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杨金水为何让芸娘陪李玄睡觉?

2023-11-07 14:45:27 字數 6492 閱讀 2751

李玄是《大明王朝1566》里很有代表性的小人物。

长年经营、费尽心机拉拢杨金水、艰难熬过四品河道监管,本背井离乡善纳凉的杨金水却落得个自保受害。

在尔虞我诈、变幻莫测的官场中,小人物只有两种命运:幸运的人,平庸的人度过余生;运气稍逊,就会在党争中时刻成为牺牲品和替罪羊。

有时官场的恐怖并不在于你不小心站错队伍或“明枪容易躲暗箭难”,而在于你什么事也没有干,祸从口出,简直让人忍不住要做出抉择。

这一点,在李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用”威胁。

和马宁远不一样的是,严党毁堤淹田的事情,李玄并没有提前知道,还因此在九县决堤当晚,认识到大事不好的李玄在第一时间发现了自己的干爹杨金水。

李玄的目标很简单:寻求杨金水的保护。

毕竟不管决堤事出于何原因,自己这对河道的监管也难辞其责,往轻里讲就是监管不利、往重里讲就是掉头就跑。

而且李玄明显也是聪明人,进家门第一句,他就将自己和杨金水“**起来:

干爹,九个县,九个县的堰口,都,都裂了。肯定,肯定有谁会决口的,会伤害到儿子伤害到干爹你呐。”

前半部分陈述了事态的严重程度,后半段给杨金水传达了两方面的讯息:第。

一、堰口决堤系有人蓄意所为,跟本人这河道监管没有关系;二、提醒杨金水—我就是你的,谁要害了我,谁冲你呀。

若杨金水不知道,李玄的话或多或少都会起到起点作用,怎奈杨金水是始作俑者。

听到李玄说的话后,杨金水心中如明镜般毫无诧异,脸上露出淡定的反问道:

是谁破坏了堤岸,又是谁伤害了你们呀。”

杨金水的态度已表明一切,正常情况下李玄是该觉察到的。只是事情突然发生了,而且还是个掉头就走的大事件,此时李玄根本没有意识到杨金水的不合理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李玄会继续一心一意地强调某些人要害了他们:

9个堰口是去年在儿子监督下建成的,固若金汤,绝不可能、绝不。”

李玄还没说完,杨金水就打断了他的话,反驳道:

世界上有金汤般的河堤和堰口。”

如果杨金水最初的反问是一种暗示的话,那这反驳已明示得无法再清楚了,那就差提到李玄耳朵里去告诉他了,让我再重复一遍吧,小心说话,毁堤岂不是你们可以定性。

你在给领导汇报工作中遇到一个极有可能损害到自己利益的事情时,若领导不待你讲完便打断你,或张口闭口都是反问式驳斥,那就不用怀疑了,你们所说的话,领导不是早有头脑,就是这个“局”.至于这个“局”是冲着什么人来的,杀了不问,问来问去都白问。

望着面前一开始就神情平静的杨金水,李玄意识到事情有些蹊跷,愣愣地看着杨金水,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要做什么。

趁李玄发呆之际,杨金水命芸娘拿着干衣服给李玄起床穿上,目的是为了安抚李玄情绪,情绪稳,头脑清醒,有什么话要不要说都可以想通。

回过味来的李玄内心也有所盘算,他并没有急着站起来,反而继续跪下来说:

9个郡呐,如果全部被水淹没,我的儿子就会头破血流。”

李玄的话就是和杨金水想保命的办法和承诺。

这时李玄已洞悉杨金水或许了解内情,因为他了解内情但并没有事先告诉他这意味着他有可能是个弃子,因此他急需决定杨金水会不会保全自己。

杨金水很自然地理解李玄话的含义,但人精般的杨金水只是给人含糊其辞的解决办法:

不会死掉自己的。起身换衣,留在织造局,哪样都不走。”

这事不关你们的事,你们在织造局里好呆,不要随便说话或猜测。

看到杨金水只嘴不提怎么保住他的事情,李玄非常着急:

干爹,这事儿你都知道吗?”

这话威胁意味明显,毕竟牵扯到性命问题,李玄再也管不了这么多,要想逼迫杨金水就范放松,自己一定要“咬”杨金水。

听到李玄言语中的威胁后,杨金水眼神一冷反问:

了解哪些情况?”

这样做是不是对我有威胁呢?

刀子几乎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李玄无法理会这么多,尽管还不敢亲自撕自己的脸,却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于是继续扬言:

也不知所从。”

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决定权掌握在你手中,我要的只是生路。

杨金水打出一套组合拳以暂时稳定李玄:

不知是福。我可以告诉大家,有一些事不上秤就没四两重了,但是要上秤就一千斤也打不着。”

大家都在皇宫里,就着老祖宗命令下的事、地方衙门里的事,捅破天还叫地方衙门里的百姓自个儿跟着自个儿踢被子。从今天起河道衙门你们不必走,淹田死人你们留在这。”

首先要警告李玄说,有些事情看破了但是说不出来,窗户纸如果捅破了的话,后果是你负担不起的,如果不瞎说的话还有可能是命活,瞎说的话只有死路一条而已,目的是为了让李玄认识到乱说、乱爬、乱咬的严重程度。

接着给李玄吃了颗定心丸来防止他节外生枝──无论是炸堤或是淹田死人──这都是地方衙门里的事情,与我们无关,你们把心思放在胃里,老老实实地呆在织造局就好。

驭下,不可以光吓唬、先抑制、后张扬、先告诫、后抚慰,更可以收到预期的目的。

看到杨金水松了口气,李玄便顺势说:

干爹,所以快把座位搬到儿子那儿去。”

干爹,如果你真的善待你的儿子,真的想保护我的话,你快拉着我离开这个火坑。

杨金水真的想保李玄吗?

不愿意、保留住。

自毁堤淹田那一刻起,李玄和马宁远也就注定要死。

九县溃决,必然给上一个交待,严党和杨金水为撇清罪责,咬定溃决是因为工程款贪墨所致,非某人有意破坏。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并不重要,对于目前还不想动严党的嘉靖而言,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的人顶罪了,而且原因说得过去就好。

也正因为如此,杨金水在听到李玄的要求后敷衍了事:

已向老祖宗报到,待老祖宗答话。”

这就是“画大饼”的缩影,它给了你积极的陈述和答案,但并没有给出积极的结果。这是某些中层领导常用的方法—职责向上甩出去:事情我来帮你处理,升职加薪都会帮你打官司应聘,至于成绩,不在我掌控之中,但是我的好事,你们要记下来。

报上去终究是一个东西,而批与不批及何时批则是另一个东西,一句话,表面上看干得多,但细细品味起来实际上却一事无成。

李玄究竟还嫩得很,对杨金水这个“大饼”信以为真,自认倒霉,高兴得叩头致谢。

在此必须加上嘉靖这句著名的话:谁向您许诺了什么事情就不作数,唯有您能够作主的事情才能算数。

3杯“送行酒”

到背锅那天,杨金水早早地摆上一桌子“鸿门宴”为李玄饯行。

没进家门前,李玄的心砰砰直跳,走进屋里,看到桌上好菜、太过热情亲切的杨金水和坐在旁边的芸娘,李玄更害怕地不敢坐下,脸上讪笑地说:

干爹,你要老明白,你儿子的胆太小,不要吓唬我。”

杨金水哈哈大笑:

再胡搅蛮缠,任君坐享其成。”

不要怕,也不要瞎加,请坐着,等着我慢慢讲吧。

杨金水越表现亲昵,李玄就越惊慌,推辞了:

干爹是讲恩的,儿子也不敢没有规矩呀。”

李玄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和杨金水平起平坐,这样越高的待遇,说明杨金水有事情需要他来做,而且也不是件好事情。

突然出现的美好不是陷阱就是别有目标。

但杨金水却不知道自己就算猜对了也没有用,所以当杨金水停止劝说他而让芸娘也坐在桌前时,李玄马上跪下来慌慌张张地问:

你直接说出来,让我痛快一下。

而杨金水还是没直接挑出来,继续和李玄太极,让芸娘把河豚交给李玄。李玄一见到河豚就两眼直愣愣地一动不动。

此时的杨金水再次开口:

怎麽搞得好像看见毒药似的?”

什么?,我担心我会毒死你?

说出对方内心的问题,不仅掌握主动,而且能让人有看穿人心、增强自己气势之感。

看到李玄更是一头雾水,杨金水不紧不慢地说:

在众多的儿子中,你们算是孝了。这头河豚也是你们去年送来的,已经养在水池中,想哪天让你们一起来吃吧,今天专门请来扬州师傅煮好,你们可不吃呢。”

表面看来,这话是杨金水对李玄的解释,为他吃河豚并不是为了毒害他,而是为了报答他的孝心和顺从。

可实际上却有更深的含义:送河豚是孝心,如今吃河豚便是“孝心”到了该用的时候了。

当然,犹如惊弓之鸟的李玄哪会有这么大的心思,听到杨金水的话,也是先声夺人,实在觉得没问题,就欣慰地一边说着“儿子糊涂”,一边喝下去。

但在李玄将心思放在胃里之前,杨金水话锋一转就进入“3杯送行酒”正题。

这里就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李玄之死已是定局了,杨金水为什么不直接挑出来,而是继续兜圈子呢?

因为杨金水在打一场“心理战”!

直挑真相,易产生反抗心理,也会使对方产生过激的情绪,对把握节奏和态势不利。不妨以“钝刀子切肉块”来创造一些缓冲空间,在对方受够心惊胆战的心理折磨时,却更能接受最终的“致命一击”。

回到戏里的“3杯送行酒”。

眼看着时机已到,杨金水便开始决战:

您很聪明,刚才您说得对,今天我有事要找您谈谈,而且只有三个字,一杯说句话,先饮这一杯。”

第一杯首句杨金水如是说:

你背地里说过好几遍,哪天可以和芸娘好好睡一觉,死得其所是值得的。”

杨金水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我已经对你们够好了,你们背地里垂涎于我的那个女人我也认识,但我并不在乎,那就是我给你们的恩惠,你们一定要承认。这就是为什么杨金水要求李玄喝酒后再讲话。

上位者初说恩情时,是要求下一个报恩。

第二句为“有标准答案”反问句:

干爹通常对您怎么样?”

你李玄的一切都是我给的,对还是不对,你自己说——强调的依旧是恩情。

而李玄给出了标准答案:“干爹待子有恩,天覆地载。子死犹未酬。”

杨金水对李玄的态度十分满意,然后又说出已经准备好的第3句话,这也算是他送给李玄的最后一句“恩”:

这新房子是我让别人安排的,也是为你们安排的。今晚你们在这里睡觉吧。芸娘跟你们在一起。我话说到这里,此杯不能饮,看。”

喝酒,是为了承认,并不埋怨我;不喝酒,是不承认的,对我愤恨,但承认和不承认,是要死的,我也只能做在这里,你们自己去看。

就这样,从头至尾没有丝毫选择余地的李玄,成了杨金水自保的替死鬼,至于他是不是心甘情愿,还重要吗?

杨金水的“管理者思维”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情节时,总有个问题:杨金水为什么非要芸娘和李玄**?

那时候在我的印象中,那纯粹就是多此一举而已,没有什么必要。

无论李玄是否愿意,他也逃不过一死,因为人快死了,杨金水为什么要在乎李玄是否埋怨他,为什么要损了芸娘给李玄,大可直言不讳地听之任之,如这两个替死鬼知县。

而再一次重新刷戏时,才终于知道原因,那就是杨金水“管理者思维”和机敏。

杨金水不小还为官,底下附庸着许多干儿子。

而身为管理者,要想服众,要想底下的人忠诚,就不能让别人只害怕他,还需要有信心,有服务,有尊重,让底下的人真心为他服务。

这一次李玄只是被杨金水推了出来的替罪羊而已,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真相。

在此背景之下,杨金水专门设宴为李玄饯行,并安排芸娘去实现李玄的梦想,并不是良心发现的事情,而是想要以此来告诉别人——自己的杨金水并不是个残忍的人,翻脸无情,能保得了他就全力保得了,真的保得了,就倾尽一切,甚至不惜以自己女人为代价,来成全彼此最终心愿。

惟其如此,底下的人并不心寒,相反,他们认为杨金水就是一个重感情、重义气的“好领导”。

它是“管理者思维”—

管理管住民心,管理者所有行为均以收买人心为出发点。在既定事实有可能失人心的情况下,管理者就想办法把自己摘个干净,要么安抚、要么做戏、要么把责任甩给别人,以消除不利影响,要么可能引发信任危机。

再说对于杨金水而言,芸娘本来是一种东西,并不真属于自己的女子,以芸娘为代价换得良好声誉,这买卖是合算的。

说穿了,有些为死人和必死之人所作的事情,实际上就是为活人所作。

当然了,这其中的缘由之外,杨金水的这一举动也算是让他安心了几分。

李玄终究还是无辜的,而李玄之死也和他脱不了关系,成全了李玄,或多或少可以缓解一些负罪感。

结论。李玄的下场揭开官场阴暗面,小人物的生命在上位者的权力和利益面前毫无价值。

有人说背靠大树才能纳凉,此话不假,但是前提是这棵大树能够永远枝繁叶茂,而一旦某一天这棵树快要倒下时,第一个被压在这棵树最旁边的便是它。

有时候,有退路就是福,有选择就是福。

大明王朝1566 杨金水是“真疯”还是“假疯”嘉靖知晓吗?

你的地方官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吗。我没有办法,头顶上只剩下一片云彩了,这云彩就在皇宫里!大明王朝 杨金水。沈一石将买田粮食作为赈济灾民的粮食分给老百姓,解决老百姓的困难,但将稻田变成桑田这一国策做不好,全国人民的困难怎么解决?胡宗宪在东南抗倭时仍需用钱,此难题何以解决?在嘉靖的一番 父与子 打击下,以严...

《大明王朝》 杨金水是不是装疯?嘉靖仅用六个字便探出真假

浙江官场贪墨案 后,杨金水成为了该案的重要知情人,被押送进京。然而,杨金水是真疯还是装疯,并不是嘉靖当前最关心的问题。此刻,嘉靖正为官场上的复杂局势感到焦头烂额。审讯进行时,吕芳扣留了郑泌昌和何茂才的供词,并私下与严嵩 徐阶商议对策,这让嘉靖怒不可遏。于是,吕芳被派去修理吉壤,严嵩回家反省,徐阶则被...

大明王朝1566 严世蕃为何要胡宗宪辞职,胡宗宪这“糊表匠”真难

浙江倭乱持续十几年,胡宗宪作为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一直在前方指挥将士领兵作战。嘉靖四十年年初御前财政会议上,因国库亏空,严嵩提出要在浙江实行改稻为桑的国策,将丝绸卖到西洋,来解决大明经济危机,充实国库!可胡宗宪身上担着抗倭的重任,现在又来了个改稻为桑,稍有不慎,浙江就会乱起来,就会出大问题,所以他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