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 金文所见 东夷古莒国

2023-11-15 11:49:34 字數 2707 閱讀 4535

作者:徐驳。

莒国,据文献记载,其先为东夷少昊、伯益之后嬴姓国,地望在今山东莒县一带。《世本·氏姓篇》:“莒,嬴姓之后。”《春秋· 隐公二年》:“莒人入向。”杜预注:“莒国,今城阳莒县也。”《史记正义》:“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今城阳莒县是也。”《万姓统谱》:“莒,嬴姓,伯益之后,封于莒,其后以国为氏。”《通志· 氏族略》:“莒氏,嬴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今密州莒县也。”《括地志》云:“密州莒县,故莒子国。《地理志》云,周武王封少昊之后嬴姓于莒,始都计斤,春秋时徙居莒也。”

莒国,自春秋纪公以后为己姓,也是少昊之后。《世本·氏姓篇》记载:“莒,自纪公以下为己姓。”《世本·世家》记载:“莒,己姓,子爵。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十一世至兹丕公。其后有纪公庶其。”秦嘉谟认为:“莒,前为嬴姓,后为己姓,共名为莒,而非一国。”

莒国历史悠久,大概立国于夏商时期。由于史料缺乏,莒国在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不可确考。莒国在春秋时期的历史,《春秋》经、传都有相关记载。主要有莒国灭向、灭鄫的史实。《春秋· 隐公二年》记载:“夏五月,莒人入向。”杜预注:“向,小国也,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春秋左传· 隐公二年》云:“向,国名,姜姓。”《春秋· 襄公六年》记载:“莒人灭鄫。”《春秋左传·襄公六年 》云:“…莒人灭鄫,鄫恃赂也。鄫,国名,姒姓。”杜预注云:“鄫有贡赋之赂在鲁,恃之而慢莒,故灭之。”

春秋时期,时有国君和卿大夫奔莒避难。成语“勿忘在莒”,就是讲齐桓公奔莒避难,后回到齐国当国君的史实。典故出自《吕氏春秋·直谏》:“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齐桓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皆毋忘夫子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齐桓公“勿忘在莒”,终成春秋首霸。

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国灭亡。莒国灭亡后,国人以莒为姓,这就是莒姓的**。史记· 秦本纪》记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莒姓,属于嬴姓十四氏之一。

莒国史》是202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程文亮。《莒国史》以通史体裁**了莒国史前、夏、商、周、春秋的史实,同时以专题形式**了莒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据王国维《王子婴次炉跋》的考证,“莒”字的金文字体,写作:筥、竹膚(上竹下膚)、竹膚阝(上竹下膚右阝)。

筥小子簋》(《殷周金文集成》4037),西周晚期传世器,铭文:“筥小子□,守弗受,□用作厥文考尊簋,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小子,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官职名,掌管祭祀。《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周礼·夏官·序官》:“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注:“小子主祭祀之小事。”疏:“以其职有掌小祭祀。”从铭文来看,西周晚期的莒国也设置有“小子”的官职。

莒叔之仲子平钟》(《殷周金文集成》172——180),2023年山东省莒南县大店春秋墓出土9件同铭青铜钟。铭文:“唯正月初吉庚午,莒叔之仲子平,自作铸其游钟,玄鏐鋿铝,乃为之音,端端雝雝,闻于夏东,仲平善㢭虘又考,铸其游钟,以濼其大酉,聖智龏哴,其受此眉寿,万年无期,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莒太史申鼎》(《殷周金文集成》2732)春秋晚期器,铭文:“唯正月初吉辛亥,樊仲之孙莒太史申,作其造鼎十,用征以迮,以御宾客,子孙是若。”樊仲,据周忠兵《莒太史申鼎铭之“樊仲”考》释。周忠兵认为,铭文中的“樊仲”即周宣王时的辅弼大臣仲山甫,器主 申为名臣樊仲的后代,时任莒国太史。太史,西周官职名,掌文书起草、诸候卿大夫策命、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

莒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莒文化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珍贵的物质遗存,其精神亦深深积淀在今人的生活实践中,历久弥新。

莒侯少子簋》(《殷周金文集成》4152),春秋晚期器,铭文:“唯五年正月丙午,莒侯少子利,乃孝孙不巨,择取吉金,妳作皇妣囗君中妃祭器八簋,永保用享。”

莒国刀币陶范背文《莒冶囗》,2023年2023年莒国故城铸钱遗址出土。在莒国故城出土带“竹膚”背文的刀币陶范,说明王国维先生考证的正确性。竹膚(上竹下膚)、竹膚阝(上竹下膚右阝)等字就是莒国的“莒”字,今已成为学界共识。

关于莒国之“莒”字体的演变,孙敬明《莒史缀考》、《殷商甲骨文与莒文化举隅》(见《莒文化研究文集》)等文指出:商代的莒字,写作“虘”、“虘又”;西周时写作“膚”;春秋时写作“竹膚”(上竹下膚)、“竹膚阝”(上竹下膚右阝);汉代时写作“莒”。孙敬明关于商周时期莒字不同写法的说法,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暂不讨论。

莒国为东夷土著古国,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莒国文化是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齐鲁文化的源头化水,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一元,发掘、整理、研究莒国文化是当代学人应有责任。

莒文化与中华文明》是2023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苏兆庆。

#全民ai创作节#

甲骨文金文所见 殷商征伐东夷人方

人方,或释为夷方 尸方 属于东夷方国,其史实在甲骨卜辞和金文中都有许多记载。东夷人方在商朝经常受到征伐,时间跨度最早可以到武丁时期或之前,征伐最激烈时期应该是商代后期帝乙帝辛时期,所谓 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帝辛因征伐东夷消耗大量的国力,最后被西边的周方国给灭掉了,史称 武王伐纣 从卜辞一期到五期都有记...

甲骨文金文所见 殷商齐国

说到齐国,历史上有名的齐国应是姜太公姜子牙被分封的齐国,史称姜齐,是炎帝后裔。姜太公吕望没有就封,就封者是其儿子吕伋。姜齐历史上最有名的国君应是号称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到春秋末战国初时,姜齐被田齐取代,史称 田氏代齐 田齐的第一代国君是田和,妫姓田氏,是五帝之一的舜帝的后代。田齐历史上最有名的国君...

“文学时代”手稿文献展开展,来东湖感受文学名家创作温度

长江 大武汉客户端月日讯 记者侯钰倩 没想到在手稿展中看到自己多年前的手稿,倍感亲切。月日,文学时代 手稿文献展暨历届 青春诗会 诗人代表手稿文献展在东湖风景区碧潭观鱼湖心亭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名家抵达东湖,在山水秋意间体味笔尖与时光的触感。文学家们参观展出的手稿。记者李永刚 摄。日下午,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