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战国时代,巨头“围剿”英伟达 微软英特尔华为谁能分羹

2023-11-17 20:35:17 字數 3310 閱讀 3135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飞月 卢晓 北京报道。

享尽ai红利的英伟达,如今终于有了危机感。在其推出新一代gpu h200后不久,11月16日,微软马上推出了首款自研ai芯片,再加上英特尔、谷歌、amd这些同样觊觎着ai芯片这块蛋糕的对手,不得不说,英伟达已经被逼到“光明顶”上,巨头之战一触即发。

而在国内市场,由于芯片禁令升级导致a800和h800受限,华为昇腾迎来广泛应用,也成为英伟达的潜在威胁。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ai芯片市场将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是一家独大的格局,尤其在地缘政治的考验下,中国ai芯片企业也有机遇走向海外,在全球的ai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新品竞争“上岗”

11月16日,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在ignite2023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两款自研芯片——云端ai芯片微软azure maia 100和服务器cpu微软azure cobalt 100。

其中,maia 100是微软为微软云中大语言模型训练和推理而设计的第一款人工智能(ai)芯片,采用台积电5nm工艺,拥有1050亿颗晶体管,针对ai和生成式ai进行了优化,支持微软首次实现的低于8位数据类型(mx数据类型)。

当地时间11月16日,微软股价涨1.76%,*价达到376.17美元/股,市值为2.8万亿美元。

此前,据**报道,微软极有可能在这次大会上发布内部代号为“雅典娜”(athena)的芯片,而这款芯片已向一小部分微软与openai员工提供,他们正在测试这项技术,不过最终发布的产品并不叫雅典娜,而是azure maia 100。

就在微软发布azure maia 100的前三天,英伟达也刚刚公布一款名为nvidia hgx h200的gpu。据介绍,h200是首款采用hbm3e的gpu,其运行更快、更大的显存容量将进一步加速生成式ai与大语言模型,同时推进用于hpc工作负载的科学计算,与上一代的a100相比,其容量几乎翻了一倍,带宽也增加了2.4倍,让大模型的推理速度比h100提高近一倍。

微软的maia100将于2023年上市,英伟达的h200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通过全球系统制造商和云服务提供商提供,届时,这两家不同领域的巨头将在同一条赛道角逐。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的大客户openai已经率先试用了maia 100芯片,该芯片正在gpt-3.5 turbo上进行测试。而openai为解决人工智能芯片的短缺问题、节省芯片成本,此前曾被爆料也在考虑制造自己的ai芯片,甚至已经考虑潜在的收购目标。

除了这几家,英特尔、谷歌、amd等巨头也在“磨刀霍霍”。谷歌今年4月首次公布了自家ai超算的细节,并在8月推出**ai芯片cloud tpu v5e;今年6月,amd直接发布了一款名为mi300x的gpu,直接对标英伟达的h100,该公司宣称mi300x内存不论密度还是容量都高于英伟达h100;英特尔曾在2023年5月发布高性能深度学习ai训练处理器gaudi 2,近期又计划提升gaudi ai芯片的hbm容量,并表示明年推出第三代gaudi ai芯片。

市场格局待变

巨头竞逐ai芯片的理由非常充分—红利诱人。

在今年这场由生成式ai掀起的人工智能热潮中,相比那些人工智能企业,为各个大模型提供ai芯片的英伟达得到的益处才是最实打实的,除了在资本市场的身价暴涨,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芯片企业,gpu销量大增还助其数据中心业务在最近两个财季创下营收纪录。

在资本市场,英伟达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该公司在年初开盘时的股价为148.51美元/股,中间最高曾涨到502.66美元/股,当地时间11月16日**价为494.8美元/股,市值达到1.22万亿美元。

而在业绩上,截至2023年7月30日的2024财年第二财季,英伟达实现营收135.1亿美元,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101%,其中,受益最直接的数据中心部门,其营收在第二财季达到创纪录的103.2亿美元,环比增长141%,同比增长171%。

此外,英伟达其他几项数据也迎来大幅增长。第二财季,其净利润为61.88亿美元,环比增长203%,同比增长843%;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67.4亿美元,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422%;毛利率更是高达70.1%,而去年同期毛利率仅为43.5%,同比增长26.6%。

这样的红利还将持续。据第三方机构预计,2023年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34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20.9%,2023年将增长25.6%,达到671亿美元,到2023年,ai芯片营收预计将是2023年市场规模的两倍以上,达到1194亿美元。

通信高级工程师、战略规划专家袁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ai是第四次产业革命涉及的核心技术,在未来的5-10年,全球ai的芯片需求量都会很大,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全球主流的芯片企业纷纷投身ai芯片的研发也是理所当然。

那么,巨头竞逐后的ai芯片市场,还能是英伟达一家独大的天下吗?

全球ai芯片过去一家独大,但是从美国对中国的ai产业策略来看,全球安全的**链结构已经被破坏,单一使用某个公司的芯片来构建国家未来的核心产业能力,已经不再安全。因此,未来ai芯片市场会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对中国也是一个机遇。对中国本土的ai芯片企业而言,不论是国家战略还是市场前景,在外部**链不稳定的情况下,都会更多的驱动中国企业使用国产化的芯片和国产化的ai训练框架,中国的ai芯片企业也会有机遇走出中国,在全球的ai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袁博说。

华为崭露头角

说到中国本土的ai芯片,最近热度最大的当数华为昇腾。

由于不久前美国芯片禁令升级,英伟达专为中国市场提供的a800和h800也被限制**,华为昇腾概念也迎来一波资本热度。

科大讯飞此前曾表示,该公司已于2023年初与华为昇腾启动专项攻关,合力打造我国通用人工智能新底座,让国产大模型架构在自主创新的软硬件基础之上,当前华为昇腾910b能力已经基本做到可对标英伟达a100。

不过袁博认为,华为昇腾芯片和英伟达gpu的适用场景不一样,在ai机器学习训练领域,其能力已经接近甚至部分超越英伟达的水平,但是图像图形处理是弱势,因此只能弥补英伟达的部分场景,中国在ai方面受到的限制依然很大。“英伟达是通用gpu,华为昇腾是专用的人工智能芯片,只能在某些领域对英伟达进行替代,同时也需要业务场景所需的现有ai算法重新进行适配,工作量还是比较大的。从这点来看,不论是ai芯片还是配套的ai训练框架,国产芯片与英伟达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

当然,英伟达不会坐以待毙,面对贡献了1/5收入的中国市场无动于衷。近日,有消息称,英伟达已开发出针对中国市场的最新改良版系列芯片——hgx h20、l20 pcle和l2 pcle,这三款芯片是由h100改良而来。本报记者就此向英伟达方面求证,对方表示无法对此进行回应。

即使英伟达再次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改良型号,也不意味着使用英伟达新型号的gpu是安全的,因为之前的改良型号依然被美国限制,这个风险依然很大。因此,在一些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到国计民生和重点行业大模型的场景,肯定会优先考虑使用国产化替代。所以,目前也是中国ai芯片企业,包括华为在内千载难逢的机遇,可以推动国产的ai芯片和ai训练框架走向成熟。”袁博说。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微软自研AI芯片,挑战英伟达 谷歌 亚马逊

人工智能 ai 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ai的应用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从语音识别 图像处理 自然语言生成,到自动驾驶 智能医疗 智能制造等,都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供,离不开芯片的支持。芯片是ai的核心,也是ai的瓶颈。因此,ai芯片市场成为了各大...

美国限制中国AI芯片进口,英伟达探寻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在技术和军工两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引起了许多大国的重视。中国在半导体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引起了美国的关注。为了弥补与中国在算力方面的差距,美国商务部从年月开始禁止英伟达向中国输出ai芯片a和h。然而,为了规避这一限制,英伟达迅速推出了中国的专用版本a和h,加快了对中国内地的发货速度...

美国限制中国AI芯片进口,英伟达寻找策略

从年七月开始,美国商务部限制了英伟达向中国出口ai芯片a和h,意图遏制中美算力差距。为了规避限制,英伟达迅速发布了中国专用版本的a和h芯片,并加快了对中国内地的发货速度。然而,一年前美国商务部出台了一项新规定,针对人工智能芯片,将 通信速度 改为 总算力 导致中国的a和h被列入中国市场范围内。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