届高明恳亲大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举办,大会前嘉宾们参观了海天娅米的阳光城堡、明城镇侨胞之家、东门圩1475街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原顾问吴文彬对东门圩1475街区连连点赞。

全国政协原常委罗冠宗后人罗伟虹也有同样的看法,看到东门圩1475街区内保存着较好的旧时风情特色建筑集群,她立马拿起手机拍照留念。“在传承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广东做得挺好的,像这样的街区就很有特色。”

明城镇是高明区的老县城,是一座超500年的历史文化古城。位于明城镇明阳村的明城东门圩曾是明城烟火气最旺的地方,客商云集。但随着时间变迁,明城东门圩渐渐沉寂,繁华散去。经过活化改造,东门圩老街重新焕发活力。去年12月,“东门圩1475”首期街区“开街”,聚集中式轻餐、品牌美食、网红茶饮、轻奢潮牌、炫酷电玩、精品文创、特色特产等业态,成为高明一大热门打卡地。

成功改造的东门圩再次聚拢了烟火气,而这也意味着通过升级改造,明阳村的承载力大大提升,增强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让更多人愿意回乡投资、工作。

目前东门圩二期项目正加快建设中,计划投入约2300万元,改造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超八成工程量,预计年底前竣工并进入招商,明年3月份左右将向市民开放。

荷城街道扶丽村,东临西江,背靠犀牛山,依山傍水,历史悠久。通过开展大规模整治行动,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扶丽村日渐美丽。

走进扶丽村,两边的村道墙绘展现了扶丽村历史文化及舞龙、舞狮、荷花、濑粉等高明文化。扶丽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种满花草的庭院、五彩的墙壁绘画,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来到扶丽村寻找“诗和远方”。扶丽党支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产业发展,扶丽村旧村租金普遍提升约30%。

这些正是高明乡村美丽宜居的缩影。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高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目前,高明超九成行政村(居)已达美丽宜居村标准;荷城街道石洲村、杨和镇石水村、明城镇新岗村、更合镇吉田村4条第二批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通过市级验收,被授予“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明阳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聚焦。高明将基层党建与惠民服务有机结合。

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活用基层阵地。

提档多样化服务。

梅菜肉饼、青椒炒肉、青菜,加上香喷喷的米饭,被分开盛进铮亮的餐盘里,盖上盖子,再装入保温箱。随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热腾腾的饭菜很快就被送到村中30多位独居老人手中。这是他们11月15日的午餐。

这不仅是佛山市高明区清泰村党群服务中心雷打不动的情景,也是高明落实“百千万工程”、做实基层阵地、创新基层服务的真实写照。

依托近年建设的基层党群服务阵地,高明将基层党建和公共服务相结合,围绕便民、惠农、助企、暖“新”、爱“留”,提档升级多样化服务,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打造成为群众“渴了有地方喝水、热了有地方乘凉、累了有地方歇脚、烦了有地方倾诉”的服务载体,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

服务1实施关爱老幼项目 提升留守群体获得感。

每天买回来的肉菜都由我们的工作人员看过,保证新鲜。”杨和镇清泰村党委书记杜景鸿说。

清泰村户籍人口约3800人,60岁以上老人有700多人,约占户籍人口的1/5,常住在本村60岁以上老人有400多人。如何方便快捷地解决独居孤寡老人、低保户吃饭问题,成为村党委的心头大事。

2023年5月,清泰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内设置长者饭堂,建立了居家养老大配餐的模式,搭建了“厨房+长者饭堂+入户”**配送链,并由村党委书记和副书记严格把关饭菜质量以及配送时间,让老年人用餐更安心。

在长者饭堂的探索和实施中,清泰村活用党员联系户制度,饭菜配送员逐步成为贴心的“村中管家”。例如,配送员曾经遇到老人在家中晕倒或摔倒数小时无人发现的情况,当即送院就医,及时排除险情。

我们要求配送员每次送饭必须询问老人情况。”杜景鸿说。配送员实际上还是“家访员”,助力村委会及时掌握独居老人的身体健康等情况。

围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所需,实施各类党群共建项目的,不止是清泰村。

更合镇白石村陀柳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设立“幸福‘逸’站”,常态化提供免费体检、趣味课堂、长者就餐等服务,提升长者生活质量。

更合镇版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实施“无忧学堂”,由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志愿者等轮流每天为村中儿童开展课后辅导及假期兴趣培训,解决偏远革命老区村儿童课后及假期照看问题。

孩子们的课后时间和假期时间更充实了,家长们就安心了。”版村村党委书记麦志航说。

服务2设立镇级服务窗口 拓展办理事项。

围绕“强村赋能”,高明在辖区人口密集、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行政服务综合窗口,推动镇***事项下沉村(社区),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服务窗口开到了家门口,办事省时又省力。我骑电动车两三分钟就到了,这里人很少,不用排队,很快就办好了。”荷城街道中山社区居民莫禹雪为荷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中山分中心点赞。

莫禹雪当天办理的是生育三胎的申请登记,从进入荷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中山分中心,到在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完成办理,整个过程仅10来分钟。

去年4月,荷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中山分中心、庆洲分中心、江湾分中心在各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306项镇街***事项在村(社区)一级就可实现一窗通办,这是高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的一次有益探索。

分中心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办事”运行模式,实现三个层级间的高效联动、无缝衔接。

市民只要在分中心的综合窗口成功递交材料,就不需要再另行跑其他部门去办理行政审批业务,剩下的流程全部由分中心的工作人员代为流转,“这大大方便了群众,也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效率。”荷城街道办事处吴海燕说。

服务3打造惠农服务平台 助力村民增收。

围绕“强村富农”,高明在新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站点),免费为农户、农创客等提供展销、寄售等服务。

去年6月底,明城镇明阳村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该中心占地约3200平方米,其中仅200平方米用于办公场所建设,剩余3000平方米均用于服务群众。

该中心整合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多元力量,以“线下集市+线上直播”的方式,拓宽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供销渠道。其中,线下集市开设“高明特产”专区和“明阳一村一品、合水粉葛、高明红茶叶、对口帮扶、万亩坚果”五个专柜,展销高明富硒丝苗米、明阳村有机火龙果、野生无花果、高明食材预制菜系列等200余种本地特色农产品;线上直播则借助广东省农产品直供配送“粤供优选”品牌渠道网络,同时通过抖音等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直播带货,销售高明优质绿色农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明阳农产品展销中心销售土特产的营业额已达190多万元。

为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教育阵地功能,该中心还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到村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2100多人次。

服务4搭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 畅通助企渠道。

围绕企业和职工需求,高明在产业园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建、社会服务等资源,打造集党性锤炼、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为一体的红色阵地,构筑职工“温馨之家”。

目前,荷城街道产业园区、更合镇白石园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开设了志愿者之家、党建书吧、人才会客厅等功能区,常态化开展各类惠企利民主题党日等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超百场,服务覆盖210多家企业、5万余名职工。

其中,荷城街道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富湾工业园,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设展示区、服务区、活动区等几大板块,集展览展示、办事会务、教育培训、志愿服务、交流活动于一体,是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建服务阵地,能满足园区企业和职工需求,是企业职工的第二个“家”。

通过开展午间惠职工艺术社、职工子女夏令营、“自选式”和“订制式”主题党日等活动,该中心建立党组织联系关爱人才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服务人才的政治优势,帮助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育才稳才留才。

服务5建设新业态红色驿站 凝聚基层治理“微力量”

围绕凝聚和服务新业态就业群体,高明以“党建+商圈”联动的形式,在商圈广场建设新业态领域红色驿站,目前已建成开放新业态领域红色驿站4个,统一配置书架、饮水机等设施,打造新业态就业群体共建共享的红色服务阵地。

今年1月7日,高明首个专门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打造的户外红色驿站正式启用。

这个位于明湖社区钧明城商圈户外广场的暖“新”站点,占地面积约26平方米,统一配置书架、饮水机、空调、充电端口等设施。

驿站对外免费开放,保证外卖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工作者“休息有书读、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俨然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暖心之家”。

结合基层治理全科网格建设,高明成立明“新”网格队伍,择优遴选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高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打造基层治理“红色哨兵”。

“百千工程”领变沂蒙乡村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创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百千工程 领变沂蒙乡村。今年以来,临沂市锚定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 的目标定位,创新实施 百千工程 以行政村为主体单位,抓点连线成片,分三个周期进行整治提升。第一个周期为年,全力打造个示范村 提升个整治村,确保 一年强基础见成效 两年大变样求突...

以乡村人才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

原标题 以乡村人才振兴助力 百千万工程 年月,中共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通过 关于实施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 提出要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这为广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明确方向与路线指引。乡村振兴...

“千万工程”二十年,他们相遇在乡村礼堂

在浙江的乡村走一走,很容易就被一家家农村文化礼堂吸引了目光。这些外形朴素的建筑,往往内有乾坤。婚丧嫁娶 文化娱乐,文化礼堂在乡村,逐渐成为一个地标。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年,浙江杭州临安上田村建起了第一家农村文化礼堂,年后,浙江已有万余家礼堂,几乎覆盖了每一个村庄。正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的文化礼堂,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