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腰腿疼的速效秘诀

2023-11-02 13:40:03 字數 5299 閱讀 4140

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腰痛的**非常复杂,临床上常见于西医学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椎间盘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等。

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感受风寒,或坐卧湿地,或长期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或腰部闪挫撞击伤未完全恢复,均可导致腰部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精血亏衰,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腰为肾之府”,腰部脉络失于温煦、濡养,可致腰痛、从经脉循行上看,主要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带脉和肾经(贯脊属肾)。故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

如泌尿系炎症或结石、肾小球肾炎、某些妇女疾病(盆腔炎、子宫后倾等)、妊娠、腰部神经根炎和某些腹部疾病皆可出现腰痛。腰痛**方法可采用手术**和非手术**。非手术方法可以采用药物和局部封闭**。主穴:臀痛穴(对侧平衡针:腋后纹头与臑会连线的中点)、大肠俞、次髎、环跳 、阳陵泉足太阳经型:秩边 承扶 殷门 委中 承山 昆仑足少阳经型:风市 膝阳关 阳辅 悬钟 足临泣辨证选穴:气滞血瘀加血海、太冲;肝肾不足加肾俞、太溪;湿热加阴陵泉、三阴交;寒湿加灸主穴。操作方法:针刺臀痛穴时,患者首先取站位患者取卧位,用一次性针灸针,常规75%酒精局部消毒,采用单手快速进针法进针75mm,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配合下蹲起身运动。然后取卧位,先针环跳穴有放电感向下传导后,再针其他穴位。用25mm或40mm、80mm一次性针灸针,常规75%酒精局部消毒,根据患者肥瘦不同,采用单手快速进针法进针,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在得气的基础上,采用捻转法平补平泻,每10分钟行针一次,留针20分钟,每天1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共3个疗程。

针灸**腰痛八法

腰关节是人身之枢纽,是上、下部的连接部分,活动量与活动范围最大,负荷最重,且无肋骨和髋骨的保护和支撑,所以极易损伤,而腰痛也就成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与多发病之一,中医**腰痛内治外治方法甚多,其中特以针灸**最为常用而有效。

一、天应取穴法腰痛特征:疼痛位置固定。取穴原则:寻取痛区中心压痛明显处。针灸方法:针刺或以火针代灸。火针可用大头针代替,烧红后垂直刺入**约3mm,可按压片刻再去针,一般以一穴为准,在同一孔穴可重复1~2次。二、远近相呼法腰痛特征:腰痛、影响下肢运动。取穴原则:在患处就近取穴与远道取穴相结合(循经或不循经,上肢或下肢均可)。常用就近取穴:阿是穴或腰夹脊(相应的),大肠俞、肾俞等;远道取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一般按腰痛的部位只选一组穴,即远近各一穴。针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在近处进针得气后停针不动、再于远处循经取穴(或不循经),进针,得气后即加强手法,令气直达病所即停,随即泻第一针,再下第二针处催气至病所,如此三度而行之,使病衰痛止为度,近处泻,远处补,可双手同时运针。三、从阴引阳法腰痛特征:腰痛连及下肢内侧及下腹者。取穴原则:前病后取为从阳引阴,后病前取为从阴引阳,正腰痛前取阴交穴,侧腰痛取同侧天枢,亦可在病痛处腹部对应点取穴。针灸方法:采取灸架固定薫灸较针刺疗效好而持久,如出现灸感,且能自前向后直达腰部者,疗效最佳。

四、上下交征法腰痛特征:腰痛,痛无定处或二便不能用力。取穴原则:取上、下肢应病要穴以手足同治,上肢可取腕骨或后溪,下肢常取足三里、申脉,可取同侧上、下肢穴位,亦可交叉取穴,上下任选一组。针灸方法:以针刺为主,可双手同时运针,催上、下之气相接并直达病所。五、俞募相连法腰痛特征:腰痛范围较大,延及胁肋或前后**。取穴原则:腹、背部同时取穴、前取募穴,后取俞穴,如前取石门(或阴交),后取三焦俞,或前取京门后取肾俞,亦可取大肠俞和天枢。针灸方法:灸或针,可前后同取,亦可轮流选之。六、独取耳尖法腰痛特征:腰痛剧烈,病程较短,由急性闪挫伤所致。取穴原则:双侧耳尖穴,以右耳尖穴为必取。针灸方法:耳轮水针或点灸,耳轮水针多在耳尖穴注射5%利多卡因0.2~0.4ml,以局部**肿胀色苍白为度。七、同中求异法腰痛特征:腰痛有多种兼症者。取穴原则:随兼症不同而取不同的穴位,腰痛不能举足取申脉,腰痛不能小便取太冲,腰膝拘挛痛取阴交,腰痛连髋,脊强不可转,取腰俞。针灸方法:针或灸,其他参见。

三、四、五法。八、左右开弓法腰痛特征:双侧腰痛或双侧轻重不一。取穴原则:双侧同时取穴,取穴方法参照。

二、三、四、五法。针灸方法:针、灸,或点灸,具体可参照。

二、三、四、五法。

病案举例1.急性腰扭伤王× ×男,30岁,用力不慎致腰部疼痛半天,不能俯仰转侧,咳嗽或腹压增加时疼痛更剧,由他人扶掖来诊,体检:患者被动体位,第腰椎右侧腰肌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拇趾背伸试验均为阴性。诊断为:急性腰扭伤。取穴:用独取耳尖法,取双侧耳尖穴,用利多卡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0.3~0.4ml,以**隆起、苍白为度。**后即见减轻,第二天有反复,再予前**,3次痊愈。2.腰椎骨质增生乔× ×女,50岁,腰痛3年余,加重1个月,腰部活动不利,放射至左下肢,伴麻木,行走10米远左右即需休息片刻,体检:腰左边压痛,且向左下肢放射,患侧殷门、委中、承山均有压痛,x片示:腰椎变直,第腰椎骨质增生。诊断:腰椎病。取穴:天应取穴与远近相呼法合用,取腰左边压痛点和承山,先针腰压痛穴,如此反复三次,腰痛大减。遂取灸架固定熏灸腰压痛穴,共治10次,患者腰痛缓解,随访半年未**。3.风湿性腰肌筋膜炎张× ×女,52岁,患者腰痛7年余,劳累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剧,得温则舒,疼痛部位不定,或在左,或在右,或伴右下肢疼痛酸胀,或移于左下肢。体检:两侧腰肌广泛性腰痛,血检抗“o”800,血沉25mm/h,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风湿性腰肌筋膜炎。取穴:以上下交征与俞募相连法为主加减,每日**2次,上午取风池、手足三里、后溪、申脉(均双侧),平补平泻,上、下同时运针,使气至病所,下午取三焦俞(双侧),阴交穴、熏灸,5次显效,9次疼痛消失,后以熏灸阴交20天巩固疗效,2年后随访,未再疼痛。4.隐性脊柱裂王× ×女,35岁,腰痛多年、疾病绵绵,近因受凉而腰痛加剧,腰正中疼痛,不能俯仰,体检:第5腰椎压痛明显,x片:腰5 骶1隐性脊柱裂。取穴:从阴引阳法,选用:阴交,灸架固定熏灸20分钟后。热流直向痛处透去,1小时后热流消失而停灸。**7次,患者腰痛及局部压痛皆停消失而停止**。体会与心得一、用针与灸**腰痛,以灸法的效果较为持续稳定,反复者少,针刺则相对逊色,而火针代灸,由火针所致的针孔与直接灸的灸疮基本相同,故具针与灸的双重作用,对于腰椎骨质增生等所致之慢性腰痛。在其压痛明显处进针,症状能得到较长时间的缓解与保持稳定,用灸架固定熏灸,很多人出现灸感直达病所的理象。这说明穴病相连,出现这种感觉的常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是手持艾灸法无可比拟的。二、临床实例证明,隐性脊柱裂或腰椎骨质增生之类患者,用针、灸或火针代灸**后,脊柱裂未闭。骨质增生未见消退,但症状则能缓解。其机理尚待**,有人认为脊柱裂与骨质增生之类病理结构与邻近组织之间能产生某种致癌物质,当这些部位接受火针或他种**作用后,改变了其互相关系,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间的平衡,故而脊柱裂未闭合,增生骨质未消退而疼病却大大减轻或消失,这种关系有待进一步**与证实。三、腰痛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体征之一,贯穿在流行性出血热的全部病理过程之中,吾师采用阴交四针(阴交、命门、左右肾俞),能使腰痛立即缓解与消失,而对其他原因所致之腰痛应用本组穴位也可有效,但不能如流行性出血热之腰痛神奇,而阴交四针也有俞募相连,从阴引阳之意在内。可见八法适应症既是各有偏重。而八法本身也随时在变通。四、腰痛由软组织损伤或腰肌劳损所致者,收效快,恢复后症状亦不易回弹,风湿性腰痛,收效较慢,且常反复。两者均以法为常用,痛无定处以法为常用,腰痛延及下肢者,可以法参而用之,**腰痛和其他病症一样,不能为一方一法所拘,针灸的最大特点就是异病同治,立法只是便于心中有数,而免临症下手犹疑,而且各法之间也是由于各人应用的体会不同,而效果也有所差异,这也是我随师的粗浅体会。五、临床上运用异病同治的针灸方法。就可以少胜多,减少与节省许多医疗设备。但也要同病异治,使许多有效的**方法皆为我用,更何况腰痛的原因众多,证候复杂,而针灸八法也只是众多**方法中之一法而已,诸如推拿、拔罐、刺络、敷贴、中药汤剂等均不可偏废,只有左右逢源,才能相得益彰。临床应用如下:

1、急性腰痛,不能伸展,病痛位于脊柱腰段上。取穴后溪、人中。用毫针直刺入后溪穴1寸,捻转得气后,嘱患者活动腰部,腰痛多可立时减轻,再继续活动20min 。如还有痛感时,用毫针刺人中穴3~5分,针尖朝上,捻转得气,令酸感扩散,眼球湿润后,嘱患者再反复活动腰部,10min后出针。

2、急性腰痛,不能伸屈,病痛位于一侧腰部膀胱经第二侧线者。取穴手三里、阿是穴。先用毫针浅刺阿是穴3~5分,捻转得气,不留针,继之针手三里穴,针入1寸,捻转得气,令患者活动腰部,一般可立见功效。巩固期间可针肾俞、命门、秩边、委中穴。腰痛隐隐,遇冷加重者可于阿是穴、肾俞穴施以艾条温和灸5~10min,每日1次 ,直至痊愈。

3、急性腰痛,不能伸屈,疼痛位于一侧腰部近膀胱经第一侧线和髋关节部位者。取穴腰痛点(手背侧,第掌骨及第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二穴)、中渚、外劳宫。先取疼痛对侧腰痛点,用毫针刺入8分,捻转得气,令患者反复活动腰部,痛即可缓解。仍有痛感者,可用毫针刺中渚、外劳宫穴以加强疗效,必要时可继续针同侧腰痛点。

4、急性腰痛,涉及胁肋部者。取穴中渚、阳陵泉。先针中渚穴,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腰部,待能活动时稍事休息,再针刺阳陵泉穴,得气后出针。针后可酌情贴膏药或投以止痛药物,以善其后。

5、风湿性腰痛。取穴风门(双)、肺俞(双)、秩边(双)、养老(双)、条口(双)、阳陵泉(双)。先在风门、肺俞穴用意气针灸**,触之即泻,得气后停针,再拔火罐,再刺秩边穴,10min后取罐、取针,再依次用毫针针双侧养老、条口、阳陵泉穴,均用常规针治,每日**1次,腰部发凉严重者可加用灸法。

6、瘀血性腰痛(如外伤引起或有内伤瘀血证候者)。患者取俯卧位或扶墙直立。医者用手拍打患者双侧委中穴,使静脉血管怒张,随即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针眼下方敷以棉花,至血不流为止,然后拔火罐吸尽瘀血。

骨质增生能针灸治疗吗?

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组织的异常增生,导致关节功能受限和疼痛等症状。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 被广泛用于 各种疾病,包括骨质增生。本文将对于针灸 骨质增生的可能性进行 首先,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 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以实现 目的。骨质增生是由于机体气血运行不...

艾灸治疗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有奇效,腰椎间盘突出艾灸穴位

网友提问 刘老师,您好,我有腰椎间盘突出问题,目前腰痛,没有压迫到腿部神经,请问腰椎间盘突出能艾灸吗?首先,肯定得告诉大家腰椎间盘突出是可以艾灸的!腰椎间盘突出最简单的艾灸方法就是患处艾灸,也就是直接痛点艾灸,效果会更好!但是也需要额外配一些穴位,这样才能有奇效。应聘工作的时候,考官询问 请介绍你 ...

颈椎僵硬可以用针灸治疗吗?

是的,针灸可以作为一种非药物 方法来缓解颈椎僵硬问题。颈椎僵硬通常是由肌肉紧张 炎症或颈椎关节功能障碍引起的。针灸在调整身体的气血流动和舒缓紧张肌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通过刺激适当的穴位,针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紧张的肌肉,改善颈椎的运动范围,并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此外,针灸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