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艰难时,要懂得自我救赎

2023-11-27 04:05:10 字數 2822 閱讀 8225

小时候,摔跤了,不如意了,只管扯开嗓子,大哭一场,哭声很快引来了父母,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长大后,摔跤了,受挫了,流再多眼泪也无济于事,求助他人无异于杯水车薪,想要走出困境,最要紧的是学会自我救赎。

自我鼓励,是人生“至暗时刻”中不灭的灯塔。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不仅小孩子喜欢赞赏、鼓励,成年人也一样。

可事实却是,成年人的世界里,人们都是吝啬于肯定和赞扬他人,更多都是贬损和打压,更有甚者,是落井下石,是“见死不救”。

当外界因为种种原因而“抛弃”了对一个成年人“呼救声”的回应时,那些懂得自我鼓励的人,才能找到重生的机会。

曾经看过一则消息:唐山大**时,有个女孩掩埋在废墟下长达八天之久,在那难熬的日日夜夜里,她不停地唱着一段段的“样板戏”,开始是高声唱,后来是低声唱,最后是无声地在心里默默地唱着。

靠着这种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她不停地劝慰自己、鼓励自己,最终幸存下来。

所以,自我鼓励,就是人生“至暗时刻”中不灭的灯塔。

这种自我鼓励,往往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看繁花。”

唐传奇当中,有三个小故事,分别是《纸月》《取月》《留月》。“纸月”的故事讲一个人,能够剪个纸月亮照明;“取月”是说另一个人,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的时候照明;“留月”说的是第三个人,他把月亮放在自己的篮子里,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

此番“创造月亮”的立意,大概就是现代人最缺乏的“自我鼓励吧”。

当人生遭遇晦朔,日子便失去了光芒和希望。每天在痛苦地煎熬,倒不像是自己在过日子,而是在承受着日子的磨难。

一旦陷入这样的“自我厌弃”,自然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也提不起兴致,更不要说做出一番成就了。

所以,成年人,要学会自我鼓励,为自己加油、呐喊、鼓掌!

自我肯定,是“私人订制”的成功必经之路。

生而为人,总要一门谋生的手艺。

绝大多数人过着“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日子,选择着大众化的选择,也因此而平淡地过完了一生。

这并没有错,也是天底下父母对于儿女最朴素的愿望。

然而,有的人,却偏偏“不走寻常路”,非要遵循内心的指引,闯荡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作家花凉曾写下一篇散文《你来人间一趟,你要摘次月亮》,讲述了她从初中起,就沉迷了**,并最终走向写作这条路的故事。

当她“不务正业”,在上课时看**,在课后时写“**时,她同样“收获了”来自爸爸的“勃然大怒”:你再这样不务正业迟早会毁掉的,你以为自己真能写出什么东西来吗?

但她无比热爱写作,也坚信,自己一定能行,还与“志同道合”的笔友约定,坚持到三十岁,如果到那时还没有作品发表,就算了吧。

只是,热爱写作的她,在十八岁时,就发表了作品,那些压力与焦躁,怀疑与懈怠,都因为心中始终有热爱,而从未放弃。

最后,她在文中借用了电影《超凡蜘蛛侠》中女主角格温在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话来鼓励大家:

我们总以为青春是永恒,实际上并非如此,生命的价值恰恰在于它并非永垂不朽,生命因有限而可贵。现在的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我之所以要说这些,就是提醒大家,生即幸福,不要浪费生命为别人的想法活。要活出自己的意义,为你珍视的事物奋斗,心无旁骛,即使最后未能如愿,至少我们曾精彩地活过。”

自我反思,才能在“繁杂纷扰”中倾听到自己的声音。

人生到底要怎样选择,才能实现最高的“性价比”?

这是很多人,成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因为各自的答案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也就千差万别。

大多数人,选择了“趋利避害”,或者更为准确地说是“逐利而行”:

比如,明明自己酒量不行,但为了融入某个“有用”的圈子,一旦到了酒桌饭局上,便开始和那些之前还很陌生的人称兄道弟、推杯换盏,喝到彼此都晕乎之际,好似彼此就是此生至交了。

当然,反转也很快,“有利可图”时,彼此互吹互捧,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便分分钟“翻脸不认人”,形同陌路。

人最可怕的,就是不知不觉被卷入身旁自己看不惯的“恶习”中,很少有人能保持定力,清醒而清白地做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坚定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

作家刘汉荣有篇散文《心情不好时,到蔬菜地看看》,给了人们一种答案:

你以为这被埋没的土豆,就真的埋没了,会在埋没它的土里苦闷自杀?不,哪会啊?再被埋没的日子里,正是生长的好日子,土豆在暗暗使劲长呢。你以为西红柿被谁的风言风语气红了脸,肺都气炸了?怎么会呢?那是人家高兴,西红柿的想法就这么简单和坚定:只要住在土地的家里,就没有什么不高兴的。它经常为又一次能看见阳光高兴到狂喜的程度。你看这包包菜,上面有虫咬过的口子,多厉害的虫的牙齿。但是,人家包包菜并不为此绝望和诅,或者心里从此就充满对世界的仇恨。不,人家包包菜有肚量也有方法。它谨慎地关上一扇扇窗和一扇扇门,保护着自己那颗清纯的心。虫眼不是季节的句号,它该怎样生长还是怎样生长。

是吧,他在文中说道:无言的植物,在向我们讲授着大地的哲学、生存的美学和成长的营养学。

当自己的节奏被外界打乱时,不妨如同他所说,去蔬菜地看看,你会发现,像植物一样思考,像植物一样生长,就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结束语:人生在世,不妨活得通透一点,洒脱一点。总要追寻自己的内心,去做点什么,去成就点什么。

那些自我救赎的日子,都是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也是成功路上,一次又一次的里程碑。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源自网络。

在人生的低谷中,懂得“自救”之人,好运不请自来

人生如同攀登崎岖的山峰,有时会遭遇险峻的低谷,然而,只有那些懂得自我拯救的人,才能最终攀上高峰,迎接好运的到来。本文将 在人生的低谷中,如何通过自我拯救来改变命运,从而获得好运不请自来的美好结局。在人生的低谷中,我们可能会感到迷茫 无助和失落。然而,勇敢面对困境是自救的第一步。当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学...

若觉人生活得艰难,生活熬得辛苦,大家不妨读读《小王子》

安托万 德 圣 埃克苏佩里 小王子的创造者小王子是一本充满童真和智慧的书。在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看到作者安托万 德 圣 埃克苏佩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思考。安托万是法国的一名飞行员,他在二战期间因为心灰意冷而前往美国,而在这里,他创造了小王子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第一部分 安托万的创作背景年,法国战...

人生苦短,要懂得反省自己,放过自己

我个人却坚信,真正的知己其行为未必总是顺应他人的欲望 要求或想法。相反,他们更多的时候可能会带来深刻的思考,以及引导你发掘内心深处更本质的内在价值。若是将知己仅仅视作是你心里的 蛔虫 这种看法就显得太过浅显了。这样的人只能说是与你处在同一个空间,共享相同阅历和高度的人。而知己所起的作用并非仅仅局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