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发动兵变,上官婉儿大喊自己人,李隆基说 此女不能留

2023-11-20 04:48:34 字數 1566 閱讀 3399

710年,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率军攻入大明宫。这时,上官婉儿挥舞着诏书,飞快奔向李隆基,大喊道:自己人,自己人!李隆基接过诏书看了看,随即,他恶狠狠地说:杀!一道寒光闪过,47岁上官婉儿倒在血泊中。

上官婉儿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上官仪是高宗时的宰相,只可惜,上官婉儿出生那年,上官仪得罪了武则天,上官仪父子被诛杀,上官婉儿和母亲被发配到皇宫的掖庭,为奴为婢。

童年时期的上官婉儿生活劳累,干完活,还被母亲逼着读书认字,婉儿不肯学,撒娇哭闹,母亲却毫不心软,她说:婉儿,将来你可是要称量天下的人物呀!母亲慧眼识才女,上官婉儿逐渐长大,不仅容貌秀丽,更能出口成章吟诗作对,很快在宫廷里小有名气。677年,武则天听闻宫里有个小才女,便主动召见,并亲自出题考验。

14岁的上官婉儿略加思索,对答如流,武则天甚是满意,立即赦免了上官婉儿和母亲的奴婢身份, 并把她留在身边当贴身女官。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上官婉儿跟随武则天,参与政事决策,一时间,她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巾帼宰相,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这也实现了当年她母亲的期盼。

只可惜宫廷风云变幻,705年,张柬之等五王发动神龙政变,一代女皇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上官婉儿因草拟诏书有功,被李显器重,拜为“昭容”,为正二品嫔妃。同时,她的母亲也被封为沛国夫人。此时的上官婉儿成为李显的红人,但她的目标不止于此。此后,上官婉儿私通武三思,并把他引荐给韦后,三人结成同盟,为所欲为。

这时,上官婉儿的母亲劝她:收手吧,女儿,武氏气数已尽,你倒行逆施,依附武三思,等于自掘坟墓呀!可这时的上官婉儿风头正劲,**听得进去母亲的话。此后,武三思借助上官婉儿和韦后之力,铲除张柬之等五王。

同时,上官婉儿多次在写诏令的过程中,推崇武家,排挤李唐宗室。太子李重俊也常被武三思父子和安乐公主霸凌。最终,太子不堪受辱,发动政变,诛杀了武三思父子。随后,太子派人抓捕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忙逃到李显寝宫求助。她惊慌失措地说:陛下,太子这样子,是要先杀婉儿,再杀皇后和陛下呀!

随后,李显亲自登上玄武门,对叛军喊话,叛军倒戈后,太子李重俊落荒而逃,最终被部下所杀。死里逃生后,上官婉儿感到一阵后怕。这一次躲过了,下一次政变会不会是自己的末日?此后,上官婉儿改变策略,刻意疏远韦后,转身靠近李唐宗室,特别是讨好太平公主。

到了710年,李显驾崩。韦后通过一系列人事调动,牢牢将朝廷权柄掌控在自己手里。按这个趋势,似乎另一个武则天要诞生了。可这时,上官婉儿隐约感到不安,韦氏集团并不像表面看着那么强大。

因此,在草拟诏书时,上官婉儿给自己留了条后路,她把相王李旦放进了权力核心名单。不久,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猛闯皇宫,将韦氏集团一锅端。随即,他直奔下一个目标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听到门外的厮杀声,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拿着诏书出门迎接。

她以为凭借这份诏书,可以向李隆基表明自己的立场。可没想到,李隆基迟疑片刻,就将上官婉儿无情处死,一代才女就此落幕。

上官婉儿长期混迹于官场,她能洞察局势的变化,却仍旧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自己可以随时倒戈,左右逢源。可她这种墙头草的作风,李隆基不接受,李隆基需要的是对李唐皇室的绝对忠诚。因此,李隆基犹豫片刻后,仍旧赶尽杀绝。上官婉儿去世后,太平公主厚葬了她,并把她生前的32篇诗词整理出来,我们也有幸能目睹上官婉儿的文采。

強盛也李隆基,衰败也李隆基

晚节不保的唐玄宗李隆基,因过度迷恋杨贵妃,为讨美人欢心,极尽奢侈。对因重用外戚导致的朝廷混乱,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他不但不作出改辕易辙的举措,反而仍然夜夜笙歌,纵情声色。继而引发了长达年的 安史之乱 使唐朝的元气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开始呈现了衰落的迹象。结果,被儿子李亨软禁年后凄然离世。唐朝,这...

唐玄宗李隆基 辉煌与沉沦

唐朝,一个伟大而辉煌的中国王朝,其历史上无数伟大的皇帝都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传说。而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其中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悲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隆基,公元年,终年岁,他的一生宛如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戏剧,充满了荒诞 传奇 悲凉。在他临终之际,孤独地去世,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任的亲信,...

“唐朝皇帝李隆基的悲剧人生”

李隆基的统治生涯可谓是一手好牌,但在他的晚年,一系列的误判和错误却让他陷入了深渊。他曾经英明的决策,使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出现了繁荣的春天,然而,岁月的沉淀和权力的腐蚀却让他逐渐转向了固执和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他忽视了多少忠言逆耳,抛弃了多少诚恳的建议。他的儿子李亨,长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对父亲的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