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名城 探访文王演易处 博大《周易》岂限占卜

2023-11-17 20:40:18 字數 3125 閱讀 3681

**:厚重河南》

作者:李红军

欢迎关注,每日**。

“一直以来,人们对《周易》有一种误解,很多人都把它仅仅看做一本算命的书。”

曾经在羑里待了10年,对《周易》颇有研究的陶涛女士说。

实际上,博大精深的《周易》,远不是这些“卦先儿”们所能理解的。

如今的羑里城里,也有算命的“卦先儿”。在周文王巨大塑像的东边,走过青草组成的八卦图,就是一拉溜儿七间屋。每个屋里摆一张桌,桌上抻一画着八卦的黄布,桌后坐着一个“卦先儿”。不同的是,这些“卦先儿”绝不会拉你,也不会吆喝你来算,他们奉行的是“姜太公钓鱼”的策略。

羑里周易博物馆原馆长陶涛女士说,他们做的是文化,如果说羑里城里的演易坊、文王演易处乃至吐儿冢是历史的静态存在的话,那么这城里的“卦先儿”则是一种动态存在。这一动一静,体现的都是《周易》的精神。

《周易》这部书内涵的一部分确实是卜筮,老百姓的说法就叫算命、占卦。与老百姓的理解所不同的是,《周易》思考的是宇宙和人生,是天地人三位的统一,而老百姓关注的就是个人,是一己的生老病死、福祸吉凶。2023年,美国海军天文台的罗伯特·哈林顿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重大消息:在太阳系存在第十颗行星,这是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得出的科学结论。

这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发现,这一发现有可能使人类解开两个至今让科学家一头雾水的宇宙之谜—19世纪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为什么会失常?地球上的恐龙为什么会突然灭绝?

这个重大的发现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思绪拉回到了2023年。在2023年,早在美国人宣布这个发现的47年前,一位中国旅法学者就提出了这个论断。

这位旅法学者叫刘子华,他在自己的博士**里提出了这个论断。而他的结论,正是依据周文王《易经》的八卦原理推算出来的。同时他还准确计算出太阳系第十颗行星的密度为0.424吨/立方米,轨道运行速度是1.689公里/秒,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以179年为周期绕太阳旋转。

他的这篇博士**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

巴黎大学哲学系主任、**审查委员会主席爱米尔卜勒耶说:“现代科学与纯直觉知识构成的中国古代科学有深奥的吻合。”法国仆尔日天文台台长摩尔则说:“其博士**为我们指出,中国古圣贤的宇宙科学竟与最近4个世纪中若干代学者耗尽艰辛所得的结果相吻合。”

《周易》的神奇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按《周易》的理解,茫茫宇宙,浩渺无边。在无边的宇宙中,有些天体、生命物质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也可以说它们之间存在相似性现象。这种相似分为表象和性质相似。表象古人称为“象”,《易经》中的象类说的就是这种相似;古人将性质相似概括为阴阳、五行和数理的相似。

古人以天为乾卦,天是最大的事物,那么一切和它相似的事物都可以用“乾”来代表,反过来,一切有“乾”性质的事物,都可以代表“乾”。在自然界,“天”最大;在我们人类社会中,皇帝最大;在单位里,就是领导最大;在一个家庭里呢,毫无疑问,就是祖父、父亲。最大的就是第一的,性质就是阳性,最大的东西往往决定了其他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所以往往就呈动态的变化,属阳。

古人用“坤”来代表地,地代表一切事物的终结,所以呈阴。

八卦就是依靠这样的原理组成的符号体系,它具有“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相似性**功能,与它相应的还有阴阳、五行等学说。

它依据的是“取象比类”的推断方法,即把不同事物按其表象、性质的归属分类进行相互比较,类比以求出共同或相似的性质,进而来**和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点,用现代的“符号学”和全息信息学可以解释。

但在我国民间,存在着对这样一套复杂体系的误读,他们把《周易》简化成了两个字—算命。

与算命相联系,人们很容易就能想起一个词—迷信。

把《周易》简单看做算命,是对《周易》的误读;把**简单看做迷信,则缺乏科学态度。

几千年前,面对当时的世界,我们的先民有着太多的困惑: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什么会有风雨雷电?为什么会有山呼海啸?人又是怎样来的?人的命到底是由谁来决定的?为什么同是人,人家比我寿命长?

有太多太多的神秘需要破解,有太多的疑问需要解答,于是,先民们开始思考。《周易》就是这种思考的一个结果。

然而不幸的是,作为华夏先民的重要思想成果,《周易》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大多数人简单看做一本占卜书,《周易》成了中国占卜业的经典。

周易》之后,中国的占卜术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专门研究领域。两汉时,京房在阴阳五行说的基础上,发明了蓍草配“纳甲”的占卜方法。这个方法到现在还很有影响。

唐代时,经济文化极度发展,人也更聪明了,干脆发明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占卜方法:“以钱代筮”法,用三枚铜钱来**吉凶。

北宋时的邵雍则发明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起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按年月日起卦,也可以按字的笔画和字数起卦,还可以根据尺寸、人、静物起卦。邵雍奉行“无故不占”的原则,因为他得来这些方法都事出有因。

实际上,无论后来发展起来的星占术、四柱命学,还是风水术、面相手相术,包括给人取名字的,都离不开《周易》。

20世纪的中国,有一个和***领导的共产党几十年交锋而归于失败的人物,不说大家也知道,他就是蒋介石。蒋介石喜欢《易经》术数,是人人皆知的,他的名字就来自《易经》。

翻开《易经》,64卦中有一卦叫“豫”卦,其卦辞为“利建侯行师”,即有利于建国封侯和行军作战的意思。

豫卦的六二爻辞就是:“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彖》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这爻辞彖辞的意思是:心志操守,坚如磐石,不终日沉迷于享乐,是最吉利的。原因是因为能居中得正。蒋介石(字中正)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在临终前,蒋介石曾深有体会地道出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是非审之于己,毁誉任之于人,得失取之于数。”

除了占卜、**之外,《周易》其实更多地是在阐释一种人生哲学,讲述人生道理

#火种计划#

探访古格王国都城遗址

鸟瞰古格王国都城遗址 月日摄,无人机 古格王国都城遗址位于 阿里札达县境内,依山而建,包括房屋 洞窟 佛塔等建筑,为研究 历史和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新华社记者 聂毅 摄。ueditor page break tag 远眺古格王国都城遗址 月日摄,无人机 古格王国都城遗址位于 阿里札达县境内,...

古都名城 上古古都夏之邑 探源失落的华夏祖地

厚重河南 作者 朱金中 大河之旁,巍巍其皇。上古古都,少康其王。有夏之邑,中兴之邦 位于豫东平原的夏邑县,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多年前,东方文明的曙光闪耀在黄河一线,刚刚告别了蛮荒的原始人类就是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将黄河文化的灿烂推向一个高度。从早期的新石器时代到母系社会,东方大地上的氏族联盟在...

探访千年古刹 文殊院

探访千年古刹 文殊院。位于中国山西省五台县的文殊院,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古刹,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这里不仅是朝拜者的圣地,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瑰宝。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古刹,探寻它的魅力所在。文殊院始建于北魏时期,据传说是为了纪念文殊菩萨而建。历经多次修缮,如今我们所见的文殊院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