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荷散文丨雨后的路

2023-11-26 00:05:08 字數 1901 閱讀 2213

雨后的路

文/晨荷。雨后,漫步在城北的生态廊道,别有一番景象。

雨后的生态廊道是挂在豫西小城的一幅画,独特,自然,悠远,清新。

行走在这幅画中,你就是这画中的人。你看花,花似乎也在看你,明明那么娇艳,却低着头模样含羞。你看树,树一排排扑向你,鹅黄色的叶子被雨洗得鲜亮鲜亮。你只管顺着这鲜亮往前走,不知是树引着你往前,还是路引着你往前,不知不觉中,你已在画中,走得很远。

路边,花叶地锦的叶子像花瓣一样,把长长的藤婀娜地攀缘在崖壁上,原来它也知道自己作为叶子却像花瓣一样美呀。

草木犀星星点点的花并不起眼,但这种植物好喜欢聚集在一起,整面崖壁都被它们占领,就有了很壮观的样子。

在花叶地锦和草木犀之间,豌豆秧极力伸展腰身,为豆荚的饱满争得一席之地。

这时,穿过虢太庙隧道的大货车呼啸而过,轮胎和雨后积水的路面产生的摩擦声,带着湿漉漉的声音,仿佛一股巨大的力量,把你的思绪忽而拉向遥远,忽而又被眼前吸引。

也许是雨后视觉格外清晰的原因,我把视线投向大货车司机房。一位年轻的司机专注地目视前方,在他的右前方有一辆黑色的大货车被他赶上并超越,车后带起的水雾弥漫了车身。年轻的司机后面,另一辆大货车驶来,我望向司机,司机也侧身望向我。这是我第一次这么专注于行驶在这条道上的大货车司机,他们的前方也许是遥远的家乡,也许是需要到达的某一个目的地。

在他们的家乡,一定有翘首以盼的妻儿老小,他们的前方是日复一日的奔赴。

也许他们不会记得某一个初夏的早上,路过这如画的生态廊道,卷起的水雾曾经给这幅画增添了浓浓的水墨丹青。

生态廊道建在县城的北坡,以前这里属于偏僻之地,荒坟被野草覆盖。几年前,为减轻城南209国道的运输压力,这里从卢氏县城郊东明镇开始,打通虢台庙隧道,穿过北石桥村,沿城北半坡直通城西呼北高速入口,修成了长达五公里的快速通道——生态廊道。

我印象中这条生态廊道的名称是口口相传来的。虽然只有五公里,但它所过之处,山连洼,坡连岭,乡村公路纵横交错,人家隐藏在葱茏茂盛的山林背后,大片的山地在山后滋养着村庄。特别是北面修路开山形成的崖壁,那么高。

刚劈出的土崖壁,就像大山割开了胸膛,硬生生的。那一道道土红色的痕迹,刺眼而令人疼痛。后来,各种花草在土崖上扎根生长,草木融入山的筋骨,慢慢**了山的伤痕,它重新变得坚实,厚重。在这胸膛之上,果林无边无际铺上山顶,如果你没有领略它春天的枝茂花繁,那么秋天你来,随便从哪条小路上去,相信那些被山滋养的果实一定更让你惊喜。

在我心中,生态廊道就是诗和远方。

自从有了这条路,这里便成了我散步的好去处。虽然那些大货车不时带来喧嚣,但宽阔的路面,起伏的山脊,无边的果林似乎收纳过滤了这喧嚣,车辆过后复归的平静反而更加动人,连草丛里虫儿的窸窸窣窣声都听得清晰。

山脊给了我安全感,有时候我伸手去摸裸露的土崖,发现它已经被风干得十分坚硬,心里不免感叹造化的神奇。

而在更远更高处的土崖壁上,有一些大小排布很规则的土窑,据说这是从前埋棺留下的。如今看去这些土窑倒像是大山呼吸时留下的感叹号,是自然在日新月异中留下迁延岁月的痕迹。

以前,我一个人是不敢上北坡的,但现在,走在这挂在城北半山上的生态廊道,那一面土崖像大山结实的胸膛,包容我的胆怯和不安。它的坚实,厚重,沉默,像故乡的怀抱一样熟悉亲切,让心底沉积的日月星辰,迸发出光和热的暖意,那些被生活磨砺,压榨后的点滴诗意,也会化成溪流慢慢涌上来。

野蔷薇蔓延的山坡,把爱竭尽全力。

野百合傲视着崖壁,让孤独无处逃避。

有谁理解这山和路的矛盾。

一面热闹,一面孤寂。

并存,共生,还可以美丽。

这些诗句是这条路给我的启迪。

雨又下起来,接近中午了。有好几辆大卡车慢慢停靠在路边,宽阔的廊道,翠绿的山野,都在静静地倾听着雨声。

作者简介】晨荷(女),原名方晓荷,河南卢氏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门峡市作家协会理事,卢氏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余秋雨之后散文再无大师

在上世纪的 十年代,路遥以其深刻的 触动了文学的热潮,汪国真则以其感性的诗歌掀起了文学的风浪。而在散文的世界里,也有一些卓越的作家让这个文体形式熠熠生辉。其中,余秋雨无疑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成为书店里畅销的散文书,他还与凤凰卫视的记者驾驶车辆,穿越数万公里的危险地区,亲身考察各大文明遗...

散文 走在冬天的路口

走在冬天的路口,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披上了一件洁白的外衣,显得那么纯净 那么静谧。冬天的路口,是生命中一个特殊的转折点。它让我们停下脚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大地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仿佛是一张巨大的白色画卷。踩在这片雪地上,我们能听到那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

牛永超散文丨福旺叔的婚事

福旺叔的婚事 文 牛永超。福旺是我的本家叔叔,一个憨厚朴实却几乎打了一辈子光棍的人。在我的老家,曾有着 财旺人不旺,人旺财不旺 的说法。这句看似绕口令又包含一定辩证思维的 名言 对福旺叔的家庭而言并不是完全应验的。国民 时期,福旺叔的爷爷是我们那里的保长,家里置办了不少田产和房产,还雇有长工。他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