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 潘鲁生 与毕加索艺术对话的启示

2023-11-29 02:20:10 字數 2302 閱讀 2519

按:2023年11月25日,由山东大学多元文化互鉴研究中心、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多元与文明互鉴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办。论坛由山东大学多元文化互鉴研究中心主任、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魏华主持。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曹现强,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山东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孙丕恕致辞,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东亚区首席代表【德】吉乐(thosrsten giehler),合唱指挥家、广东省特级教师谢明晶,国家一级编剧、一级作家杨争光,中国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中国记忆”项目负责人田苗,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黄万华,广东实验中学校长全汉炎,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中国区图书出版主管孙炼,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主任常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执行主任柳华文,北京理工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讲席教授齐延平,《现代舰船》主编、**电视台特约评论员崔轶亮,《航空知识》主编、中国科协航空科学技术文化首席科普专家王亚男,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副院长章梅芳,科普时报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等多学科领域专家教授出席论坛。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大学讲席教授潘鲁生出席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在中国语境下**文化多元与文明互鉴的命题,将为全球化发展中的世界提供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中国经验。对本元文化的探索,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文明持续发展,找到力量之源。对文明互鉴的研究,将为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提供文化基础,为世界文明和谐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十年前,在2023年—2023年期间,国际策展人举办了“毕加索与潘鲁生的艺术对话”,并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巡展,时隔十年后在山东大学举办的“中国语境下的文化多元与文明互鉴高端论坛”上,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与启示。

潘鲁生从文化互鉴交流的三个角度谈与毕加索艺术对话的启示。

启示之一,机缘。艺术家走出自己的空间,展开对话和交流,需要一种机缘,这是体验实现的基础。与国际策展人桑弗的相识得益于曾毅的推荐。桑弗促成“潘鲁生与毕加索对话展”。对陶瓷创作的热爱,对陶瓷媒介的巧妙利用,使对话展成为现实。

桑弗具有丰富的国际大展策展经验,在促进中意文化交流的同时,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的传播。桑弗以两人都有陶瓷创作的爱好为基础,策划不同角度与形式的对话展,增进了东西方艺术交流与文明对话。艺术表达方式与手法的不同,是文明交流中互动与借鉴的关键。

启示之二,交流。潘鲁生认为,“毕加索与潘鲁生的艺术对话”体现了艺术交流的价值。对话主题时空、文化、社会背景的适应,实现了艺术的多维交流,从传播媒介的认同到传统文化精神的共鸣,证实了艺术跨越文化隔阂的作用,说明文明对话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性。展览中从作品到创作的全面对话,凸显文化多元交流的意义,以及文明互鉴对艺术创新的价值。

启示之三,本元。潘鲁生提出,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与突破,要注重提升自我素质,更要回归艺术出发点,回归本元。原始艺术、民间艺术、儿童艺术是艺术的主要组成。在本元文化的探索方面,当代艺术家既要学习艺术前辈们对民间艺术借鉴转化的精神,又要注重艺术的多元交流与融合,汲取西方艺术的长处,融合本元艺术的特点,在回归本元中形成中国风格。

潘鲁生认为,原始艺术是人类的童年,民间艺术是文明活态延续,儿童艺术是人最本真的表达。虽然自己与毕加索学习借鉴的艺术形态不同,但同属于民间艺术,彼此对本元文化的共同探索是实现跨时空文明对话的基点。艺术对话的过程,是以艺术为媒介,从创作者本身、艺术作品到不同文明系统的一次对话交流。

艺术的交流与创新,要发挥艺术创作的开放性,以文化与艺术的实践求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命题,助力人类文明的进步。探索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问题,要在文明交往与互鉴中,发现文明对话的共通性,找到文化交融的机遇。在文明交流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解读,在认识自身文明特质基础上,广泛吸取其他文明营养,以和而不同实现文化大同。在文明互鉴中发挥艺术传播作用,回归文化与艺术本质,使具有强大包容性与和平性的文明充满持续性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陆海联通共促文明交流互鉴

弘扬丝路精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其目的是为了建成 利益共同体 责任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而共建 一带一路 构成了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的伟大事业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重要实践平台 海洋是连接陆地的通道。陆地是历史长河中承载人类生命的立足之本。即便是以海为生的民族,仍然是陆...

旅游文化交流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旅游,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人民之间建立联系 增进理解 促进友谊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首先,旅游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 价值观...

以“四个聚焦”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我们应聚焦价值提炼 文化自信 叙事创新 阵地建设,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处 交流互鉴,在文化的交融中弘扬全人类...