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所见淮夷嬴姓“钟离”国

2023-11-27 22:55:11 字數 3083 閱讀 2786

作者:徐驳。

钟离,嬴姓,文献又写作“终黎”、“终犁”、“终利”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世本》作‘钟离’。应劭曰:‘《氏姓注》云有姓终黎者是。’”元和姓纂》卷一:“终利,嬴姓,与秦同族。”据此可知,钟离国和徐国、秦国等都是东夷少昊、伯益的后裔。

关于钟离国的建立,文献记载认为,钟离国是从徐国分封而建立的国家。《元丰九域志》卷五、《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路史》卷二五都记载,钟离为徐之别封。金文记载可佐证钟离国为徐国别封。

凤阳县志》认为:“山东曲阜附近的嬴姓钟离氏族南迁于此定居,逐步演变成一个国家。春秋时(一说周时)以姓为国封为钟离子国。”

文献关于钟离国的记载非常少,人们无从了解钟离国的历史文化习俗。但从20世纪80年代到2023年,在安徽省舒城县九里墩、凤阳县大东关和卞庄、蚌埠市双墩等地先后考古发掘钟离国国君陵墓及其他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众多的珍贵文物,其中包含多件具铭铜器,这些考古所获资料为研究两周时期的诸侯国历史,特别是钟离国历史文化,以及淮夷文化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考古学科研资料。

钟离君柏簠》,2023年至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一号墓出土,现藏蚌埠市博物馆,春秋时代器,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钟离君柏择其吉金,作其飤簠。”

钟离君柏墓》(上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共同编著。

钟离,金文写作“童鹿”,刘信芳等人认为即文献记载的“钟离”,至此,钟离国铜器始为世人所知。

钟离君柏,钟离国国君柏。

据墓葬出土具铭铜器来看,在9件钮钟和簠等青铜器上均有“钟离君柏”等铭文,可以证明一号墓就是钟离君柏的陵墓。蚌埠双墩一号墓墓葬形制独特,在中国考古史上前所未见,其墓葬结构为圆形,封土及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花土,两千多具偶人,由填土构成放射线遗迹等。故蚌埠双墩一号墓被评为2023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徐子白司此之元用戈》,2023年出土于安徽省蚌埠市双墩一号墓,现藏蚌埠市博物馆,春秋时代器,戈正面内部铭文:“徐子白司此之元用戈”,背面胡部铭文:“徐人钟离公柏获。”对此铭文学界有不同的释读,本文从陈治平释读。孔令远《徐王容居戈铭文考释》把戈正面内部铭文释读为:“余子白取此之元戈”,背面胡部铭文释读为:“童(钟)麗(离)公柏 (获)徐人”。孔令远认为“另一件铭文‘余王容巨此自作其元戈’从铭文可知这两件铜戈原先为余(徐)王容巨此(余子白取此)所铸自用之戈,后来被钟离公柏获取。”

钟离君柏墓》(全三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共同编著。

钟离公柏之季子康镈钟》,2023年安徽省凤阳县卞庄一号墓出土,春秋后期器,现藏凤阳县文物管理所,铭文:“唯正月初吉丁亥,余艹戚(草字头一个戚)氒于之孙,钟离公柏之季子康,择其吉金,自作龢钟之皝,穆穆桓桓,柏之季康是良,以从我师行,以乐我父兄,其眉寿无疆,子子孙孙永保是尚。”

刘信芳、阚绪杭、周群《安徽凤阳县卞庄一号墓出土镈钟铭文初探》认为:“‘余艹戚氒于’与余贎乘儿钟(《集成》185)‘余辶夫(左辶右夫)斯于’有2字全同,氒与斯有一定联系,句法结构相同。‘艹戚氒于’与‘辶夫斯于’是否就是同一个人,值得关注。”

陈治平《安徽出土青铜器铭文研究》认为:“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九里墩鼓座铭‘受此于’、卞庄镈钟铭‘余艹戚氒于’、余贎乘儿钟‘辶夫斯于’三者所指为同一人。《诗·小雅·小弁》‘惄焉如擣’,《释文》:‘擣’本或作‘惄’。《史记·建元以来王子诸侯》‘榆丘侯刘寿福’,《汉书·王子侯表》‘寿作受’。《书·牧誓》‘今商王受’,《史记·周本纪》作‘今殷王纣’。《尔雅·释草》‘莞,苻蓠”,《说文·草部》:‘苻蓠’作‘夫蓠’。此、氏、斯,双声叠韵,例可通用。《书·君陈》‘斯谋斯猷’,《礼记·坊记》引作‘此谋此猷’。三孔布‘封氏’读‘封斯’。”

安徽出土青铜器铭文研究》陈治平著,黄山书社2023年出版。

舒城九里墩鼓座》,2023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九里墩墓出土,春秋后期器,现藏安徽博物院,铭文:“唯正月初吉庚午,余受此于之玄孙钟离公觕,择其吉金,玄鏐纯呂,自作晋鼓,命从若囗,咣囗闻于王,东吴谷迎于徐人钟离公去蔡,持其神囗,人以囗野。师囗囗囗山之下。余恃驷骖,钟离公其鼓,囗囗囗于之雩。永祀是攼。钟离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公获飞龙曰夜白,乘即囗囗囗囗囗,余以共毓示□帝庶子。余以会同姓九礼,以飤大夫倗友。余以宅于东土,至于淮之上,世万子孙永保。”

受此于,即卞庄镈钟之“艹戚氒于”、余贎乘儿钟之“辶夫斯于”,是徐国及钟离国先祖,名字具有东夷民族语言特点。

尘封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

舒城九里墩鼓座》铭文大意是,正月初吉庚午这一天,作为“受此于”玄孙的我即钟离公觕,用吉金铸造了一件晋鼓,吴国迎接徐人、钟离公去蔡国,可能因某次战争的胜利,铸造这件晋鼓以做纪念。钟离公还获得一匹号称飞龙的骏马,给它取名叫“夜白”。钟离公骑着这匹马,深感荣耀,于是摆酒宴饮父老乡亲及亲朋好。我钟离国位居东土淮河流域,子子孙孙永保安宁!

子汤鼎》,2023年出土于六安市郊九里钩,现藏皖西博物馆,春秋时期器,铭文:“襄月离(左月右离)子汤之鬻鬻,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襄月离,陈治平《安徽出土青铜器铭文研究》考证为“钟离”。子汤,人名。

据《左传》记载,钟离国亡于公元前518年的吴王僚。

考古出土的钟离国青铜器中,钟磬乐器非常有特色,李清、杨和平、李敬民著《尘封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苏州大学出版社2023年4月)。

钟离国迁居到凤阳一带后,和当地民族进一步融合,故钟离国也属于淮夷,也属于群舒,有学者认为群舒也是从徐国分封出来的,群舒就是群徐。把钟离国纳入群舒进行专题历史文化研究的专著:张爱冰著《群舒文化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3月)。

群舒文化研究》张爱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文献 金文所见 东夷古莒国

作者 徐驳。莒国,据文献记载,其先为东夷少昊 伯益之后嬴姓国,地望在今山东莒县一带。世本 氏姓篇 莒,嬴姓之后。春秋 隐公二年 莒人入向。杜预注 莒国,今城阳莒县也。史记正义 谱 云 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万姓统谱 莒,嬴姓,伯益之后,封于莒,其后以...

甲骨文金文所见 殷商征伐东夷人方

人方,或释为夷方 尸方 属于东夷方国,其史实在甲骨卜辞和金文中都有许多记载。东夷人方在商朝经常受到征伐,时间跨度最早可以到武丁时期或之前,征伐最激烈时期应该是商代后期帝乙帝辛时期,所谓 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帝辛因征伐东夷消耗大量的国力,最后被西边的周方国给灭掉了,史称 武王伐纣 从卜辞一期到五期都有记...

金文所见 周代应国

作者 徐驳。周代应国,姬姓,首封之君为武王之子。左传 鲁僖公二十四年 记载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 蔡 郕 霍 鲁 卫 毛 聃 郜 雍 曹 滕 毕 原 酆 郇,文之昭也。邘 晋 应 韩,武之穆也。凡蒋 邢 茅 胙 祭,周公之胤也。通志 氏族略 云 应氏,侯爵,武王第四子。今汝州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